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孕过程图-黄冈幼儿园
麻风病培训试题
姓名: 分数:
1.关于麻风病,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是遗传性疾病;B.是病毒感染性皮肤病;C.是慢性接触性传染病;D.是先天性皮肤
病
2.在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中,麻风病属于哪一类传染病?( )
A.甲类;B.乙类;C.丙类;D.都不是
3.麻风病是由下列哪一种病原体引起的?( )
A.病毒;B.细菌;C.寄生虫;D.以上都不是
4.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有多长?( )
A.1~2年;B. 2~3年;C.2~5年;D. 2~10年
5.麻风病一般主要侵犯机体的那些组织?( )
A.皮肤和中枢神经;B.皮肤和骨骼;C.皮肤和周围神经;D.骨骼和周围神经
6.关于麻风病的早期诊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皮肤溃疡伴手指关节肿胀;B.皮肤斑疹伴麻木;C.皮肤斑疹伴瘙痒;D.以上都不对
7.请从下例选项中选出常用的麻风联合化疗药物:( )
A.青霉素+链霉素;B.反应停+阿奇霉素;C.罗红霉素+异烟肼;D.利福平+氨苯砜+ B663
8.关于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疗程,下列哪一种是错误的( )
A.儿童少菌型治疗6个月 B.成人多菌型治疗24个月
C.成人少菌型治疗12个月 D.儿童多菌型治疗24个月
9.麻风反应分为( )
A.瘤型 B.结核型 C.Ⅰ型和Ⅱ型及混合型 D.以上都是
10.麻风病的分型为( )
A.多菌型 B.少菌型 C。混合型 D。多菌型、少菌型
11. 第一型麻风反应常见主要见于( )
A.结核样型麻风及界线麻风 B.瘤型和界线类偏瘤型。C. 界线类麻风 D.以上都不
对
12.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 )
A 呼吸道传染 B 长期密切直接接触、经飞沫传染 C 消化道传染 D 血液传
染
13.麻风病的传染源( )
A 携带者 B.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人 C、已治愈的病人 D、少菌型病
人
14.麻风免疫光谱的强弱正确的是( )
A、LL> BL > BB > BT >TT B、BB >BT> LL>BL > TT C 、TT> BB > BT
> LL> B D、BL > BB> BT >TT>LL
15.关于麻风病畸残主要的原因,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
A.皮损的后遗症;B.麻风病主要症状;C.神经损害的后遗症;D.药物副作用
16.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麻风联合化疗药物是:
( )
A.利福平; B.氯苯吩嗪; C.泼尼松; D氨苯砜; E.酞胺哌啶酮
17.“狮面”可见于下列哪一型麻风病人:( )
( A)LL; ; C. BB; D. BL;
18.下列哪一型麻风可侵害睾丸:( )
; ; C. BB; D. BL; E .BT
19. 以下麻风病发现方式中属于主动发现方式的是:
( )
A.抽样调查;B.线索调查; C.接触者检查D.疫点调查;E .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
20. 以下关于麻风病畸残预防与康复内容的描述正确的
有: ( )
A. 在对患者进行神经运动功能检测时,应遵循先检查活动范围,在活动范围正常的情
况下,再检查抗阻力
B. 神经功能损害可发生于麻风病程的任何时期(包括MDT后),因此患者应至少在确
诊时 、化疗中和化疗结束时各进行1次神经功能检测,并在完成MDT后定期检测,至
少每年1~2次,连续 2~3年
C.麻木手的病人应避免用同一工具或长时间从事同一工种,麻木足的病人应避免同
一姿势长时间站立和(或)长距离行走
D. 防护鞋一般应宽松合脚,鞋底要软、内垫要硬
E .单纯性溃疡区别于复杂性溃疡的特点有:病史短,创面新鲜,感染程度轻,创缘
整洁
21.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侵犯皮肤、( )与( )的慢性传染病
A. 血液,外周神经
B. 粘膜,外周神经
C. 血液,中枢神经
D. 粘膜,中枢神经
22.关于麻风病传播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麻风菌经破损皮肤、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但深层的流行病学
问题尚未解决。
B. 麻风菌经破损皮肤、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目前对其深层的流
行病学 问题已初步解决。
C. 麻风菌经血液、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但深层的流行病学问题
尚未解决。
D. 麻风菌经血液、鼻粘膜的飞沫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可感染,目前对其深层的流行病
学问题已初步解决。
23麻风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 )传染病之一。
A. 甲类
B. 乙类
C. 丙类
D. 丁类
24.下面关于麻风菌的生物学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古老的胞内致病菌
B. 生长世代周期长达13天, 潜伏期长
C. 基因组中有大量假基因和基因衰退,体外培养成功
D. 无成功的疫苗。防治仅依靠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
25. 以下关于麻风菌的临床表现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纯神经炎麻风病外, 一般均有皮损,但不具备其他皮肤病的特点
B.皮损或受累神经支配区, 有明确的浅感觉减退或丧失, 或闭汗
C.明确的外周神经肿大
D.皮肤各组织中均找到抗酸菌(AFB),均有立毛肌和毛囊炎症反应
26. 关于麻风菌的临床检查项目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皮肤损害的检查
B.浅感觉功能的检查
C.周围神经检查
D.运动功能的检查
E.内脏器官的检查
-MDT分类法将麻风病的类型分为少菌型(PB) 与多菌型(MB),下面关于二者之
前区分描述错误的是
A. 少菌型(PB)皮肤损害的数目≤5块;多菌型(MB)皮肤损害的数目≥6块
B. 少菌型(PB)神经损伤的数目≤1条;多菌型(MB)神经损伤的数目≥2条
C. 少菌型(PB)皮肤涂片查菌所有部位均阴性;多菌型(MB)皮肤涂片查菌任一部位阳性
D. 少菌型(PB)疗程为6个月;多菌型(MB)疗程为12个月
28.下面关于瘤型(LL)、结核样型(TT)型麻风病的各自临床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瘤型(LL)麻风病损伤部位(形态和种类)表现为斑疹结节和弥漫性浸润;结核样
型(TT) 损伤部位(形态和种类)表现为浅色斑红斑。
B. 瘤型(LL) 麻风病损伤部位表现为数目大量且分布广泛;结核样型(TT)型麻风病损
伤部位表现为单个或数个
C.瘤型(LL) 麻风病麻风菌素试验为阴性; 结核样型(TT)型麻风病麻风菌素试验强阳
性
D. 瘤型(LL)麻风病损伤部位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楚;结核样型(TT)型麻风病损伤部位表
面干燥 边界模糊。
29.1982年WHO推荐以联合化疗(MDT)为主要措施综合防治麻风病,实施MD T的30年
中,全球患病人数和我国患病人数比例分别下降了
A. 98.4%、95.9%
B. 95.9%、98.4%
C. 95.4%、98.9%
D. 98.9%、95.4%
30.1990~2011年间北京市确诊的麻风患者中
A.79%为传染性强的多菌型麻风
B.89%为传染性强的多菌型麻风
C.79%为传染性弱的少菌型麻风
D.89%为传染性弱的少菌型麻风
刀疤刷新点-冬天手冷
孕乐-女童19楼坠落身亡
成都蜀都乳腺医院-怎样防治老年斑
治疗前列腺的医院-共筑中国梦手抄报
叮叮叮叮是什么歌-注射隆鼻是永久性的吗
喜爱夜蒲cat-多形性日光疹
风疹病毒抗体-肚兜的做法
李载京-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本文更新与2020-12-31 03: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6775.html
-
上一篇:第四十五章 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
下一篇:麻风病防治知识竞赛复习题库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