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第二节
乳房的解剖
一、形态和结构
(一)形态
1
、体表位置
:
成年女性乳房位于双侧胸大肌筋膜上,于第二
至第六肋骨间,内
近胸骨缘, 外达腋中线,
95
%的乳房外上部可延伸至腋窝——乳腺尾部。
2
、外形:我国成年未哺乳妇女乳房多呈圆丘形或半球形,均匀对称,乳头位乳房
中心,
乳头周 围是环状的乳晕。
已育和老年妇女乳房形态多有变异。
2
倍于正常乳房
为肥大 症。
(
二)乳房的主要结构
乳房主要由腺 体、导管、乳头、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等构成。其内部结构有
如一棵倒着生长的小树
1
、腺体:有
15
-
20
个腺叶——
腺小叶——小乳管、腺泡。
2
、导管:导管系统——大导管——各级导管——末端导管,
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
排列。
3
、乳头和乳晕:
3-5cm
。
4
、脂肪组织: 乳房脂肪的多少,是决定乳房大小的主要因素,其厚薄可因年龄、生
育等原因个体差异较大。
5
、
乳腺悬韧带:
解剖上起固定乳腺作用,
使乳腺具一定活动度,< br>站立时又不致明显
下垂
6
、筋膜:深浅筋膜。
总之,
乳房淋巴的主要引流方向是腋窝和内乳淋巴结,
它们都是乳腺癌转移的第
一站淋巴结。此外,乳房的淋巴引流与静脉回流,尤其是椎静脉系统相互关系,这
就是临床上乳癌在出 现肺转移之前较早地出现脊椎、骨盆或颅骨转移的原因所在
。
第三节
乳房的生理
一、乳房的生理功能
1
、哺乳是乳房的基本功能。
2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标志
3
、乳房参与性活动的全过程
四、中医学对乳房生理功能的认识
(一)脏腑与乳房
1
、脾胃与乳房:乳房属胃,产后乳汁多少,与脾胃密切相关。
2
、肝与乳房:乳头属肝。
3
、肾与乳房:肾气盛则天癸至,任脉通,女子月事时下,两乳渐隆。
(二)经络与乳房
1
、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与乳房
2
、冲、任脉与乳房:冲、任两脉受盛于肝、胃、肾三经,将脏腑之精、气、血注于
冲任灌养于 乳房、胞宫。
(三)气血津液与乳房
1
、
气与乳房:
气是乳房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气机失常是形成乳房病的重要因
素。
2
、血与乳房:生理上,
“乳房多关乎血”、“乳汁乃气血所化”
病理上,血虚、血热、血瘀与乳房病均有关。
3
、津液与乳房:具有滋润濡养功能,促进乳房充分发育;若津停痰凝发为乳癖。
第三章
乳房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乳房病的病因
一、内伤因素
(一) 情志内伤:情志之变是乳房病的常见原因之一,从而变生乳癖、乳癌等,也
影响癌症患者转归。
1
、中医:七情中以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最密切。
2
、西医:对神经系统机制影响;对内分泌介质机制影响;对免疫系统机制影响。
(二)饮食内伤:
1
、中医:恣食肥甘厚腻、辛辣刺激,湿热火毒内生,形 成各种乳房病,如乳痈、乳
疽、甚至乳癌等。
2
、西医:过度摄入高脂肪 、高热量为乳癌危险因素,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
C
可保护乳腺
。
(三)劳倦内伤:劳力过度、劳心过度、房劳多产——损伤脾肾、冲任失养——如
乳癖、乳疬、乳癌及产后乳少等。
(四)先天不足:先天禀赋不足——乳房畸形;乳头畸形;乳房不对称;小乳房症。
二、外伤因素
(一)六淫邪气:以火邪为主,次为风、湿邪。
(二
)外来伤害:跌仆、金刃及小儿吮乳破乳头等
。
(三
)特殊之邪:虫;毒。
三
、继发性因素
(一)痰邪:痰湿凝聚,乳络失养——乳癖、乳疬、乳癌、乳房肉瘤等。
(二)瘀邪:瘀血阻络——乳癖、乳癌。
第二节
乳房病病机
一、肝气郁结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气血失畅;或气滞痰凝
二
、血虚失荣
血虚不能灌养冲任,濡养乳房——青春期乳房发育不良;产后乳汁稀少等。
三、冲任失调
冲任失调是乳房病的最主要病机,凡肾精不足,脾虚失运,肝血亏虚,皆可
导致冲任失调而发为各种乳房病。
四、瘀血阻络
寒、热、气滞、外伤皆可致瘀
五、痰气互结
痰湿内蕴,结于乳络。
六、肝旺脾虚
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滞化火,脾虚生湿。
七、肝胃蕴热
阳盛之体,过食辛辣,化生火热——乳痈,乳衄。
八、精气不足
肾中精气阴阳不足——多种乳病。
九、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固摄无力——乳漏,乳衄。
第一节
乳房病病史采集
(一)年龄:不同的乳房病其好发年龄各异:
1
、乳腺纤维瘤——
20-30
岁妇女
2
、乳腺增生病——育龄期妇女
3
、急性乳腺炎——哺乳期或妊娠期
4
、乳腺癌高发年龄——
45-54
岁
5
、幼儿期——乳腺异常发育症。
第二节
乳房病的体格检查
一、乳房疾病检查的最佳时间
经净后
7
天之内是乳房疾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乳房处于相对静
止状态。< br>
二、乳房检查的顺序
(一)视诊
1
、外形:大小、对称、高低,下垂,局限性隆起或凹陷。
2
、位置:位于第
2-6
肋间。
3
、乳房皮肤
1
)色泽改变:红肿——炎症。红褐色——慢性炎症
2
)
皮肤凹陷——酒凹征:
常在双臂交叉于颈后或向前言腰同时双臂前伸,
或用于抬
高整个 乳房时明显为深部癌肿及乳房悬韧带时。
3
)桔皮样变——晚期恶性肿瘤
4
)菜花样改变
4
、乳头位置形态:双侧是否对称,凹陷、转向。
5
、乳头糜烂和乳晕湿疹:长期糜烂利湿疹应高度警惕。
6
、乳头溢液的颜色:自溢性
7
、副乳腺:注意有无完整乳房、 乳头和乳晕,其体积小于正常乳房,在经前、经期
可有胀痛,妊娠期增大,产后泌乳。
(二)触诊
观察点:乳房有无肿块;局域淋巴结有无肿大。
1
、触诊方法:
1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坐位:
内上——双臂垂于两侧;
外上——叉腰,
下象限——两臂上举,
深部肿块—
—前俯上半身。
卧位:在肩部垫一枕头,
使乳房平铺在胸大肌上。
内——举臂达头,
外——臂置身旁。
2
)手法:四指并拢,指腹轻柔触摸,勿抓捏。
3
)顺序:原则:先健侧后患侧
区域:内上象限——外上象限 ——外下象限——内下象限——中央区——腺尾—
—腋窝——锁骨上。
2
、正常乳腺:有一定厚度,质中,有一定结节感,均匀分布
3
、乳房肿块触诊要点:
1
)增厚的腺体
2
)肿块数目:单个或数个、一侧或双侧。
3
)肿块位置:用
4
象限记述,恶性多在外上,
60%
4
)大小:以
cm
计,注意其生长速度。纤维瘤、乳腺增生、乳癌的特点
5
)形态:球形、椭圆形、结节、不规则
6
)边界:纤维瘤、乳腺增生、乳癌的特点。
7
)硬度:可判断恶、良性。
8
)
触痛:
炎症— —痛,
炎性癌——痛,
增生——轻触痛,
良性及恶性早期——无痛。
9
)移动度:可判断恶、良性
10
)表面情况
4
、乳头与乳晕:
1
)乳晕肿块:体拉乳头有牵拉感——恶性与炎性
2
)分泌物:了解自溢或挤出,前者为病理。并注意了解溢液色、量等。
5
、区域淋巴结触诊
1
)腋窝淋巴结:早
2
)锁骨上淋巴结:迟。
二者都要注意大小、数目、硬度及活动度。
第三节
乳房的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每月一次,注意个体差异。乳房内
1cm
左右肿块
往往可自我发现。要点——视、触、挤。
一、视——镜前检查
(一)外形:等大?对称?
(二)乳头:抬高?牵拉?破溃?胸罩?
(三)皮肤:色泽、水肿、凹陷?桔皮样?
二、触
(一)平卧位:肥大、下垂乳房。
(二)直立位:扁平乳房。
三、挤——挤压乳头有无液体渗出
★★★第五节
乳房疾病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乳房疼痛
注意其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和疼痛的发作规律及伴随症状。
(一)疼痛性质
1
、胀痛:常见,生理病理均可,多于月经周期有关。
2
、刺痛:固定痛,当注意有无肿块。无固定痛点可为增生
3
、牵拉痛:多见增生,可向腋下、背部放射。
4
、胀跳痛:炎性成脓期。
5
、触痛:有轻、中、重不同,多见增生。
(二)常见病证
1
、炎症性:持续性、搏动性疼痛
,痛剧伴红肿触痛。
2
、良性增生病:胀痛,刺痛。多阵发性,经前胀痛、刺痛可
放射肩背、腋窝,轻中度压痛。
3
、恶性病:早期较少疼痛,晚期痛剧,尤其是恶性肿块侵蚀
神经末梢多为刺痛,若伴有溃破坏死或合并感染时,为持
续性、剧烈的灼痛。
二、乳房肿块特征及良恶性鉴别
(一)生长速度
1
、缓慢:纤维瘤、乳房结核、乳房囊肿
2
、较快:乳腺癌、乳房肉瘤及急性乳腺炎。
(二)生长部位
1
、外上象限: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乳房结核及乳
腺癌。
2
、乳晕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浆细胞性乳腺炎等。
(三)肿块数目
癌多单发;纤维瘤可单发或多发。
(四)肿块质地
癌——坚硬;
纤维瘤——韧多;
增生病——较硬
;
囊肿、
脓肿——囊性波动。
(五)肿块的边界
纤维瘤、囊肿——界清者多;癌、增生——不清
(六)肿块活动度
增生——无粘连;癌——活动度小或不活动;纤维瘤—
活动度大,无粘连。
(七)
肿块表面光滑度
纤维腺瘤、
囊肿——光滑;
癌——高低不平为;
增生——
颗粒状结节。
(八)触痛
良、恶性肿瘤——多无触痛;急性炎症、增生——多触痛
(九)形态规则与否
良性肿瘤——圆形、椭圆型、分叶状,较规则。
增生——多型性,团快状、结节状、颗粒状,混合状。
恶性肿瘤——不规则;炎症成脓——局限。
(十)肿块与周围组织
恶性者可在肿块处发生坏死,溃疡、出血、良性无。
三、乳头溢液
(一)溢液的方式
1
、自发或被动:自发——病理;被动——病理或生理。
2
、单孔或多孔:单孔——病理;多孔——生理或病理。
3
、单侧或双侧:单侧——病理性;双侧——生理或全身性。
(二)真性或假性:真性——导管而出,假性——瘘管处而出
(三)乳头溢液的特点:
1
、乳汁性:注意多与少、单孔与多孔
病理:催乳素升高——垂体肿瘤;甲低;甲亢;
药物性:镇静药;避孕药。
2
、浆液性与浆液血性
1
)浆液性:淡黄——多孔——多见乳腺增生病;导管扩张;
少见——乳头状瘤;乳腺癌。
2
)浆液血性:单孔——乳头状瘤;乳头状癌。
3
、脓性:黄绿色,粘稠——乳痈,乳发。
4
、水样:清稀、透明——囊性增生,乳腺导管炎。
5
、血性:新鲜出血——外伤
陈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年青妇女)
乳腺癌(
50
岁以上乳腺癌
64%
)
6
、粉刺样:脂质粉刺状,臭味——浆细胞性乳腺炎,乳头
破溃
7
、男性乳头溢液:无论性状如何,均为恶性肿瘤,而且为
低分化的乳头状癌。
四、乳头凹陷
(一)先天发育不良与后天疾病引起的鉴别:
1
、
先天凹陷乳头多可用手推出,无固定现象,多无哺乳史。
2
、后天疾病:可见乳腺癌或炎症
(二)乳头凹陷常见病
1
、炎性:
1
)乳头凹陷处有脂性分泌物
2
)伴局部红肿疼痛,或腋淋巴肿大。
2
、肿瘤性
:
早晚期癌证均可见
1
)逐渐加重的乳头凹陷或固定。
2
)患侧乳头偏离乳晕中央。
3
)扪及肿块,或腋淋巴肿大。
五、乳头糜烂——乳晕部皮肤损害
(一)外伤性:婴儿咬损等
(二)乳汁浸淫:
(三)乳房湿疹:对称,反复发作。
(四)湿疹样乳癌:单侧,痛、痒、灼——红、烂、痂。
六、乳头瘙痒
乳头湿疹,湿疹样癌,乳腺增生病,过敏。
七、腋下肿物
(一)腋尾部腺体:与外上象限腺体无明显边界。
(二)腋尾部肿块:良、恶性肿瘤;乳腺增生。
(三)副乳腺:与乳房腋尾部腺体部相连。
(四)脂肪团
(五)腋下淋巴结:炎症;转移性;原发淋巴肉瘤;淋巴结核
第五章
乳房的保健与乳房病的防治
第一节
乳房保健
一、日常生活乳房保健要诀:食~练~按~忌~防
(一)营养充足、补充脂肪、补充水分、补充胶原蛋白。
(二)加强胸部体育锻炼。
(三)经常做胸部和乳房的按摩。
(四)佩戴合体的乳罩。
(五)注意保护乳房,免受意外伤害,定期检查,保持美的体态。
二、女性各期乳房保健
(
一)婴幼儿期:别挤、别揉,听之任之。合理应用保健品。
(二)青春期——抓住时机,协助发育
1
、注意营养:维生素
E
,蛋白质,
B
族维生素
2
、加强锻炼:乳房按摩
3
、
不要束胸:及时配带 合适胸罩;
3
-
4
个月更换;每天不超过
13
-
1 4
小时。
4
、远离电离辐射
(三)
性成熟期
1
、
注意精神调摄:
2
、
合理安排婚育:
3
、
少用口服避孕药:
4
、
经期饮食宜清淡
(四)妊娠期
1
、孕期乳房按摩: 怀孕
6
月后
2
、保护乳房:戴罩、清洁
3
、纠正乳头
畸形
4
、定期检查
(五)哺乳期
1
、提倡母乳:多吃营养丰富食物——乳汁分泌
2
、讲究哺乳方式:早开奶;按时、按需喂奶;交替;吸空
3
、注意卫生:清洗;防炎;忌用香皂和酒精
4
、心情愉快,避免不良刺激
5
、适时、合理断奶。
(六)围绝经期
1
、定期专业检查
2
、加强锻炼,防肥胖
3
、避免使用雌激素替
代品
三、哪些食物可使乳房更健美
重在青春期调理——多食促进激素分泌的食物:
维生素
E
食物——卷心菜、香蕉、鲜桔、花生、番茄等;
蛋白质——瘦肉、蛋、豆制品;
亚麻酸——核桃、花生等;
维生素
B
——鱼、绿豆芽、水果。
四、
饮食宜禁
了解食物的性味,了解自体属性。
第二节
乳房病的防治
一、预防
(
一)定期开展乳房病的防癌普查
大于
30
岁每年一次专科检查,学会自检。
(二)注意哺乳期乳房卫生
避免乳汁瘀积,防止乳头损伤,保持清洁。
(三)养性逸情,注意摄生
二、治疗
(一)中医治疗
1
、内治
1
)治则:辨证论治
2
)治疗大法:消、托、补
消法:适用于乳房病初起,使早期肿物得以消散。
托法:透托和补托,使乳房毒邪移深就浅,病灶局限化
补法:多用乳房病中后期。
2
、外治
1
)药物疗法:膏药、油膏、敷贴等
2
)现代外治法:中药离子透入法、超声药物透入法
(二)手术疗法
——常用手术适应证
1
、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
2
、乳腺区段切除术:
1
)乳腺良性肿瘤
2
)乳腺增生:重度增生伴瘤化
3
)导管内乳头状瘤
4
)局限的乳腺导管扩张症。
5
)局限的慢性乳腺炎,经久不愈的炎性瘘管
3
、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乳腺的各种良性肿块
4
、乳房单纯切除术:
全乳切除术——恶性;皮下切除术——良性
1
)早期乳癌;晚期乳癌姑息治疗。乳癌不能耐受手术创伤
2
)乳房多发性或弥漫性病变
。
3
)具有某些恶性征象的巨大性肿瘤。
5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乳腺癌
1
)传统根治术
2
)改良根治术
:一式;二式
(三)针灸疗法
1
、方法:不可直接刺于病变部位
2
、适应症:乳腺炎、乳腺增生病、乳腺癌、催乳。
(四)饮食疗法
——药食同源
1
、乳腺炎——祥见有关章节
2
、乳腺增生病——祥见有关章节
3
、乳汁分泌异常
1
)摄乳法——溢乳
A
、生山楂
50
,炒麦芽< br>30
,淡豆豉
15
,代茶
B
、猪胰一具,海带
30
2
)生乳法——缺乳
花生
90
,猪蹄
1
只,生姜
3
片,陈皮少许
3
)通乳法
--
乳汁淤积
通草
15
,赤小豆
60
,鲤鱼
1
条
4
、乳房肿瘤
1
)预防作用:
果蔬
--
大蒜、莴笋、菜花、胡萝卜、苦瓜、苹果
干果
--
核桃、无花果
肉蛋
---
鱼类、甲鱼、海参、蛋
菌类
--
香菇、银耳、黑木耳
其他
--
黄豆,玉米,红薯,海藻
2
)辨证用药:祥见有关章节
第七章
乳腺增生病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属中医“乳癖”范畴,既非炎症,亦非肿瘤,是最常见 的乳腺疾病,约占全部
乳腺病
75%
。
二、发病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及冲任失调,最终致乳房经络阻塞。
三、症状特征
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症,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四、治疗目的——改善生活质量,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五、诊疗思路
(一)明确诊断
(二)一线治疗方法——中医药辨证论治为主;辅以针灸;
不提倡一种中成药治疗全程。
(三)中医药周期疗法
(四)治疗关键——平衡内分泌激素水平
(五)重视基础体温监测
(六)重视治疗便秘
六、诊疗警示
(一)注意与乳腺癌鉴别:腺病、囊性病
(二)慎用激素类药物及手术治疗。
(三)注意癌变
第二节
乳腺增生病的诊断
一、病因病理
(一)中医认识
1
.病因
1)
情志因素:情志不畅、郁怒、思虑
2)
饮食因素:恣食生冷、肥甘——伤脾胃——聚湿生痰。
3)
劳倦内伤:劳伤过度,损伤脾肾——冲任失养——失调。
2
.病机病性
1
)肝气郁结:情志不畅——伤肝——气机郁滞
2
)痰凝血瘀:忧思郁怒——损脾结气——痰凝——血瘀。
3
)冲任失调:肾精亏损,脾气不足,肝血亏虚——冲任失
调——乳络失养
,
属本
虚标实,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凝血瘀 为发病之标。病位在肝、脾、
肾,与冲任二脉有关。
二、流行病学
(一)流行病特点
1
、社会经济地位
2
、受教育程度
3
、早初潮、绝经迟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低烧多少度-阴部示意图
本文更新与2021-01-16 23: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411490.html
-
上一篇:顶板回顶施工方案
下一篇:文胸及乳房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