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楠-仲夏夜之恋3
经方医案赏析《林盛进》
经方医案赏析《林盛进》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黄煌 设置为精华(2010-11-16)
余不业医,所诊治者皆为家人、亲戚、朋友或朋友介绍而来,
虽有些许治验,然因生性疏惰,且向以为明 乎病理医理药理,
随证加减即可,且所治者,与前贤之医案也多相差无已,故
少有录案,有所录 者,亦每为治愈后自觉有些许价值,或可
为今后借鉴者。且所录者,本为已备,随手而记,故每每四诊不全。现选所记医案数则,与诸君共同探讨。
一、遗尿案。
堂侄,男,13岁,夜间 遗尿十余年,别无所苦,四处求诊无
效,服用各种偏方亦无效。一次家父回乡过节,与堂兄偶然
聊起此事,家父谓其家人之病,多为余治,且效果尚可,荐
其前来试治。数日后之晚间,堂兄携其至余家 ,查其舌脉并
无异常,遂谓其或为膀胱括约肌松驰所谓,无须过虑。方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方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5
克,红枣6枚,甘草6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上方服五剂后病愈,以其病已多年,嘱服至八剂。此案为三年多前
所记,堂侄今已上高中,至今未见复发。
二、右小腿自汗案。
舍弟,病右小腿自汗已有数年,因其长期住于深圳,于当地
找中 医治疗无效,到他处找医治疗也无效。今年清节回乡祭
祖,住于我家,言及此事,谓其右小腿自汗数年, 汗出多而
酸臭,且阴囊处也较为潮湿,别无所苦。余诊其脉略细,舌
胖大苔白有齿痕。即谓其病 不难治,为局部湿阻而致。方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苓桂术甘汤与之。桂枝15克,白芍15
克 ,生姜3大片,红枣8枚,甘草6克,龙骨30克,牡蛎
30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五剂,并帮 其将药备好,让
其带回深圳服用。弟回深圳后,药完即愈。至今未见复发。
三、带下案。 < br>卢某,老家邻居之女,患白带甚多,于家乡找中医医治诊治
无效,由家嫂陪同来诊。其脉略细弱, 舌略胖大苔白有齿痕,
自言平素畏寒。此脾胃阳虚致带下也,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
汤合茯桂术甘 汤,并遵完带汤方意,重用茯苓、白术。方用:
桂枝15克,白芍15克,红枣8枚,生姜3大片,甘草 5克,
龙骨30克,牡蛎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山药30
克。五剂,药后即愈。复 诊时疏桂枝汤加黄芪,谓其若平素
畏寒即可服用。
四、心烦不食案。
家嫂,患心烦 而虽饥不欲食,于家乡找当地医生诊治后效果
不佳,遂于周末来余家问诊,余询知其大便不畅,谓其曰此
易治,此胃寒肠虚热也。遂疏栀子枳实汤与之。方用:栀子
10克,淡豆豉10克,枳实10克 。二剂。以余平素开方药味
较少,家嫂也不以为奇,遂于附近药铺抓药回家。果二剂而
愈。 < br>余兄家仍在老家,距离余家二十多公里,且余必周末方有空
闲,是以兄家人得病,多于本乡求医, 不效者方于周末或于
晨早至余家求治,是以,余常非首诊,每是收拾烂摊子也。
五、足踝扭伤案。
郑某,妻子之卫生院同事,足踝扭伤,于本医院诊治后效果
不佳, 遂由妻子陪同来诊,余先帮其推拿,辅以张颖清教授
之全息穴位按压法。推拿完毕,自感痛感减轻,可下 地行走。
另疏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方用:白芍30克,甘草15克,制
附子5克。五剂。药完即 愈。郑某颇为惊奇,以其以往脚扭
伤,少则20多天,多则月许,此次病好之快,出乎意料也。
后数月,余岳母也脚扭伤,也用此方而愈。此余之独得经验
也。
六、肌肉瘀肿案。
岳母,乘摩托车跌倒,致锁骨骨折,到本市某有名私人骨科
医院诊治。治愈后数月,一日到余家 ,提及其肩下部有一处
肌肉瘀肿数月不消,仍颇为疼痛。余乃视察之,其伤肩同侧
之上臂处有一 硬块,按之疼痛。此瘀血不消而致肿也,盖跌
倒之时,以手按地,致锁骨折而筋肉挫伤也。处用芍药甘草
附子汤。方用:白芍30克,甘草15克,制附子5克。五剂。
三剂后,硬块变软而渐消。六剂 后瘀肿消失而不痛。
七、疮口不敛案。
郭某,同事之子,五岁。前年六月初,脚踝处受伤, 到当地
乡村医生处理后,结痂而愈。后数日,谓其父母曰患处痒甚,
揭开其痂发现其内已溃脓, 遂带其到当地外科医生处治疗,
然经月余而不愈。一日,同事向余提及此事,问有何良法,
余曰 :伤口长期不敛,乃正气虚也。黄芪治慢性疮口不敛,
其效如神,何不试之?何绍奇先生《读书析疑与临 证得失》
中也有类似医案。遂处以:北芪100克,为一日量,煎汤代
茶分数次服,一日服尽。 三剂后,新肉开始生出,而伤口仍
有痒感,六剂后,新肉全部生出,痒感消失。愈。乃嘱其停
服 ,以无病之人,过服黄芪,恐生胀也。
八、风寒挟湿案。
家嫂,来电云其肩背强硬,项不能 转动,极为酸痛,后背正
中部也极痛,腹略胀。余曰:此当为葛根汤证。遂口授方如
下:葛根3 0克,麻黄6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羌活6
克,法夏20克,生姜15克,红枣6枚,甘草6克 。三剂。
自以为三剂药后,其病当汗出而愈。孰料服第一剂后,不见
汗出,反见腹泻,泻出颇多 积滞之物,次日腹泻止,继服二
剂,反见头晕重,后背更痛,仍不见汗出,但小便增多,自
仍以 为方证无误,去电令其于原方中加麻黄至10克,继服
三剂。第四剂药后,仍不汗出,但项强,后背痛皆 减轻,自
以为药已中病,嘱继服药。六剂药服后,仍不得汗,且症状
时轻时重,余百思不得其解 ,以为服药后未温覆,然家嫂则
谓药后温覆也不得汗。余遂以为此或为其人正气虚故,或当
如张 锡纯先生之法,重加黄芪以温养其肌肉。孰料,时隔不
久,家嫂即来电去其头晕头重,眩晕不可久视,且 背痛更甚,
余即知前药或不对症,或病有兼症也。遂令其坐车前来就诊。
及至,察其舌,其舌极 胖大,白腻,脉细。至此,余始恍然
明前药所以不得汗者,乃中阳不振,内湿停滞故也,其后背
痛,肩僵硬而痛也为兼有湿阻故也。遂改用下方:柴胡20
克,葛根20克,麻黄6克,桂枝15克,泽 泻30克,白术
15克,茯苓30克,双勾藤12克,秦艽15克,法夏20克,
北芪30克, 知母12克,甘草3克。三剂。一剂后,腹痛泻
出大量粪水,全身漐漐汗出而畅,头眩晕,肩背痛诸证皆 减。
二剂后,诸症大减,三剂后,病于近愈。因无暇复诊,遂嘱
其上方更服二剂后,改用苓桂术 甘汤加味调理。
九、梅核气
陈某,同事,上周五中午诊。咳嗽不甚,咳出极黏粘之白色痰涎,自觉喉部不舒,每有痰咳不尽、痰滞于喉部之感;询
知其小便正常,有时略黄,大便偏软,间 有溏泻,视其舌极
胖大,有齿痕,脉略细数。此水运不行,滞于喉部也,以其
舌极胖大,方用苓 桂术甘汤加泽泻。方用:茯苓30克,桂
枝10克,白术15克,泽泻30克,甘草3克。三剂。今天< br>上班,他带另一同事来找我诊治,自谓服药后极为舒服,诸
证皆愈,特别是喉部通畅,甚为舒适。
十、
岳母,腹痞胀痛,嗝气稍舒,大便时干时溏,或初硬后溏,
喉部有粘痰,每天晨 早起床后必咳数十次,咳出少许黑色粘
痰块后,喉部方觉舒适而不咳,天天如此,兼见项强,额部
胀痛。痦胀,大便不正常,此为半夏泻心汤证,喉部粘痰不
舒,此为半夏汤证,项强不舒,此为桂枝加 葛根汤证,额部
胀痛,又属少阳。现合以上三方加减以治。方用:柴胡10
克,葛根30克,桂 枝10克,白芍10克,姜夏20克,干姜
10克,党参15克,大枣4枚,黄连3克,黄芩10克,甘 草
10克。五剂。服第一剂后,即觉腹痛,大泻,身体胀痛不舒,
然第二天后,即觉喉中粘痰大 减,诸证稍瘥。五剂服完,间
有腹泻,然腹已不痛,喉间粘痰消失,晨起已不咳也。
此方药极为平和,然服药却见腹痛大泻,颇为意外,是以特
为记之。
十一、风寒泻案。
小女,五岁。天气骤然转冷,夜间不慎受凉,次日即发烧腹
泻,热38。9 度,日腹泻十六、 七次,大便略粘滞,有沫、
带血,里急后重,腹略胀。此风寒泻也,方用桂枝加葛根汤
加减。桂 枝5克,白芍5克,葛根10克,双勾藤5克,茯
苓10克(捣),阿胶10克(分二次烊服),生姜3 小片,红
枣4枚,甘草2克。服一剂后,大便次数减少,已不带血,
仍发热,加服臣功再欣半包 。当夜热退安卧,次日晨,大便
一次,质稀,未见有血,上方减有阿胶,更服一剂,诸证皆
愈, 至晚间又大便一次,便质已基本正常。
十二、肩背酸痛案
同事曹某,一侧肩背酸 痛已数月,经盲人按摩及服本地
人民医院中医师之中药无效,遂于一天中午来要求为其推
拿,推 拿完毕,余即问其是否同意试用吾方,经其同意后,
遂为其诊视,其人舌质暗红,口略苦燥,便汗正常, 只是一
侧肩背酸痛强硬,遂疏方用柴胡桂枝汤加葛根。方用:柴胡
20,黄芩10,桂枝10, 白芍10,葛根30,党参10,法夏
15,红枣6枚,生姜3大片,甘草5。五剂。
二诊:五剂药服后,肩背部症状大减,只是自觉喉部有
轻微肿痛,大便便质粘滞,且言其到药铺买药时, 配药师谓
其曰柴胡之量过大,宜减半,故心有疑虑,余即谓其无妨,
喉部有轻微痛者,当为天气 转变所致,且本方本有治喉痛之
功,非服药所致也,便质粘滞者,为里有湿浊也,至于配药
师言 柴胡量过大者,余遇之屡也,不以为怪,遂于原方加入
茯苓30克,继服五剂。余临床运用,遇便质粘滞 者,即加
茯苓用之,其效极佳。
三诊:肩背酸痛已基本痊愈,头部活动自如,喉已不痛 ,
便质也已正常,问是否能再服五剂,余曰本方极为平和,再
服五剂根治之也无不可。遂令其原 方再服五剂。
十三、眩晕呕吐案
家父,眩晕欲呕,卧则稍平,起则眩晕不可支, 有欲
呕吐之感,自觉四肢乏力,难以站立;后头及巅顶自觉发硬
胀痛,鼻中上部、前额、头两侧 也觉胀痛,腹微胀,嗳气稍
舒;口略苦燥,舌暗红苔白有齿痕,脉寸尺皆弱。此因连日
阴雨,天 气阴冷,老人阳虚体弱,头部旧伤处血郁不通,夹
杂寒湿所致,以其素有胃寒之证,且证状相对复杂,故 方宗
补中益气汤、葛根汤、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数
方之意合用加减之。方用:北芪 40克,红参8克(另煎兑
服),茯苓30克(捣),白术15克,当归12克,陈皮6克,
法 夏15克,葛根3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吴萸8克,
柴胡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 川芎6克,双勾藤15
克,红枣8枚,生姜3片,甘草5克。上方连服十剂,逐剂
减轻而愈。
余平素处方,药味相对较少,本次家父之病,其症状相
对较为复杂,既有阳虚寒湿,又 有寒热错杂之证,是以用药
也相对庞杂。
十四、腮腺炎案。
小女,五岁 。周四幼儿园回家后,即见发烧,38.2度,
自言耳下部疼痛,察其处轻微肿起,遂诊为腮腺炎。其症 又
见轻微咳嗽、痰多、舌淡苔腻、口臭、口渴喜饮。故方宗四
逆散、排脓散、苓桂术甘汤方意, 并加清热解毒之品。方用:
柴胡8克,枳实5克,白芍5克,桔梗3克,茯苓10克,
桂枝5克 ,白术5克,卜子5克,葛根10克,板蓝根8克,
银花8克,黄芩2克,生姜2小片,甘草3克。水煎 分二次
服。服完一剂后,发烧、咳嗽等症皆愈,口臭、口渴大减,
腮部痛减,不按不痛。继进原 方二剂,愈。
十五、肩痹案。
家母,晚间忽然右肩尖疼痛,当夜痛剧,至第二天 手
即不能上举过肩,状类“五十肩”。家母素体肥
胖,其舌极胖大, 苔腻微黄。以夜间痛剧,故方用黄芪桂枝
五物汤合泽泻汤、活络灵丹加减。方用:北芪4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泽泻30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丹
参20克,乳没12克,山楂15 克,柴胡20克,法夏15克,
卜子12克,生姜3大片。一剂痛减,二剂而愈。
十六、鼻不闻香臭案。
侄,鼻塞,不闻香臭,舌淡苔滑略胖大,方用苓桂术甘
汤加桑白皮,茯苓30(捣),桂枝12,白术15,甘草3,桑
白皮10。三剂愈。此张步桃先生经验 ,用之果效。
十七、太阳如疟案。
侄,11岁,感冒,经本村医生治疗数日无效 ,刻下,
发热恶寒,先则发热38。5度左右,继则大汗出,继而恶寒,
一日三次,咽喉肿痛, 咽干,大便燥硬,四肢厥冷,此表郁
里热,治当先解表后攻里。方用:葛根12克,麻黄3克,
桂枝6克,白芍5克,杏仁6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
草5克。二剂。二剂后,寒热除,然咽喉仍痛 甚,喉间白腐,
改用下方:麻黄3克,牛子6克,石膏30克,杏仁12克,
甘草6克。另用西 瓜霜一支外喷。上方服用三剂,愈。
十八、足背肿痛案。
家父,上周一晚间,自觉 左脚足背处疼痛,初不以为意,
仅外用张权破痛油数次,孰料次日左足背迅速肿胀、疼痛,
足背 肿处发热,足不敢着地。舌暗红,略有齿痕,二便可,
小便偏黄赤。方用排脓散合排胀汤加茯苓苡仁,一 剂,其效
不佳,左足肿胀蔓延到足踝处,疼痛增到数处;改用当归贝
母苦参丸合排脓散加茯苓苡 仁,一剂,其效仍不佳,仅见肿
胀不蔓延,左足背数处仍痛甚,痛处为足厥阴肝经及足阳明
胃经 循行之处,余思虑再三,以为此病为脾虚湿热下注之辩
证当为无误,何以用药其效不显?再三思索,改方 用消跗散
合当归贝母苦参丸、排脓散加减。方用:茯苓30,薏苡仁
40,泽泻10,汉防已1 0,茵陈4,炒栀子4,木瓜10,牛膝
10,当归15,贝母15,苦参15,枳实15,白芍15, 桔梗
15,生姜3片。改用此方后,效果明显,服药一剂后,肿胀
疼痛皆减,小便转清,效不更 方。连用上方至今日,足背已
不痛,下地行走自如,足背之肿也近愈。至此,余以为:初
所以用 药其效不佳者,一为病初起,来势较猛,二为所用之
药中,除湿之药较少,第三方后加入防已、泽泻、木 瓜数药
后,其效方始明显,所以一直合用排脓散者,防其热盛化脓,
且桔梗也有提肺行湿之功也 。
十九、齿龈肿痛案
同事,郭某,齿龈肿痛甚剧,不敢吃东西,三餐多服流质食物,自用黄连上清片及先锋4,齿痛不减,反见腹泻。
遂于周五午休间前来就诊。问知其齿龈 肿痛甚剧,察其舌胖
大有齿痕,苔黄而腻。方用玉女煎合理中汤加减,用:石膏
30,知母15 ,生地15,牛膝10,党参15,茯苓30,白术
15,生姜3大片,甘草3。三剂。今日来电云:齿 痛大好,
只剩轻微症状,问是否需再服药,遂嘱原方继进二剂即可。
二十、喉源性咳嗽。
老婆,喉痒,呛咳不止,喉痒即嗽,喉不痒即不嗽。因
嫌服用中药麻烦且以前病时服中 药效果不佳,遂自购服中西
成药,甚至一天服完一瓶佩夫人也毫无效果,不得已只能要
求再服中 药试试。其症状除见喉痒呛咳不止外,又见喉干、
痰白,喉部自觉有粘痰难以咳出,舌红,便硬,腹胀, 遂试
用二陈汤加味,并用廿四味含咽。方用:陈皮10,法夏15,
茯苓30,杷叶10,桔梗 10,丹参15,牛子10,黄芩10,
桑白皮10,当归15,杏仁15,枳实15,银花10,沙参 10,
生姜3片,甘草5。服用一剂后,效果之好,出乎意料,本
来打算若服药无效后,将加入 防风、蝉衣之类的药物,谁知
效果极好,遂原方更进一剂,竟然好了。老婆也觉得意外,
立马让 我把方子记下来备用,因为这个毛病对于老婆属于老
毛病,经常要拖很久,而且最后常要靠佩夫人才能止 住。
二十一、失眠
老婆,夜间烦躁不眠,舌淡红有齿痕。方用酸枣仁汤
加减。方用:炒枣仁30,茯苓40,法夏20,知母15,当归
15,川芎10,白术15,甘草5 。二剂愈。
余临床治失眠,用此方每用每效。若热盛则加石膏,
若舌红便秘则加生 地、白芍,若咳嗽则加杏仁。酸枣仁汤原
方用茯苓时,用量偏小,临床运用时,枣仁、茯苓之量宜大,< br>效果方佳。又章次公先生也曾谓茯苓治失眠效果极佳,功与
茯神同。
二十二、挂影
家母,自觉眼前挂一漆黑之小蜘蛛,随视线之所转,
且上下左右皆可见到,其始隐忍 未言,十余日后因肩部又见
痹痛,难以上举,随向余提及此事,余乃谓其此病为老人肝
肾亏损、 肝血不足所致,并不难治。以家母素来体丰,内有
痰湿,舌极胖大,且素来胃寒,遂方用自拟六子除影汤 合活
络灵丹、泽泻汤并加法夏、生姜。方用:枸杞15,菟丝子
15,青葙子15,决明子15 ,女贞子15,沙苑子15,桂枝15,
白芍15,北芪30,丹参15,当归15,乳没10,泽泻3 0,
白术15,法夏20,生姜3片。上方服用三剂后,肩痹痛之
症已愈,遂减去乳没,继续服 用。服至第六剂,自觉小蜘蛛
渐变为灰白,服至第九剂,夜间已不再见小蜘蛛,日间则已
是极淡 ,又服三剂,其病遂愈。
挂影一病,多见于老年人,以年老体衰,故多肝肾亏损、
肝 血不足。近数年来,余用自拟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先后
治愈三例,皆为老人。临床运用时,有时也会加 入其它如桑
叶、杭菊、密蒙花之属。 二十三、感冒咳嗽案。
小女,4岁,感冒、发 烧、咳嗽,方用柴胡桂枝汤合白
虎汤加减。柴胡10,黄芩4,桂枝5,白芍5,党参5,法夏
5,生石膏15,生地5,山药10,红枣1枚,生姜1片,甘
草3。一剂愈。
治疗 小孩感冒咳嗽,余最喜用柴胡桂枝汤加减运用,效
果显著,若症见高烧,则合白虎汤;若咳嗽痰多,则合 二陈
汤更加杏仁、莱菔子,痰涎更盛者,则更加龙骨、牡蛎,更
甚者则冲服肉桂末。一般不超过 三剂,病就好了。
二十四,胃痛案。
堂侄,14岁。胃脘疼痛,干噫食臭,时有呕 意,肠鸣便
软,小便黄赤,舌胖大,苔白。此为胃寒肠热与半夏泻心汤
证,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用:法夏20,党参15,干姜5,
黄连3,茯苓20,红枣4枚,炙草5。上方连服5剂,逐剂症轻而愈。
二十五,红眼病案。
本人,红眼,眼内充血,痒涩干痛,连用眼药 膏、眼药
水5天不愈。遂改用中药。方用葛根芩连汤合苓桂术甘汤,
以家中不备黄连,故任缺之 。方用:葛根30,黄芩10,桂
枝10,茯苓30,杭菊10,枸杞10,甘草6。一剂而症大减,< br>二剂愈。
以上三案,均为数年前随手所记。
二十六,感冒咳嗽案之二
家母,秋行暑令,炎热异常,夜间不慎受凉而感冒,
恶寒咳嗽,自服感冒冲剂无效 ,嘱服小柴胡冲剂二包,病稍
瘥,自已要求服中药。以其服小柴胡冲剂而病稍减,且余平
素用柴 胡桂枝汤加减治感冒咳嗽效果显著,视其舌胖大而苔
微黄,知热已化里,又因家母素体肥胖,内蕴痰湿而 寒胃,
故方用柴胡桂枝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方用:柴胡20,黄芩
10,桂枝15,白芍8克 ,党参15,法夏15,茯苓20,白术
15,生姜3片,甘草3。一剂。
敦料上药 一剂后,咳嗽更频,且胸满闷不舒,声嘶不畅,
痰多清稀,遂知其为痰涎雍盛,病重药轻所致。故改用厚 朴
麻黄汤加减。方用:厚朴10,麻黄8,桂枝15,葛根20,
龙骨30,牡蛎30,茯苓3 0,白术15,蒌皮15,法夏15,
杏仁18,甘草3。上方服一剂后,胸舒声扬,症状大减,上方继服二剂而愈。
此为去年之病案,临床治痰涎极盛者,余喜用厚朴麻
黄汤, 效果颇佳,对于胸满闷者,则喜用蒌皮、桂枝等药对,
且减去白芍,效果较好。
玫瑰小镇外挂-1岁宝宝营养餐
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 -汽车总动员国语版下载
ab型血人的性格特点-缩阴丹
腰倍舒-度娘是什么意思
黎耀祥演过的电视剧-截肢女孩
金奥聪-便血的原因
痄腮的症状-依乐韦
仙剑3 38集-贝因美官方网站
本文更新与2020-12-29 05:5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5658.html
-
上一篇:取环的最佳时间和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下一篇:女人吃石榴改善更年期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