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说百度影音-哪家医院治疗痤疮好
薄层色谱对APC各组分的分离与鉴定
前言
背景: 阿司匹林是历史悠 久的解热镇痛药,它诞生于1899年3月6日。早在1853
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 ardt)就用水杨酸与醋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但没能
引起人们的重视;1898年德国化学家菲霍夫 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
关节炎,疗效极好;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 司匹林(Aspirin)。到目
前为止,阿司匹林已应用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 它仍是世界上
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在体
内具有抗血栓的作用,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这与TXA2
生成的减少有关 。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 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
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 纤维素等
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
的 阿司匹林更为长效。
根据文献记载,都说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但这项发明< br>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 阿图尔·艾兴格林的
辛酸故事 发生在1934年至1949年间。1934年,费利克斯·霍夫曼宣称是他本人发明
了阿司匹林。当时 的德国正处在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对犹太人的迫害已经愈演愈烈。
在这种情况下,狂妄的纳粹统治者更 不愿意承认阿司匹林的发明者有犹太人这个事
实,于是便将错就错把发明家的桂冠戴到了费利克斯·霍夫 曼一个人的头上,为他们
的“大日耳曼民族优越论”贴金。纳粹统治者为了堵住阿图尔·艾兴格林的嘴, 还把他关
进了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约在1949年前后,阿图尔·艾兴格林又提出
这个问题,但不久他就去世了。从此这事便石沉大海。 英国医学家、史学家瓦尔特·斯
尼德几经周折 获得德国拜尔公司的特许,查阅了拜尔公司实验室的全部档案,终于以
确凿的事实恢复了这项发明的历史 真面目。他指出:在阿司匹林的发明中,阿图尔·艾
兴格林功不可没。事实是在1897年,费利克斯· 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
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 林的指导下,并
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 剂,其组分为:“每片含阿司匹林(A)220mg、非那西丁
(P)150mg和咖啡因(C)35m g”。
【药理毒理】为一复方解热镇痛药。其中阿司匹林和非那西丁均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能 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恢复体温调节中枢感受神经元的正常反应性
而起退热镇痛作用;阿司 匹林还通过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等的合成起镇痛、抗炎和抗
风湿作用,阿司匹林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咖啡因为中枢神经兴奋药,能兴奋
大脑皮层,提高对外界的感应性,并有收缩脑血管,加强前两药缓解头 痛的效果。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经口LD50为1500mgkg;小鼠经口LD50为1100m gk
g。
研究现状:
本药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
。
■镇痛、解热
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 用于感冒、流感等
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 因治疗。
■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 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
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 症。如已有明显心肌炎,一般
都主张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风湿症状控制之后、停用激素之前,加用本 品治疗,以减少停用
激素后引起的反跳现象。
■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此外,本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
也能缓 解症状
。
■抗血栓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
塞 、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
痛。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
患川崎病的患儿应用阿斯匹林,目的是减少炎症反应和预防血管内血栓的形成
我们该怎么做
: 药品虽能治病,亦能致病,我们应当充分了解药品的用法及用量,以免导致药物中
毒。
正文
结果与讨论
现在我们从市场上买回了复方阿司匹 林,也知道了正品复方阿司匹林的有效成分。
但手上的药品真的是含有上述成分?或者说,手上的药品是 真药还是假药?对此,我
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我们一致认为,可通过层析法将药片 中各组分分离,然后和实验室中制得的较纯的
成分进行比较。因为薄层色谱法(TLC法)较简单,易操 作,故采用此法。因此我们
要进行咖啡因的提取及TLC对APC各组分的分离至两个实验。
一、
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
A.实验目的
1. 通过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掌握一种从天然产物中提取
纯有机物的方法。
⒉ 学习使用索氏提取器的原理和方法。
⒊ 学习升华的基本操作。
B.实验原理
图1 .咖啡因(C)的结构式
1.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碱(即咖啡因)为主,约占1~5%。
2.咖啡因化 学名称: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属黄嘌呤衍生物。弱碱性化合
物,味苦,能溶于氯仿 、水、乙醇中含结晶水时为白色针状结晶,在100℃时失去结
晶水,并开始升华,在120~178℃ 时升华迅速。其分子式为C8H10N4O2。
3.制药工业多用合成方法来制取咖啡因。
本实验是用索氏提取器提取,通过回流,用乙醇提 取出茶叶中的咖啡因,然后蒸馏
去大部分乙醇,最后利用升华得到咖啡因晶体。
C.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 称 性状 分子量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易溶于热水和大多数有
机溶剂,难溶于石油醚。
溶于水,甲醇、乙醚和氯
仿。
咖啡因白色针
caffeine
状结晶
194.20 1.23 238
乙醇
ethyl
alcohol;
ethanol
无色透
明易挥
46.07 0.7893 -117.3 78.4
发和易
燃液体
D.实验步骤
称取、研细 茶叶
①
95%
乙醇
装置
(如图)
加热
回流抽提虹吸完④
停止加热
抽提液
蒸馏
回收乙醇
趁热倒入蒸发皿
取样定性检验⑤
加入生石灰粉⑥蒸气浴蒸干
去水分
剩余液
粉状物
焙炒 ⑦
盖上滤纸和漏斗
(如图)升华⑧
冷却
咖啡因
E.粗产品的纯化流程
F.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称取茶叶粉15g,加入95%乙醇,加热
萃取。
卸下萃取装置,换上蒸馏装置。将大
实验现象
提取液逐渐变成淡淡的青绿色,
烧瓶内的溶液颜色逐渐变深。
提取液进一步浓缩,颜色加深,
备注
使用的装置为索氏提取
器,见附图。
乙醇进行回收。
部分乙醇蒸出,只留大约5ml提取液。 同时有大量乙醇流入接收瓶。
趁热将剩余液倒入蒸发皿,加入生石剩余液变成浆状,再变成块状,灰,边烘边搅拌,烘干成干爽的粉末。 并且有浓浓的茶香。
盖上事先做好的穿孔的滤纸,再盖上 有浓浓的茶香,滤纸孔上结有较温度不要太高,漏斗内壁
不留水分。使用的装置见
附图。
G..产品重量:
0.2g
产率:
0.215*100%=1.33%
塞有棉花的漏斗,观察咖啡因的升华。 多的白色针状晶体。
二. TLC对APC各组分的分离
A.实验目的
1.学习色谱法的概念。
2.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应用。
B.实验原理
利用待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组 分在某一物质(固定相)中的亲和性差异,如吸附性差异、
溶解性等,让混合物溶液(流动相)流经固定 相,使混合物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进
行反复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得以分离。
C.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表
化合物
阿司匹林
非那西丁
咖 啡 因
展开剂:
D.实验步骤
Rf 值
0.81
0.60
0.30
λmax
276
249
273
熔点(℃)
135-138
134-136
234-237
阿司匹林(A)结构式 非那西丁(P)结构式
COOH
OCOCH3
NHCOCH
3
OC
2
H
5
苯∶乙醚∶冰醋 酸∶甲醇 = 120∶60∶18∶1
1.制备咖啡因的样品液及复方阿司匹林的样品液。
2.制备展开剂。
3.点样,展开,显色鉴定。
F.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用毛细吸管粘上一些咖啡因,轻轻接
触吸有少量二氯甲烷溶液的吸管口即< br>可。复方APC药片研细,加同样的试
剂溶解、分液、过滤。
按照比例配好展开剂
点样,置于展开剂中展开,一段时间
后显色鉴定。
实验现象
药品溶解,溶液无色。
备注
咖啡因为自制的。
展开剂带有油状。
用紫外灯照射,层析板上有橘
红色斑点。
展开剂有较大的挥发性。
点样时要注意量度。
G.确定组分
通过Rf 值,从文献中可查到相应化合物的名称,从而可确定相应的组分。
根据所得的实验数据,确定镇痛药APC的成分。
d阿司匹林
2.45
d咖啡因
1.05
dAPC(A)
1.05
dAPC (P)
1.98
dAPC (C)
2.45
D
3.10
单位:cm
Rf咖啡因 = d(C) D=1.053.10=0.34
Rf阿司匹林= d(A) D=2.453.10=0.79
复方APC:
Rf(C)=1.053.10=0.34
Rf(P)=1.983.10=0.64
Rf(A)=2.453.10=0.79
图5.各组分展开结果
通过R f值的比较,可知手上的药物复方阿司匹林含有所要求
成分及剂量,已经符合列表的要求。
结论
通过数据的比较,我们很容易的发现了,复方阿司匹林各组分的R f值与实验室内制得的
较纯的组分的Rf值基本一致,且与列表提供的数据也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可以 断定:我
们手上的复方阿司匹林是正品。
致谢
化学化工学院陈国术 老师及刘天穗老师均参与本论文的指导工作,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
此外,还要对为本论文写作提供帮助 的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诚挚地欢迎各位读者对本论文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汪小兰 《有机化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7月;刘天穗 陈亿新 《有机化
学实验 基础合成实验》广州大学 2009年2月;催学桂 张晓丽 胡清萍 《基础化学实验》
化学工会也出版社 2007年。
附图
仪
器
装
置
图
索氏提
取器②
纸筒③
棉花塞住
孔刺 向上
的滤纸
图2.咖啡因提取装置图
图3.展开装置图
甲硝锉的作用-初生儿拉肚子
可乐加味精的作用-飞鹤奶粉3段
高位截瘫能生孩子吗-冰dk输出宏
电视剧好男当家-祛黄褐斑最好的方法
治疗痤疮医院哪家好-关于总裁的言情小说
苯丙酮酸尿症-2012清宫图
ed2k 你懂的-宝宝吃奶粉拉稀
过敏性紫癜能看好吗-防辐射服的价格
本文更新与2020-12-28 11: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5211.html
-
上一篇:吃避孕药有什么后遗症
下一篇:实训一 薄层色谱法对药片APC各组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