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烤箱发酵温度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 资料整理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8 06:10

悲惨的拉克丝-

2021年1月18日发(作者:沈毓真)




























热型

1
、稽留热:体温持续于
39

40
以上,
24
小时波动范围<
1
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
、弛张热:体温在
39
以上,
24
小时温差>2
度。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
、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
、回归热:体温骤然升至
39
以上,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
、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
39
,后逐渐下降至正常见于布鲁菌病

6
、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第三单元< br>
检体诊断

1
、伤寒可见面容为:无欲貌

2
、核黄素缺乏可见:地图舌

3
、颈静脉搏动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4
、可引起颈静脉怒张的疾 病:右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梗阻;心包积液。

5
、肺实变最早出现的体征:支气管语音

6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适合听诊:舒张期杂音

7
、胸骨左缘第< br>1

2
肋间及其附近区听到连续性杂音见于:支脉导管未闭。

8
、心脏的绝对浊音界是:右心室

9
、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主要是:两个半月瓣关闭时的震动。

10
、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体位:左侧卧位

11
、中枢性瘫痪可出现:病理反射消失

12
、主动脉瓣狭窄时杂音形成的机理:血流加速

13
、肺动脉高压:第二心音分裂多见

14
、左心功能不全:舒张期奔马律多见

15
、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是:频发或多源性室早

16
、洋地黄量不足的心律失常是:心房纤颤快速心室率

17
、二、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一心音分裂

18
、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可致:第二心音分裂

19
、右心功能不全可出现:点头运动


20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可出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心脏:
周围血管征――头部随脉搏呈节律性点头运动、颈动脉搏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水冲脉、枪击音与
杜氏双重杂音。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
右扩大,心腰膨出 ,呈梨形;心尖部
S1
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
P2
亢进;< br>
2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心尖部
S1
减弱,心尖部有
3/6
级或以上较粗
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 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
、主动脉瓣狭窄: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 瓣区收缩期震颤;心尖部
S1
减弱,
A2
减弱
或消失,可听到高调、 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颜面较苍白 ,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
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有水 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
S1
减弱,
A2
减弱或消 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
、减少――贫血
2
、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中性粒-;嗜酸粒-;嗜碱粒
0
-;淋巴-;单核-

1
、中性粒(
1
)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 ),类风湿性关节
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 br>2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
X
线及放射性核等;自
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


3
)核象: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
2
、嗜酸粒(
1
)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皮肤病)寄生 虫病;

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2
)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

3
、嗜碱粒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

淋巴细胞

1

增多:
病毒感染性疾病
(麻疹,
风疹,
水 痘,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某 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
)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

5
、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br>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绝对值
24

84
;新生儿:-

1
、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
、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

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四)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1
、生理性: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
、病理性:(
1
)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病活动)(
2
)损伤及坏死,心梗(< br>3
)恶
性肿瘤(
4
)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感 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
肝硬化)(
5
)贫血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
/
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
、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
、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
多 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一)胆红素



血清

总胆红


非结合胆红


结合胆红素

尿液

尿胆


尿胆红


粪便

颜色

粪胆原

溶血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


(二)血清酶

↑↑

↑↑

↑↑

↑↑

轻度↑或正




轻度↑或正


↑↑




+


+
或-



+
+
加深

变浅或灰白


变浅或正常

增加

↓或消


↓或正


1
、转氨酶


ALT
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


1
)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

AST
均↑↑,以
ALT
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


2
)心梗:
6

8
小时

AST
增高

2
、碱性磷酸酶(
ALP


增高:胆道阻塞,急慢性肝炎,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
、Υ
-
谷氨酰转移酶(Υ
-G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
、乳酸脱氢酶(
LDH


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 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急性心梗;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
、血清尿素氮(
BUN



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
、血肌酐(
Cr


88

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80

120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二)肾小管功能

1
、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低比重尿

2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

22

31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六、生化检查


血清总胆固醇(
TC





血清甘油三酯(
TG


男-;女-


血钾

-血钠

136

146

血氯

98

106
血钙



七、免疫学检查

(一)免疫球蛋白

IgM
单独明显增高――巨球蛋白血症

(二)补体
C3
增高: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肝癌)

减低――可作为肾脏病诊断与鉴别的诊断依据

(三)感染免疫检测

1
、抗链
O


ASO


增高:提示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不一定是近期感染的指标

2
、伤寒与副伤寒检查早期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四)自身抗体检测类风湿固子检查

――可作为病变活动及药物治疗后疗效的评价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
、血清甲胎蛋白(
AFP
)测定


1
)原发性肝癌――
AFP
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2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
AFP
增高,提示坏死的 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
坏死。


3
)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
、癌胚抗原(
CEA



1
)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
)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
、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 疾病
2
、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
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 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
、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
塞性黄疸
4
、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
、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
、盐
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 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
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
、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
、细胞管型
: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
、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
、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
、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常规导联

aVR
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

悲惨的拉克丝-


悲惨的拉克丝-


悲惨的拉克丝-


悲惨的拉克丝-


悲惨的拉克丝-


悲惨的拉克丝-


悲惨的拉克丝-


悲惨的拉克丝-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6: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957.html

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 资料整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