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红烧排骨窍门第九章-乳腺病例讨论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1-01-16 23:45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2021年1月16日发(作者:阎正衡)










第九章

乳腺

9-1
乳腺小叶增生

9-2
乳腺囊性增生病

9-3
乳腺纤维腺瘤

9-4
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

9-5
乳腺癌

9-6 Cushing
腺瘤

9-7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9-8
肾上腺皮质癌

9-9
肾上腺转移瘤












1
/
29
9-1
乳腺小叶增生

【一、病史临床】

患者,女,
40
岁,近
3
个月 乳腺间歇性疼痛,月经前疼痛明显。

【二、影像图片】


钼靶
X
线片

【三、问题】

最可能的诊断:

A

乳腺多发纤维腺瘤




B
.乳腺单纯增生

C
.乳腺癌

















D
.乳腺囊性增生症




E
.乳腺多发囊肿

正确答案:
B


【四、影像表现】







X
线表现:双侧乳腺内弥漫性棉絮状的结节状影,边界不清。中间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密度较淡阴
影,未见异常钙化聚集。

【五、诊断】

2
/
29



双侧乳腺单纯性增生

【六、鉴别诊断】




1
.乳腺多发纤维腺瘤
2
.乳腺癌
3
、乳腺囊性增生症

【七、讨论】




乳腺增生症(
hyperplasia
of
breast
)又称乳腺结构不良(
mammary
dysplasia< br>),从病理学和
影像学的角度可进一步分为乳腺单纯增生、
乳腺囊性增生病和乳腺腺病。
乳腺增生性疾病为女性乳腺多
见的一类病变,发病高峰年龄在
30

40
岁,可单侧或双侧发病。乳腺
X
线摄影、超声为此类病变的主
要影像学检 查方法。





乳腺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为乳腺胀痛 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
多数病人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有密
切关系,月经前胀痛明显。





乳腺单纯增生(
simple hyperplasia of breast
)又称乳腺单纯性上皮增生症,为妇女常见病,
发病年龄多在
30~50
岁,青少年和绝经后妇女少见。





1
.影像诊断要点





X
线:
X
线表现因乳腺增生成分不同而各异,通常表现为乳腺内局限性或弥漫 性片状、棉絮状或
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影,边界不清。部分病灶可融合,乳腺失去正常形态,乳腺的密度均 匀性升高。小乳
管高度扩张形成囊肿时,
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较纤维腺瘤略淡或近似的阴影 ,
边缘光滑、
锐利,

限性或弥漫性遍布全乳,直径多小于
1cm< br>,有时个别囊肿直径可大于
1cm






USG
:声像图特征为部分乳腺组织回声较周围增强,分布较不均匀,内部结构较紊 乱。乳腺腺体
增厚,结构紊乱,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光点增粗。如有乳管囊性扩张或囊肿形成,可见管 状分布或类
圆形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多数有包膜,后方回声增强。





MRI

在平扫
T1WI

增生的导管腺体组织表现为低或中等信号,
与正常乳腺组织信号相似;

T2WI< br>上,信号强度主要依赖于增生组织内含水量,含水量越高信号强度亦越高。当导管、腺泡扩张严重,分3
/
29
泌物潴留时可形成囊肿,囊肿直径多小于
lcm
,多发,
T1WI
上呈低信号,
T1WI
上呈高信号。少数囊肿
因液 体内蛋白含量较高,
T1WI
上亦呈高信号。
有时个别囊肿直径可大于
lcm

在动态增强扫描时,
多数
病变表现为多发或弥漫性小片状或大片状轻至中度 的渐进性强化,
强化程度通常与增生的严重程度成正
比,增生程度越重,强化就越明显,严重时 强化表现可类似于乳腺恶性病变。





2
.鉴别要点





乳腺增生症三种 类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颇相似,因此临床上往往依靠影像表现才能作出准确诊
断。当影像表现不典型时, 则需穿刺活检才能作出鉴别诊断。此外,乳腺增生症还需与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癌鉴别。
纤维腺 瘤密度中等且均匀,
边界光整锐利,
乳腺癌常有血运增加,
皮肤增厚和毛刺等恶性征象。钼靶
X
线片为乳腺增生症的首选影像手段,其诊断正确率达
80%

90%
,但
X
线不易将乳腺周围
纤维增生明显的孤立性囊肿与纤维 腺瘤和边界清楚的乳癌相鉴别,而
B
超则较容易鉴别,必要时在
B
超引导下行 穿刺活检来鉴别。





在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检 查中,
选择正确的检查时间很重要。
由于月经前可能加重增生性改
变,所以最好在月经 后
1

2
周行影像学检查,或经前、经后分别检查以进行对比。





乳腺增生病患者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没有明显的经前乳房胀 痛,
仅表现为乳房肿块者,
特别是单
侧单个、质硬的肿块,应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 相鉴别。






【八、推荐文献】

4
/
29
9-2
乳腺囊性增生病

【一 、病史临床】
患者
,
女,
40
岁,体检发现乳腺组织增厚和大小软硬 不等的肿块。

【二、影像图片】


乳腺钼靶
X
线片



【三、问题】

最可能的诊断:

A
.乳腺囊性增生病




B

乳腺多发纤维腺瘤



C

单纯乳腺小叶增生



D
.乳腺多发囊肿

正确答案:
A


5
/
29











【四、影像表现】




X
线片(
A~D
):示乳腺内可见多个大小 不等的肿块样阴影;密度高于乳腺腺体,边界尚光整。
无明确异常钙化影,可见“透明晕圈”征

【五、诊断】




病理诊断:乳腺囊性增生症

【六、鉴别诊断】




1
.乳腺多发纤维腺瘤




2
.乳腺多发囊肿





【七、讨论】




乳腺囊性增生症(
Cystic Hyperplasia of Breast
)是 由于卵巢功能紊乱致使雌激素水平过高,
与黄体素的比例失调所致的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病变,
以乳腺腺泡及导管末端的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为主
要病理特征。
大体病理为全乳腺或某一部分有大 小软硬不等的多发性囊肿,
囊壁厚薄不一。
无论单发或
多发,大囊周围常见微小的囊肿 ,囊内大多为清亮浆液,少数为浑浊棕黄色液。





本病多见于
40
岁左右的妇女,绝经后少见,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在早期乳管开始扩
张时有乳腺疼痛和触痛。疼痛常和月经有关,经前明显,经后减轻。体检常发现乳腺组织增厚和肿块。< br>




影像诊断要点:





X
线:① 可见大小不一、数目不等的圆形、卵圆形或结节状高密度影,边界多清楚,密度高于
乳腺腺体;② 有时在肿块区域内可见小片状、不规则状或蛋壳状钙化影。





USG
:声像图特征是可见多个中等回声的肿块区,分布不均,大小不等,乳腺回声厚度增加, 密
度不均匀,部分区域回声增强,其边界较为清晰。






【八、推荐文献】

6
/
29
9-3
乳腺纤维腺瘤

【一、病史临床】
患者,女,
2 6
岁,在沐浴中无意发现乳腺内包块。

【二、影像图片】


乳腺钼靶
X
线片:
A

B

C

【三、问题】

最可能的诊断:

A
.乳腺纤维腺瘤




B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C
.乳腺增生结节









7
/
29




D
.乳腺癌

E
.乳腺囊肿

正确答案:
A


【四、影像表现】














乳腺钼靶
X
线片可见乳腺外上象限椭圆形高密度影,
密度均匀,
边缘光整锐利,
其内末见明确钙
化灶,周围出现一层薄的透亮环( 晕征)。

【五、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

【六、鉴别诊断】




1
.乳腺癌




2
.乳腺囊性增生病




3
.乳腺囊肿





【七、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
breast fibroadenoma
)是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青年女性。发病年龄
20

30
岁最多。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月 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很少发生。肿瘤以单发病灶占绝大部分。
纤维腺瘤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
呈圆 形或卵圆形,
表面光滑,
边缘清晰,
质韧,
与皮肤无粘连,
易推动。
一般生长缓慢。在大体病理上,肿瘤多呈圆、卵圆或扁圆形,直径约为
1

3 cm
,少数可较巨大而呈分
叶状。肿瘤边界光滑,可有或无包膜,较易与周围组织剥离。病理上 ,瘤体呈圆形、椭圆形,直径一般

1

3cm
,边界清楚,表面似 有包膜,较易与周围组织剥离。根据肿瘤内纤维和腺管增生的比例不同
可分为:乳腺腺瘤、纤维腺瘤和腺 纤维瘤等。





临床上多无自觉症状,常在无意中发 现乳腺肿块。肿块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大,生长缓
慢。





1
.影像诊断要点

8
/
29




X
线:纤维腺瘤的钼靶
X
线表现 随肿瘤的部位、大小、病理特征、所处的背景及钙化情形而异。
单发纤维腺瘤多为圆形或卵圆形高或稍高 密度肿物,部分可略呈分叶状,密度均匀,边界多完整锐利;
大小多在
1

3 cm
直径之间,
X
线所见大小与临床触访相似。少数肿瘤可较巨大,形态也多呈分叶状 ,
但边缘仍保持良性肿瘤的光滑、
整齐、
锐利外形。
肿瘤周围的脂肪组织被挤 压后可形成一约
1mm
宽的透
亮环,围绕肿物的大部或全部,称透亮晕征(
h alo sign
)。





多发纤维腺瘤表 现为均匀一致,中等密度,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肿物。较大的瘤体也可呈分叶状,
但边界清晰光滑。肿块周 围脂肪组织被挤压后,可出现一薄层的透亮环。





部分纤维腺瘤组织可发生变性、
钙化、
甚至骨化。
钙化可位于肿块内的边缘部分或中心 位,
形态
可为蛋壳状、细沙状、粗糙颗粒状、树枝状等。





CT
表现与
X
线所见大致相似,可见如下征象:① 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影,边缘光滑、锐利,偶有
分叶;
② 密度较高,
多与腺体密度相似,
CT
值平均为
10Hu

③ 多数病灶有斑点状或环状钙化点;
④ 增
强扫描病灶呈明显的均一性强化,增强后
CT
值平均
30~40Hu





MRI
:乳腺纤维腺瘤的
MRI
表现特点多种多样,与肿瘤的成分结构密切相关, 从非常低的信号到
高信号均有。
一般在
T1
加权像上纤维腺瘤与周围纤维腺体 组织相比,
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而在
T2
加权
像上,则多种多样,表 现为不同信号强度:① T1WI,肿瘤呈低信号肿块影,与腺体信号强度相似,两
者的界限模糊。② T2WI,纤维型腺瘤呈低信号;粘液型腺瘤或混合型腺瘤呈高信号;明显钙化病灶呈
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囊变坏死区呈高信号。③ 增强扫描,纤维型腺瘤有轻至中度的强化;粘液型和混
合型腺瘤呈快速的均 匀强化,囊变区无强化;钙化型纤维腺瘤强化不明显。




< br>USG
:纤维腺瘤可见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结节,内部回声均匀,以低回声为主,部分呈分
叶状肿块,边缘较光滑,肿块后部回声无衰减。





X
线检查对青年型纤维腺瘤的阳性率较低,
诊断价值有限。
CT
和< br>MRI
对乳腺纤维腺瘤具有很高的
敏感性,
但特异性较低,
部分病灶与 乳腺癌鉴别困难。
超声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
能很好地鉴别乳腺囊
9
/
29
肿与实性肿块。





2
.鉴别要点





纤维腺瘤所构成 的
X
线征象与其他良性肿瘤相似,
常常难以区别。
需要与纤维腺瘤加以鉴别的 包
括囊肿、致密型积乳囊肿、大导管乳头状瘤和乳腺癌等等。





临床上较典型的乳腺纤维腺瘤,
综合临床症状、
发病年龄、
触诊、
乳腺钼靶
X
线摄片和
B
超检查
不难与恶性病变鉴别。但一些 边界不清,分叶状且发病年龄较大的不典型病例则需与恶性病变鉴别。






【八、推荐文献】

9-4
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

10
/
29
【一、病史临床】
患者

女,
28
岁,非月经期间乳腺疼痛伴乳头溢出血性液体。

【二、影像图片】







X
光片
A






















X
光片
B

【三、问题】

最可能的诊断:

A
.乳腺癌














B
.乳腺囊性增生病




C
.乳腺纤维腺瘤

D
.乳腺乳头状瘤

E
.乳腺囊肿

正确答案:
D


【四、影像表现】













钼靶
X
线(
A

B
):左乳晕区可见椭 圆形高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缘尚光整锐利,见分叶征,其
周围出现一层薄的透亮环(透亮晕)

【五、诊断】




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

【六、鉴别诊断】




1
.乳管内乳头状癌
2
.乳腺囊性增生病
3
.乳腺纤维腺瘤
4
.乳腺囊肿

11
/
29
【七、讨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intraductal papiloma of breast)是源于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约
75%
发生于乳腺的大导管附近。瘤体一般较小,直径多 为
0.5


,可带蒂。蒂富含薄壁血管,故易出
血。主要症状为在非 月经期间乳头溢出血性液体,少数病人伴有乳腺疼痛。





1
.影像诊断要点





X
线:
① 单发肿瘤可见局部导管不规则扩张和小结节状致密块影;
② 多发病灶见导管广泛扩张,
呈串珠样伸向乳头;③ 病灶区可见桑椹样或斑点样钙化灶。





乳腺导管造影:
可显示出单发或多发的砂粒大小的 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
导管突然中断,
断端
呈杯口状;一般多位于
l

2
级乳腺导管内,远端导管呈扩张状态,但无导管完全中断。





2
.鉴别要点:





乳腺导管造影是诊断乳头状瘤最常用且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乳管内乳头状癌、乳腺囊性增生病、
乳管扩张症均可引起乳头溢液,
均需行乳管造影与乳头状瘤鉴别。
乳头状癌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
管壁不光整且走行紊乱,
乳管不规则狭窄或完全中断。
乳腺囊性增生病表现分以下四种类型:
①腺小叶
及间质增生型:表现为二、三级乳管因 腺体及间质增生压迫而呈“残支状”,远端导管及腺泡不显影。
②小导管、腺泡囊性增生型:终未导管、 晚泡呈较均匀的小囊状或串珠状扩张。③导管硬化型:乳管及
其分支变细,
细小分支减少,管壁光滑,
管腔通畅。
④乳腺囊肿型:
表现为与导管相连的较大囊性扩张,
易误诊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症表现为乳晕下大导管显著扩张迂曲,
严重者呈囊状;< br>乳头部导管
多有狭窄,无充盈缺损。






【八、推荐文献】

12
/
29
9-5
乳腺癌

【一、病史临床】
患者,女,
54
岁,常规体检发现乳腺肿物。

【二、影像图片】


乳腺钼靶
X
线片

【三、问题】

最可能的诊断:

A
.乳腺纤维腺瘤




B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


C
.乳腺癌









13
/
29




D
.乳腺小叶增生

正确答案:
C


【四、影像表现】









X
线片:示乳腺内分叶状肿块,边缘清楚不规整,可见毛刺状,其内见细 小砂粒样钙化聚集。

【五、诊断】




< br>乳腺癌。
病理:
瘤细胞排列成不规则腺样、
条索状及小巢团状浸润生长;
细胞核大,
异型性明显,
部分核仁明显,
核分裂可见,
胞浆红染,
有些细胞核偏位有分泌。
周围组织见散在和片状淋巴细胞浸润。

【六、鉴别诊断】




1
.乳腺纤维腺瘤




2
.乳腺错构瘤





【七、讨论】




乳腺癌(
breast < br>carcinoma
)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国内正呈逐渐上升趋势,乳
腺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报道,
T0
期乳腺癌中,

54.6%
是由乳腺
X
线检查发现的。乳腺癌好发年龄为
40

59
岁,
20
岁以下病人极少见。由于乳腺癌早期常无症状, 约
90%
的病人在就诊时已属晚期。




< br>肿瘤病理形态因组织学类型不同而异,其切面多呈灰白色,
可有出血点、
坏死和囊腔形成 ,
边界
不规则,质地硬。





临床 约
95%
的病人因偶然发现肿块而就诊,其他临床表现有乳腺皮肤呈橘皮样变、乳头内陷、乳< br>头溢液、乳腺疼痛等。

14
/
29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一出好戏剧情-宾阳中学



本文更新与2021-01-16 23:4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1494.html

第九章-乳腺病例讨论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