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大发作-放屁很臭是怎么回事
毕节五小健康教育教案
《麻风病常识及防治知识》
教学目的:
1、为全面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麻风病氛
围。
2、利 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途径,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
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发现 病人的激励措施。
3、消除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平,为
早日实 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 途径,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
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发现病人的激励措施。
2、消除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平,为
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麻风病知识讲解。
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
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
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
或粘膜损害。 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
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
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 据调查统计95%以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
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 ,经观
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麻风杆菌的抵抗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麻风杆菌常识介绍。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 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
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 0天后或在
室温(14-24℃)条件下保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
分敏感, 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是否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使麻
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 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
低下或存在免疫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二、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
及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
的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
经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
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
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
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为便于基层防治人员和广大群众认识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
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
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
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
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
接触,勿忘检查。
三、麻风病能治愈吗
麻风病是“不治之症”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麻风和其它慢性病
一样,完全能治好。随着科 学的发展,治疗麻风病的药物越来越多。
上世界40年代,氨苯砜治疗麻风收到很好的效果,相继研制出 利福平、
利福定、氯苯吩嗪等多种强杀伤和抑制麻风杆菌的药物。
现使用联合化疗,疗 效更为显著,只要服上1个星期的药,体内
的细菌就可杀死95%以上。只要坚持服药,少菌型麻风服半 年的药,多
菌型服两年的药,麻风病就治愈了,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联合化疗就是用两 种以上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麻风。
对联合化疗的效果,目前各国麻风专家及有关学者一致认 为治疗麻风
的最佳方案。联合化疗的药物现在使用的是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
吩。
第三课时
一、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各级领导应关
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
病人的 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
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
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二、麻风病人是否需要隔离治疗
麻风病人不应与家人和社会隔离,治疗就在家进行,病人只要服
1周药后,基本上就失去传染性。病人在 家治疗不但可和家人一起生活,
而且可以从事他应从事的工作。
怀疑自己患了麻风病怎么办?
如果你怀疑自己的症状象麻风,主要及早去当地的皮防 站(所)或
防疫站就诊,在我国,麻风病治疗是免费的,千万不要讳疾忌医,以
免贻误病情,失 去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机会。麻风病一般不致
命,但它会损害神经而且是不可逆的。如果耽误了治 疗会给自己留下
终身的残疾!
麻风会引起毛发脱落? 头发脱落是麻风的特征之一,脱发程 度与病
期成正比。脱眉则令人注目。瘤型麻风患者脱眉,一般由外侧1/3开
始,先稀少,如不 及时治疗,则渐向内侧延伸,最终全部脱落。亦有
患者从眉中部或内侧开始稀疏、脱落,继之前者向两端 ,后者向外侧
慢慢扩展;结核样型麻风患者如头面部有皮肤损害,也可见皮肤局部
毛发稀薄或脱 落,即使眉部未发生过皮疹,也可有患侧的眉毛稀少,
眉毛的脱落常伴有睫毛的稀疏、脱落。瘤型麻风患 者的眉毛、睫毛常
呈对称性稀少、脱落。
头发的脱落,可见于中、晚期的瘤型麻风患者 ,一般是从额部和
枕部发际开始,呈小片不规则形脱落,继之向前额和顶部发展,但即
使严重的 脱发,沿浅表血管走向的头发,往往残留而不脱落,脱发处
如无皮损,多无浅感觉障碍。
麻风患者脱发的原因众多,各型有各型的不同原因,一般认为瘤
型麻风主要因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 腺受累后,由其相应的功能
障碍所致;其次因麻风性病变细胞(肉芽肿)浸润、压迫毛乳头,使局
部供血不足、营养不良、毛囊萎缩而引起。其他各类麻风患者,主要
由于皮肤损害的细胞浸润压迫毛囊 、局部营养受阻或由于皮肤神经末
梢血管功能障碍,导致其所支配区的毛发营养受阻而发生脱发。 三、
四、课堂小结:
麻风病可防可治,所以我们要告诉周围的人正确对待麻风病,还
要做好宣传。
麻风病防治知识主题班会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认识麻风病的传染源症状、表现及防护知识,掌握麻风病 的防病
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宣传,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
早治。 教学重点:
认识麻风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护知识。 教学难点:
掌握麻风病的防病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 br>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眼、
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 方式是直接接触
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
或粘膜损害 。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
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
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
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据 调查统计95%以
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
接种到自 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
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
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
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
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
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
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 眼。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
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为便于掌握和报
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索口诀作为参考: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
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
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
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
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 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了联合化疗,加
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我国麻风 病患者人数已
由解放初期的五十万,下降到目前的十万。我省已由解放初期的14895
人,下 降到目前的一千多人。 (五)、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 治疗。实行对现症病人
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早治。 3、搞好爱国卫
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三、课堂小结:
麻风病可防可治,所以我们要告诉周围的人正确对待麻风病,
还要做好宣传。
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麻风? 2、知道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3、
怎样预防麻风病?
4、重难点: 知道麻风病的危害,懂得怎样预防麻风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板书课题:怎样预防麻风病 三、组织学习
1、什么是麻风?麻风病又叫“癞子”或“大麻风”,是由麻风
杆菌 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 肤病,在我国流行已 2000 多年。
麻风杆菌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麻风杆 菌侵犯皮肤黏膜,在
临床上表现为斑疹、丘疹、浸润、溃疡等,麻风杆菌侵犯周 围神经,
使周围神经发生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表现为皮肤损害处感觉丧失、失
汗、 干燥、毛发脱落,局部组织吸收、萎缩,甚至产生严重的畸残。
2、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
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人 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
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 触传染,即健
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 成
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
麻风杆菌 的抵抗力(免疫力) 世界上 曾有二十多人自愿把麻风病杆菌
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麻风病。证 明麻风病发病率很低,
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
脸部蚁行感或异 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
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
痛)作风湿治疗 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
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做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
风病特征概括为: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
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
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 、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
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几年
来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麻风病联 合化疗方案免费治疗,加快了
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
五、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
断,早期治疗。一旦发现有麻风可疑 症状,请尽快到当地地防所、疾
控中心就诊;
2、大力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使广大
群众都懂得麻风 病的防治知识。正确对待和善待麻风病人,使病人不
因讳疾忌医而延误病情和治 疗,以至于增加社会上的传染病,造成对
健康人的威胁。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六、 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一般来说有直接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染
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指与麻风病人 长期密切接触,如同吃、同住而
被感染的,这种传染的可能性较大;间接接触传 染是指健康人使用过
麻风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食具、生产工具等而被感染, 但这种传
染的可能性很小。麻风病均采取社会防治措施,即在门诊、家庭接受
治疗, 不需要隔离。
七、麻风病会遗传吗?
不会传染。
八、什么是麻风反应?
在麻风病的慢性过程中,麻风病人可突发症状活跃,出现新皮
损,伴恶寒、 发热等急性或亚急性症状,这种变态反应性现象称为麻
风反应。
九、总结:
第六课时
《麻风病防治知识》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麻风病的传染源症状及表现,掌握麻风病的防病
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麻风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护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麻风病的防病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一)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
要侵犯皮肤和浅表神经。临床上 常有皮肤和神经症状。晚期病人可有
眼、鼻、咽喉、淋巴结及内脏损害。
(二)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
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
或粘膜损害。其次是间接接 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
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感染了麻风杆菌 不一
定发病。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本人机体对麻风杆菌的抵抗力(免疫力)
据调查统计95%以 上的成人对麻风病有免疫力。世界上曾有二十多人
自愿把麻风病杆菌接种到自己身上,经观察都没有发生 麻风病。证明
麻风病发病率很低,并不可怕。
(三)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
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
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
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 似兔眼。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
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为便 于基层防治
专干和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和报告麻风病,将麻风病特征概括为十大线
索口诀作为参考 :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四)麻风病能治好吗?
麻风病是完全可以治好的,特别是近 几年来采用了联合化疗,加
快了治愈速度,缩短了疗程,提高了治愈率。我国麻风病患者人数已
由解放初期的五十万,下降到目前的十万。我省已由解放初期的14895
人,下降到目前的一千多人。
(五)怎样预防麻风病?
1、麻风病的预防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级领导应关< br>心与重视,切实支持各县市医院,普遍开展皮肤科门诊,实行对现症
病人的家属及其密切接触者进 行健康检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2、开展宣传,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普及麻防知识,争取早防、
早治。
3、搞好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发病。
二、学生交流讨论
三、课后思考
1、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2、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3、怎样预防麻风病?
第七课时
教学目的:
1、为全面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营造全社会参与防治麻风病氛围。
2 、利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途径,广泛宣传麻风病可防、
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 发现病人的激励措施。
3、消除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平,为
早日 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教学重难点:
1、利用学生传播家长及周围人群的途径,广 泛宣传麻风病可防、
可治、不可怕知识、国家免费救治政策及发现病人的激励措施。
2、消除 人群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和歧视,提高麻风病发现水平,为
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二、麻风病知识讲解。
麻风病是一种什么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主要侵
犯皮肤和浅表神经。
麻风病是怎样传染的?
麻风病的病源菌是麻风杆菌。麻风病的主要传染方式是直接接触
传染,即健康人破损的皮肤和粘膜直接接触病人含有麻风杆菌的皮损
或粘膜损害。 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即健康破损的皮肤或粘膜经常接
触病人用过的生活用品或生产工具而造成感染。
麻风杆菌的抵抗力
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对较弱。经紫外线照射30-60分
钟或经日光直射2小时即完全失去活力,但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
室温(14-24℃)条件下保 存2周,活力才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
分敏感, 60℃10-30分钟即完全失活。
是否感染了麻风菌就一定会得麻风病?
绝大多数人(约占95%)对麻风杆菌具有特异性免疫 力,即使麻
风杆菌侵入机体也很快会被消灭而不引起发病,只有很少部分免疫力
低下或存在免疫 缺陷者才会导致发病。
得了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1、面部浮肿、发红、发光,似酒醉面容。常伴有眉毛稀疏脱落及
脸部蚁行感或异物感。
2、身上生斑、起结节或斑块。有的斑块象癣,但不痒,用治癣的
方法治不好。
3、皮肤麻木、不出汗。特别是那些斑和斑块处。有的筋痛(神经
痛)作风湿治疗无效。
4、手指伸不直,虎口无肉(肌肉萎缩)形如鸡爪。
5、足底溃烂,无明显疼痛,久治不愈。
6、走路跛脚,步态异常。
7、口角歪斜,不能作吹口哨动作。
8、眼睛闭不拢。似兔眼。
麻风病可具备上述症状,但有上述症状者不一定是麻风病,应找
医生仔细检查,以求确诊。
怎样预防麻风病
1、 不跟麻疯别人接触。
2、 不使用麻风病人使用过的东西。
3、 不吃麻风病人吃过的东西。
4、 发现麻风病人要向老师反映。
5、 发现自己皮肤生病,赶快看医生。
6、 向家长和身边的人宣传麻风病知识。
《结核病常识及防治知识》
第八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肝细胞变性、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间质
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2、关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气球样变 B.嗜酸性变 C.肝细胞再生 D.结缔组织增生
E.溶解性坏死
二、病例讨论
病史摘要:患 者,男,38岁,工人。咳嗽,消瘦1年多,加重1
月入院。1年前患者出现咳嗽,多痰,数月后咳嗽加 剧,并伴有大咯血
约数百毫升,咯血后症状日渐加重。反复出现畏寒、低热及胸痛,至3
个月前 痰量明显增多,精神萎靡,体质明显减弱,并出现腹痛和间歇
交替性腹泻和便秘。10年前其父因结核性 脑膜炎死亡,患病期间同其
父密切接触。
体格检查:体温38.5℃,呈慢性病容,消瘦苍白 ,两肺布满湿性
啰音,腹软腹部触之柔韧。胸片可见肺部有大小不等的透亮区及结节
状阴影,痰 液检出抗酸杆菌。
入院后经积极抗结核治疗无效而死亡。
尸检摘要:全身苍白,消瘦,肺与 胸壁广泛粘连,胸腔、腹腔内
均可见大量积液,喉头粘膜及声带粗糙。两肺胸膜增厚,右上肺一厚
壁空洞,直径3.5cm,两肺各叶均见散在大小不一灰黄色干酪样坏死
灶。镜下见结核结节及干酪样 坏死区,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
炎。回肠下段见多处带状溃疡,镜下有结核病变。
第九课时
教学过程
预设问题及答案:
1、根据临床及尸检结果,请为该患者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答::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
依据:病史;咳嗽、咳痰、消瘦、咯 血、胸痛、腹泻便秘;胸片、痰
液检查所见;尸检结果。
2、用病理知识,解释相应临床症状。
答:小叶性肺炎及肺结核时炎症刺激支气管、炎症渗出 →咳嗽、
咳痰;全身消耗腹泻便秘→消瘦;溃疡型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腹
泻便秘腹痛腹软; 结核累及胸膜→胸痛;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肠结
核→腹水。肺内干酪样坏死物液化、小叶性肺炎细支气 管为中心的化
脓性炎→两肺湿性啰音。
3、请说明各种病变的关系
答:肺结核→结 核性胸膜炎→胸水;肺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
膜炎→腹水;结核病→机体免疫力低下→小叶性肺炎。
4. 结合实际,请提出对这类疾病的防治方案
答:隔离;抗结核治疗;对症营养。
引申:结核病?有何后果?
第十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结核病概述
结核病:结核杆菌引起;以肺结核常见;典型病变为结核结节和
干酪样坏死。肺结 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结核分支杆菌。
传播途径:呼吸道是最主要途径
发病机制
(二)基本病变
具炎症三大基本病变,且三者间可相互转化
变质、渗出、增生
干酪样坏死灶
结核结节形成(组成)
(三)基本病变转化规律
取决于机体抵抗力、菌量、毒力及变态反应
1、转向愈合
(1)吸收消散:是较小的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
(2)纤维化钙化:
2、转向恶化
(1)浸润进展
(2)溶解播散( 自然管道,淋巴管,血管)
二、肺结核
(一)原发性肺结核
1、概念: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 儿童多见(儿童型)
2、特征病变: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结核+相应淋巴管炎
3、发展和结局
(1)痊愈:98%患者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完全吸收、纤维化、纤
维包裹及钙化等方式痊愈。
(2)病变恶化:支气管、血道、淋巴道播散。
(二)继发性肺结核
概念:再次感染结核菌 成人多见(成人型)
特点:与原发性结核不同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比较表
原发性肺结继发性肺结核
核病 病
结核杆菌感初次 再次
染
发病人群 儿童 成年人
对结核杆菌无 有
的免疫力或过敏
性
病理特征 原发综合征 病变多样,新
旧病灶复杂,较局
限
起始病灶
处
主要播散途
径
病程
愈
类型:
1、局灶性肺结核:无活动性结核
2、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活动性结核。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
咯血、呼吸困难、低热、乏力及消瘦。
3、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变特点在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慢
性空洞形成。
4、干酪性肺炎
5、结核球:孤立的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
6、结核性胸膜炎:分渗出性和增生性两种
第十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肺外器官结核病
(一)肠结核
多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病。年龄多为21-40岁。好发于回
盲部。
1、溃疡型:特点为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后形成溃疡。溃疡多呈
环形。
道
短、大多自长,需治疗
淋巴道或血支气管
上叶下部、
下叶上部近胸膜
肺尖部
2、增生型:回盲部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增生,引起肠壁增厚。
(二)结核性腹膜炎
多见于青少年,多继发于溃疡型肠结核
(三)肾结核
患者多为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
二、病例回顾与小结
1、结核病概述:栓塞、栓子
2、肺结核
3、肺外器官结核病
4、回顾病例彻底解决问题
三、练习
1、有关肺结核原发综合症的描述.下列哪项错误?
A.大多发生在儿童 B.原发灶多在肺尖部 C.肺的淋巴结干酪样
坏死
D.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E.可发展成为粟粒性结核
2、诊断结核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上皮样细胞 B.多核巨细胞 C.干酪样坏死 D.结核结节加干
酪样坏死 E.以上均不是
3、结核结节中具有诊断意义的是哪种?
A.类上皮细胞及干酪样坏死 B.淋巴细胞 C.郎罕氏巨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浆细胞
第十二课时 做情绪的主人
一、教学目的
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 大,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
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准备
准备活动中所要用的各种情景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三年级小学生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交 往过程中的纠
纷、误会不善于处理,表现为遇事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从而影响同
学关系,自己 也很苦恼。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
样才能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遇到不同的事,就会有不
同的感受,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 样在与同学的交往
中,才不会感情用事,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今天我们
学习《做 情绪的主人》这一课。
2.学文明理
(1)读遍课文,让学生思考。
A关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了?
B小花是怎么对待跳绳失利的?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2)议一议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A、宣泄法。 B、转移法。 C将心比心。 D、挫折不一定都是
坏事。
3、活动明理
(1) 演一演
建议6位小品扮演者提前进行排练,尤其要挑选好女 主角王
小燕,以确保表演成功。议论时,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
谈看法。
师:王小燕爱生气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生气影响身体健康。
生:生气容易使人得病。
生:生气容易影响同学关系。……
第十三课时 学习要专注
一、 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学会
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内容,为
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这除 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
力集中不集中有关。下面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
《学习要专注》。
(二) 学文明理
(1) 教师读一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2) (分组讨论: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
注?)
(三) 学生活动
1、 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除了自己努力程度不够 以外,更主要
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老
师讲的知识他 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A、要用眼,仔细看。B、要用耳,< br>仔细听。C、要用脑,勤思考。D、要动口,敢发言。E、要动手,认
真写。
请记住: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
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 走迷宫
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
培养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 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
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 内开展竞赛,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3、 做一做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 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能力差的特点,通过
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 了。
训练时特别注意三点:
A、保持良好坐姿:趴在桌上听讲容易疲劳,也容易影响身体
的发育。
B、注意排除干扰 :课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当
自己注意力分散时,心理就要暗示自己,写出明显的警示语提 醒自己。
C、怎样调节自己的课堂行为呢:人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有
限的,一般来说, 刚上课时需要注意力转移,尽快转移到这节课上来。
当我们听讲或思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当老 师在抄板书的时
候,我们可以放松一下;教师总结和归纳时,又要集中精力,把重点
记住。
(四) 总结全课
第十四课时 学习学目的: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克服学习上的 困难,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成功
的学习体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脓包型痤疮-如何预防痤疮
陈巧蓓-婴儿感冒咳嗽怎么办
抽脂整形医院哪家好-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
女性割礼后有什么变化-欧阳国富
脑血栓饮食注意-天天有喜有多少集啊
风疹的图片-可爱虎
偏头痛吃什么药-可瑞康金装
来曲唑促排卵-九个月宝宝腹泻
本文更新与2020-12-31 03: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6766.html
-
上一篇:麻风病培训试题2
下一篇:“预防麻风病安全教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