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氢氧化镁是强碱吗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对心电图PJ间期的影响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7 18:41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2021年1月17日发(作者:倪俊声)
随着心内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
)的开展,人们对预
激综合征心电图的改变有了更深入的 认识。
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
预激综合征无合并束支阻
滞(
BBB
) 和房室阻滞(
AVB
)时,旁路(
Accessory
Pathway
AP
)传导不延长
PJ
间期(
PJ
间期
≤0 .26s

,而旁路传导能否缩短
PJ
间期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比 分析显性预激
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前、后心电图,探讨不同部位旁路前传对
PJ
间期的影 响。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显性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前后心电图,探讨预 激综合征旁路(
Acces
sory Pathway

AP
)前传对
PJ
间期的影响。


方法

选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
)治愈的显性
预激综合征患者
129
例,
根据旁路部位分
10
组。
分别测量各组消融前后
PR
间期、
QRS
时间、
PJ
间期,术前
δ
波时间。比较各组消融前后
PJ
间 期值、术前正路传导时间(术前
PR
间期

δ
波时间)
与术 后
PR
间期大小、
术前正路下传除极心室时间
(术前
QRS
时间-
δ
波时间)
与术后
QRS
时间大小,比较术前各组间
δ
波时间大小。


结果



1
)右后、右后间隔组术前
PJ
间期明显短于术后(右后组术前
226±18ms,术后
236
±19ms,
P
<0.01
;右后 间隔组术前
221±18ms,术后
238±31ms,
P
<0.05
),其他部位旁路
PJ
间期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 5
);



2
)正路下传心室时间与术后
PR
间期比较,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右后、右后间隔两组术前正路下传除极心室时间明显短于术后
QRS
时间(右后组
术前
79
±12ms,术后
87±9m s,
P
=0.01
;右后间隔组术前
70±13ms,术后
86±9 ms,
P
<0.
05
),其他
8
组术前正路下传除极心室 时间与术后
QRS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
5
);



4
)右后、右后间隔组
δ
波时 间明显大于左后、左后间隔组(
P
<0.05
)。


结论

预激综合征不仅不延长
PJ
间期,
且可能缩短PJ
间期,
其主要取决于旁路心室端
距离心室正常最后除极部位的远近及心室预激 程度。



随着心内电生理及射频消融术(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 tion,RFCA
)的开展,
人们对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的改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目 前国内外研究认为,
预激综合征无合
并束支阻滞(
BBB
)和房室阻滞(AVB
)时,旁路(
Accessory Pathway

AP
)传导不延长
PJ
间期

PJ
间期≤0.26s)
而旁路传导能否缩短
PJ
间期尚未见相关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比
分析显性 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前、后心电图,探讨不同部位旁路前传对
PJ
间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及分组


选临床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并经导管射频消融治 愈的显性单旁路预激综合征
129

(术后心电图排除传导阻滞),年龄
6< br>~
74
岁(平均
39.06±15.51
岁),其中男性
76
例,
女性
53
例,按旁路部位分
10

:左前壁(
LA
,距冠状窦口≥5cm)
28
例、左侧壁
(LL
,距< br>冠状窦口
3

5cm )28
例、左后壁(
LP
,距 冠状窦口
1.5~3cm

13
例、左后间隔(
LPS
,距 冠
状窦口
1.5 cm
以内)
9
例、右前壁
(RA
,三尖瓣环
9

30

12

00 )6
例、右侧壁
(RL
,三
[2]
[1]
尖瓣环
8

30

9

30 ) 9
例、右后壁
(RP
,三尖瓣环
6

00

8

30) 16
例、右前间隔
(R
AS
,右心室顶端到
His
束间
) 5
例、右中间隔
(RMS
,冠状窦口上方到
His
束间
) 7
例、右后
间隔
(RPS
,右室后顶端到冠状窦口间,包括冠状静脉窦口)8
例。

1.2
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


心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术操作按常规方法进行
射频消融仪(
E PT
公司)。

1.3
观测指标和方法

RF CA
术前、术后分别描记窦律下
12
导同步心电图(
ECG
),纸速
25mm/s
,增益
10mm/m
v
。测量指标




1

PR
间期:经
12
导联同 步心电图最早
P
波起点与最早
QRS
起点分别作垂线,测量
两垂线间 的距离;



2

QRS
时间:经
12
导联同步心电图最早
QRS
起点与最晚
QRS
终点分别作垂线 ,测量
两垂线间的距离;



3

PJ< br>间期:等于
PR
间期
+QRS
时间;


4

δ
波时间

选取
δ
波显示最充 分的导联,
经最早
QRS
起点及
QRS
初始粗钝与光
滑交界 点处分别作垂线,测量两垂线间的距离。


测量值取连续
3
个心动周期均值。记录术前、术后的心率变化。对比观察术前、术后
P
J
间期的变化;
比较术前正路传导时间
(术前
PR
间期+
δ
波)与术后PR
间期大小;比较术
前正路下传除极心室时间(术前
QRS
时间-δ
波)与术后
QRS
时间大小;比较术前各组间
δ
波时间大小。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3.0
统计软件分析全部数据,计量资料以

±s表示,术前与术后
PJ
间期比较
采用配对
t
检验,并做协方差分 析排除心率变化对
PJ
间期的影响;术前正路下传时间与术

PR
间 期比较、术前正路下传除极心室时间与术后
QRS
时间比较采用
t
检验;δ
波时间比
较采用方差分析
q
检验。以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旁路部位与术前、术后
PJ
间期:
129
例显性 预激综合征术前与术后对比

2.1.1
右后、
右后间隔组术前
PJ
间期明显短于术后
(右后组术前
226±18ms,
术后
236 ±1
9ms

P
<0.01
;右后间隔组术前
221±18 ms,术后
238±31ms,
P
<0.05
);

2.1.2
左后间隔组部分病例术前
PJ
间期短于术后,
但样本 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2.1.3
其他部位旁路术前、术后
PJ
间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r>P
>0.05
),详见表
1




1
各组射频消融术前、术后体表心电图
PJ
间期比较(

±s)

旁路部位

左前壁(
LA


左侧壁(
LL


n
28
28
消融前
PJ

ms


消融后
PJ

ms


238±21

236±20

238±21

236±20

[5]
[4]
[2, 3]
。主要仪器:
12
导电生理记录
仪(德国西门子公司);
DF-4
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EPT

1000XP
t


NS
NS
P


NS
NS
左后壁(
LP


左后间隔(
LPS


右前壁(
RA


右側壁(
RL


右后壁(
RP


右前间隔(
RAS


右中间隔
(RMS)
右后间隔(
RPS


13
9
6
9
16
5
7
8
234±16

230±16

223±18

234±21

226±18**

230±24

235±11

221±18*

234±16

240±22

226±19

234±21

236±19

234±19

241±20

238±31

NS
-2.121
-1.000
NS
-3.651
-1.000
-1.000
-2.593
NS
0.067
0.363
NS
0.002
0.374
0.356
0.036

注:与术后比较
*
P< br><0.05
,与术后比较
**
P
<0.01

2.2
术前正路下传时间(术前
PR
间期+
δ
波)与术 后
PR
间期


各组术前正路下传时间(术前
PR< br>间期+
δ
波)与术后
PR
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br>P
>0.05

,
详见表
2




2
各组术前正路下传时间
(术前
PR
间期+
δ
波时间)
与术后
PR
间期比较


±s)


术前
PR

期+
δ
波时间
(ms)
LA
LL
LP
LPS
RA
RL
RP
RAS
RMS


n=28


(n=28)
(n=13)
(n=9)
(n=6)
(n=9)
(n=16)
(n=5)
(n=7)

156±24

156±18

148±15

152±17

143±18

152±22

146±12

148±26

150±10

术后
155±24

PR



ms


155±18

148±15

154±17

143±18

152±22

150±17

152±22

150±10

P



0.16
0.33
NS
0.34
NS
NS
0.17
0.37
NS

注: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
P
>0.05
2.3
术前正路下传 除极心室时间(术前
QRS
时间-
δ
波时间)与术后
QRS
时间


右后、右后间隔两组术前正路下传除极心室时间(术前
QRS
时间-
δ
波时间)明显短
于术后
QRS
时间(右后组术前< br>79±12ms,术后
87±9ms,
P
=0.01
;右后间隔组术 前
70±13
ms
,术后
86±9ms,
P
<0.05< br>),其他
8
个部位旁路术前与术后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详见表
3




3 < br>各组术前正路下传除极心室时间(术前
QRS
时间-
δ
波时间)与术后
QRS
时间
比较(

±s)


术前
QRS

间-
δ
波时间
LA
LL
LP
LPS
RA
RL
RP
RAS
RMS


n=28


(n=28)
(n=13)
(n=9)
(n=6)
(n=9)
(n=16)
(n=5)
(n=7)

82±11

80±12

84±8

77±12

80±10

77±14

79±12

**
82±14

85±9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不知火舞和三个孩子森林公园-



本文更新与2021-01-17 18: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3001.html

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对心电图PJ间期的影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