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年龄-
肝硬化腹水
(
2009
年版)
一、肝硬化腹水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
ICD-10
:
K74
+
R18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消化系统 疾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
《实用内科学(第
12
版)
》
(复旦
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
2 004
年美国肝
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 .
符合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包括肝功能损害、门
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 检查。
2.
有腹水的体征和影像学结果:腹胀、腹部移动性浊音
阳性等;腹 部超声或
CT
检查证实存在腹腔积液。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
消化系统疾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
,
《实用内科学(第
12
版)
》
(复旦
大学上海医学院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及《
2004
年美国肝
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 治疗指南》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1.
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
2.
消除 病因及诱因(如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限
制过量钠盐摄入等)
。
3.
药物治疗:利尿剂、白蛋白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
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
K74
+
R18
肝硬化腹水疾
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 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
(
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潜血;
(< br>2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甲
胎蛋白(
AFP
)
、
HBV
、
HCV
;
(
3
)腹水检查;
(
4
)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
2.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
(
1
)腹水病原学检查, 腹部
CT
或
MRI
,超声心动检查;
(
2
)
24
小时尿钠排出量或尿钠
/
钾比值。
(七)腹腔穿刺术。
1.
适应证:
新发腹水者;
原有腹水 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
疑似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者;
2.
术前准备:除外合并纤溶亢进或
DIC
;
2
3.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4.
术后处理:观察病情 变化,必要时补充白蛋白(大量
放腹水时,应于术后补充白蛋白,按每升腹水补充
8-10g< br>白
蛋白计算)
。
(八)保肝及利尿剂的应用。
1.
按肝硬化治疗要求,选用保肝药物。
2.
利尿剂:呋塞米单用或联合应用安体舒通。
(九)出院标准。
1.
腹胀症状缓解。
2.
腹围减小。
3.
体重稳步下降。
4.
无严重电解质紊乱。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
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原发性腹膜炎、 原发性
肝癌、
肝性脑病、
肝肾综合征、
肝性胸水等)
转入相应路径。
2.
合并结核性腹膜炎、肺部感染等转入相应路径。
3.
顽固性腹水,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
用增加。
二、中医
辨证
肝腹水临床辨证施治可分七型,分述如下:
1
、
气滞湿阻: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
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 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
3
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
柴胡舒肝散 合胃苓汤加减:
柴胡、
枳壳、
香附、
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
茯苓
、大腹皮、肉
桂。
2
、 气滞血瘀: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
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 但欲漱
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调营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
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 、红花。
3
、湿热蕴结: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
小便赤涩,
大便秘结,
舌尖边红苔黄腻,
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
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 茯苓、泽泻、茵陈、大黄、
栀子。
4
、寒湿困 脾: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
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
脉缓。
治则:温中化湿。
4
高龄产妇年龄-
高龄产妇年龄-
高龄产妇年龄-
高龄产妇年龄-
高龄产妇年龄-
高龄产妇年龄-
高龄产妇年龄-
高龄产妇年龄-
本文更新与2021-01-18 03:4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705.html
-
上一篇:本科--《儿科学》练习题
下一篇:儿科技术操作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