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淘宝网不能正常显示龙雷之火为脏腑内生虚火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2-27 22:41

全脸除皱-如何用白醋美白

2020年12月27日发(作者:【红鲳鱼】红鲳鱼的做法_红鲳鱼是海鱼吗)
李可经验
龙雷之火为脏腑内生虚火,与六淫外邪实火大不相同,有以下5点,可资鉴别:
1.双膝独冷,上下温度如常,独膝盖部其冷如冰;
2.来势晕急跋扈,如迅雷闪电,顷刻生变,外感多渐变,火不归原多突变;
3.随 阴阳盛衰之年节律、日节律演变,天人相应现象最著,如冬至阳生则病,春令阳升
转重,夏至阴生渐缓, 日出病作,日中病甚,日落病缓,入夜自愈;
4.热势轰轰,或由脚底,或由脐下, 上攻头面,外感无此病象,若出现此象,按火不归
原论治,误用苦寒直折则危;
5.不渴尿多,渴喜热饮。
以上为火不归原证治之大略。三叉神经痛必挟雷火,因 巅顶之上唯厥阴可到。肝火暴
虐,在大滋真阴引火归原之中,必佐柔肝宁络之品为妥。全方组成如下:

熟地90克,盐巴戟肉,天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
克,白芍100克,炙草30克,细辛15克,“全虫12只、蜈蚣3条”(研
末冲服)。

脾胃虚弱者,易致滑泄,加姜炭10克,砂仁10克(与熟地拌捣)。
龙 雷之火上奔无制者,加油桂粉1.5克(刮去粗皮研粉,蒸烂小米为丸,药前先吞),引无根
之火降而归 肾,见效尤速
2
头风痼疾与秘方“偏正头风散”
凡百治不效,抱 病终生,至死不愈之头痛,古代谓之“头风痼疾”。史书记载,
三国曹操即因此症,不治而死,或每日定 时发作,或交节病作,或经前必犯,或
由七情过激触发,发则头痛如破,晴胀头眩,呕吐涎沫,昏蒙思睡 ,饮食俱废。
凡此种种,必是“伏邪”作祟。”伏邪”之固,必是患者正气先虚,外淫六邪袭人,
无力鼓邪外透,留而不去。时日既久,由皮毛,经络渐渐深入于脏,湿痰死血筑
成巢穴,深伏不出,遂 成痼疾。治之之法,当理清“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因
势利导,扶止气,开表闭,引伏邪外透则病愈 。
余在1958年,偶得一则民间专治偏上头痛之秘方“偏正头风散”,经临证反< br>复运用,筛选药物,调整主辅药比例,使之恰合上述病理、病机,用治各类各型
头痛痼疾,收到药 到病除之效。而且重订之后,已大大突破了原方的主治范围。
方如下:
(红参 、五灵脂、制首乌、炒白蒺藜)、制川草乌、生石膏、天麻、川芎、白
芷、甘草各12克,细辛、芥穗、 防风、羌活、(辛夷、苍耳子、苍术)、全蝎、(蜈
蚣)、僵蚕、地龙、天南星、制白附子、明雄黄(另 研对入)、乳香、没药各6克(括

1
号内药品为笔者所增)。
上药共研细粉,日服2次,每次3克,饭后、睡前淡茶水调服。本方以人
参、天麻、定风丹(首乌、蒺藜 对药)补元气,生津液,补肝肾、益精血,扶正托
邪于外;川草乌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破沉寒 痼冷,驱逐伏邪外透;芎、
芷、荆、防、羌活、辛夷、苍耳、苍术,芳香透窍,辛散开表,疏风燥湿,开 门
逐盗;天麻、南星、白附,化痰定风;石膏甘寒清热,监制辛热燥烈诸品;雄黄、
苍本,解毒 辟疫;乳香、没约,化瘀定痛;诸虫深入血分,搜剔伏匿之邪;白芷
一味,号称植物麝香,芳香浓烈,善 通诸窍,与川芎之专理头痛者相配,可引诸
药上达头部直入脑窍,破其巢穴。诸药相合,对风、寒、湿、 痰、火瘀多种伏邪,
皆有透发之效。似乎寒温不可同炉,未免驳杂成方。但凡痼疾,必是寒热胶结,湿痰死血深伏血络,正可泛应曲当。又由于本方有通行十二经表里内外之功,故
对暴感外淫六邪或外 风引动内风,全身各部,一切突发性、神经性、眩晕、麻木,
剧烈痛症,1 小时即可止痛。本方性味燥烈,偏于攻邪,故对热病及脏腑内伤所
致头痛则非所宜。
本方主治各症:
1.久年各类型头痛痼疾,血管性、神经性、眼源性、鼻源性、外伤 性脑震荡
后遗症,脑瘤之头痛如破及现代一切机理不明之偏正头痛,2次日,每次3克,
饭后、 睡前淡茶水加蜜调服,当日止痛,1周痊愈。病程10年以上者,20日可
获根治,无一例失败,无一例 复发。
2.面神经麻痹,病发1周内就诊者,日服3次,每次3克,早、午、晚饭后
40分钟,淡茶水调服,10日痊愈。迁延失治5年以上者,以补阳还五汤原方,
加肾四味(枸 杞子、菟丝子酒泡、补骨脂淡盐水炒、仙灵脾)各20克,白芷10克,
煎汤送服散剂,一月可愈。
3.多发性神经炎之肢端麻木疼痛,辨证多属气虚失运,兼夹湿痰死血。服用
本方,中病即止,不可过剂。后以补阳还五汤加肾四味各10~30克,豨莶草30
克,白芥子10克, 炒研,治本,以杜再发。
4.急性风湿热关节剧烈肿痛,以苍术白虎汤(苍术15克 ,生苡仁45克,黄
柏30克,豨莶草50克,饭红豆、生山药、知母、炙草各30克,生石膏250克 ,
赤白芍各45克,下肢加川牛膝30克,煎汤送服散剂3克,3次日,蜜水调服,
10日内可 以痛止肿消。后以豨莶草500克,黄酒拌,九蒸九晒,研粉蜜丸10克
重,日服3次,每次l丸,服完 即获根治,并可避免演化为风心病。
5.急慢性风寒湿痹,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椎 间盘突出急性期,轻症单服散
剂4克,2次日,饭后睡前淡茶水加蜜1匙调服,当日止痛,10日痊愈; 重症,

2
以生芪120克,当归、附子、川乌、防风、黑小豆、老鹳草、豨莶草各 30克,
麻黄先煎去沫15克,细辛20克,桂枝、杭白芍各45克,炙甘草60克,蜂蜜
15 0克,鲜生姜45克,大枣20枚,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
次分服,3小时1次 ,每次调服散剂3~4克,肾虚腰困如折者加肾四味各30克,
约20剂可获根治。
本方与培元固本散(胎盘1具、大三七、血竭、炮甲珠、琥珀、红参、茸片
各30 克)合方,加九制豨莶草,变散为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卓效。
所列汤剂,即仲景 乌头汤之加味改良方,方中增入防风、黑小豆,两倍量
之炙甘草,大剂量蜂蜜、鲜生姜、大枣,更加水文 火煮2小时以上,可有效破坏
乌头剧毒,治病救人而无害。余一生运用此方在万人次以上,从无一例中毒 。仲
景方能治大病,救急痛,愈痼疾,是攻克疑难大症的仙丹妙药。后世由于配伍不
当,煎煮不 遵法度,偶有中毒事故发生,遂使当今中医界畏乌附如蛇蝎,因噎废
食,弃置不用,使仲景起死回生妙方 有绝传之虞。
6.寒凝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之电击样剧痛,以改良乌头汤重用生芪至 240
克,合仲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必须原方折半计量)煎汤送服散剂3~4克,
益气 破瘀破沉寒痼冷,开冰解冻,12小时即可止痛。余治愈本型病人9例,其
中一例患者高兴亮,灵石城关 派出所所长,双下肢血检闭塞性脉管炎,合并心肌
后壁梗死,并发剧烈心绞痛,上方加麝香1克,3次热 黄酒送下,4剂诸症均退,
继服散剂半月,注射毛青冬15盒而愈,今犹健在,已76高龄。
7.中风后遗症之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痿废不用,以本方1料3克,3次
日,淡茶水加蜂蜜l匙凋服。 另备制马钱子粉198克(与本方等量)另包,单服,
以准确掌握剂量。每睡前温开水送下0.6克,1 0日后渐加至0.8克,极量1克。
服后以感觉全身肌肉筋骨紧张有力为验。即以此量为准服用。如出现 强直性痉挛
之苗头,即为过量。勿须惊慌,服凉开水1杯即解,然后调整至适量。服药初期,
医 者应密切观察,以定准有效剂量。服药期间,忌食绿豆及汤。服药10日,停
药5日,以防蓄积中毒。对 本病之康复,大有助益。此法对癫痫亦有效。
余从事中医临床46年,运用本方42 年,经治各类暴发剧烈痛症5千例以
上,服本方4克,2次日,淡茶水加蜜1匙调服,半小时内入睡,2 小时睡醒,
痛即霍然而愈,继服本方3克,2~3次日,多数半月即可极治,病情复杂者,
加服 对症汤剂。勿忘辨证求本,则可攻无不克。曾治1例60岁老妇,晚期溶骨
肉瘤,日夜剧痛,服镇痛片3 0片不能止痛,已卧床1月。从骨病治肾,双补肾
之阴阳以治本。主方用熟地、附子、川乌、黑豆、骨碎 补、胡桃肉、肉苁蓉、肾
四味、龟鳖甲各30克,地骨皮60克,盐巴戟肉、二冬、云苓、狗脊、杜仲、 防

3
风、细辛、干姜各15克,炙草60丸,蜂蜜150克,鲜生姜30克,大枣 12枚,
加冷水2500毫升,文火煮取600毫升,3次分服,每次冲服散剂3克,茸粉、
炮 甲珠各3克,当日痛缓,白天停服镇痛片,3日后痛止起床,可到邻家串门。
经治各类头痛3千例以上, 其中病程10年以上,历经中西诸法无效者,占90%
以上,服用本方,日服2次,每次3克,当日见效 ,7日痊愈者,可占98%,无
一例超过20日者,无一例失败,无一例复发。唯1978年治王庄煤矿 女会计张x
x,25岁,脑瘤术后复发,头痛如破,呕涎沫而肢厥,睛突目糊,口眼斜,右侧
肢体失灵。辨属产后藩篱失固,贼风袭络,三阴寒凝,大气失运,浊痰死血深伏
脑络,予改良乌头汤加吴 茱萸30克,生半夏45克,川芎30克,白芷15克,麝
香1克分冲,引诸药直捣病巢,冲服散剂3克 ,3次日,一剂痛止呕罢,后予散
剂方加守宫、炮甲珠、带子野蜂房、川贝、麝香,以夏枯草1500克 ,依法熬膏
合炼蜜为丸15克重,日服2次,每次1丸,以海藻、甘草各30克,煎浓汁送服,
相反相成,激荡磨积,以加强软坚散结之力,服药75日赴京复查,病灶消失,
恢复工作,现仍健在。
本方经42年临床应用,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方中剧毒药川、草乌,占全
剂 的16.6%,而解毒药甘草、防风、白芷以及反佐监制药石膏则为川、草乌之
两倍。加之服用时间在饭 后、睡前,更以淡茶水送下(茶性苦、甘、凉,最能泻
火清头明目,除烦渴,利小便,可制其燥烈。现代 药理实验证实,茶水中所含鞣
酸蛋白,可使缓慢吸收,迅速排泻。)故绝无中毒之虞,正是本方配伍巧妙 处。
唯方中之雄黄含砷化物,火煅或粉碎过程磨擦发生高热,则成红砒,误见火即可
杀人,故应 单味乳钵另研对入。
近年诊余温课,始在宋代《和剂局方》中查到本方之原始出处, 《局方诸
风门》项下列“追风散”方一则,药18味,与秘方相同,唯缺细辛,且主、辅药
之剂 量各异。明代龚廷贤著《寿世保元》又转引于该书头风门项下,药味相同,
剂量又与局方不同。我50年 代所得秘方,药味、剂量又是一变。可见本方在2
千多年(局方刊行干1078年,所搜集者皆宋代以前 上溯到汉唐时期流传于民间之
验方)的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历代医家治疗头痛及一切暴发性神经痛的成功 经验
与心血结晶,可谓集古今治疗痛症之大成,疗效卓著之奇方。希能引起国家卫生
部、中医药 管理局高层关注,组织科学研究,临床验证,改革剂型。制成高质量
特效中药制剂,为新世纪中医药走向 世界,占领国际市场,为全人类健康做贡献。




4
附子的中毒反应及紧急解毒方法
附子,大辛大热,通行十二经络,为扶阳救逆第一要药。若炮 制、配伍不当,或
煎煮时间不够,可引起中毒,中毒潜伏期为10分钟至3小时,亦有在服药后立
即发生或3天后发生的,其中毒症状表现为:
一、先有唇、手、足麻,之后出现 唇歪、流涎,手、足肌肉痉挛、抽搐,
胸闷,心慌,心悸,头昏,眼花,咽、喉、食管、胃部有烧灼感。
二、 继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烦燥,脉缓慢,神志呆滞,呼吸困难,
血压下降,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
三、 进而出现昏迷,抽搐,呼吸暂停,严重者可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旦发生以上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服药、禁食,在身边无医师救助情况
下, 第一时间拨打120寻求救助。若中毒反应轻,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
如就近能配齐解毒材料,或 为防万一,提前做好解毒准备),可参考以下解毒方
法:
一、冷水冲服生绿豆粉:大人2调羹,约40g,小孩用1调羹,约20g。
二、冷水冲服蜂蜜:大人一次约120g,小孩约40g。
三、 嚼食生白萝卜片:一次约3片,每片约0.5cm厚,亦可根据具体情况
斟酌服用。
四、 冰绿豆沙或凉绿豆沙:一杯,约200ml左右,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斟酌
服用。
五、急煎生甘草水:可温服,大人用甘草60g,小孩用甘草20g。
六、急煎防风、黑豆水,亦可温服,大人用防风30g,小孩用防风15g。
七、 冲 服肉桂粉:轻度中毒者用30克(小孩用10克),入沸水200ml(小
孩70ml),密闭5分钟后 ,1次顿服。重度中毒者,连服3~6次,每次均用肉
桂粉不少于30克

5
服用附子注意事项:
一、 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附子。
二、 煎煮时间:滚水先煎2小时,不可断火,煎附子的水一次要加够,若
水不够,中途只能添加滚开水。
三、 在无医师指导情况下,外感期间不宜食用附子,食用附子期间禁洗冷
水头,冷水澡,忌房事等。
四、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寒凉,油炸辛燥食品。
生是指一切没有做熟的食品,冷是温度低的,或是吃到胃里发凉发胀的食
物。
寒凉是性味偏寒偏凉的食物:比如芥菜,木耳菜,西洋菜,苦瓜,绿豆,
水豆腐,海带,各类海鲜,夏天 冰镇啤酒及冰镇饮料,冰镇水果等……
正常情况下,人适量吃些健康干净的水果、 生菜,是可以承受并没有什么
损害的,但从小被冰淇淋,冰镇饮料灌溉过的脾胃,在不断透支消耗之后, 脾阳
已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再吃生冷寒凉有害无益。所以,在服药期间必须禁忌生
冷。
其他:葱蒜同为荤物,皆动肾气,用之必损肾气,肾气受损之人,多闻之
即呕 ,自当远之。还有白萝卜,虚人一定慎用,泄人正气,补也徒劳。
附子
附子辛热,大毒。反 半夏、瓜蒌、贝母,白蔹。古方以一两一枚者为力全,近时专取大者为
胜。用盐过多,虽一两五六钱,制 熟不及七八钱,且容易腐烂。若欲久藏,须同灶灰入罐中,
置近火处,庶可经久。其性热有毒,必正气、 角少、顶细、脐正者为上,粗顶,有节,多鼠
乳者次之,伤缺偏绉者下。有两岐者名乌喙,此禀气不正专 主大风顽痹。
附子生用则散阴寒,熟用则补真元。生用去皮脐,熟用甘草、童便制。 若欲久藏,一
味甘草浓煎汁煮,汁尽为度。入阳虚补剂,用黄连、甘草制。凡中其毒,生莱菔汁及黄连解
之。近时乌附多产陕西,其质粗、其皮厚、其色白、其肉松、其味易行易过,非若川附之色
黑、 皮薄、肉理紧细,性味之辛而不烈,久而愈辣,峻补命门真火也。
《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痿躄拘挛,腰痛不有行步,破徵坚积聚,血瘕血
疮。
《本经逢原》:附子气味俱厚而辛烈,能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暖脾胃而通噎膈,补命
门而救阳虚,除心 腹腰膝冷痛,开肢体痹湿痿弱,疗伤寒呃逆不止,主督脉脊强而厥,救寒
疝绰号痛欲死,敛痈疽久溃不收 及小儿脾胃慢惊,并须制熟用之。附子为阴证要药,凡伤寒

6
阴证厥逆直中三阴, 及中寒夹阴,虽身热而脉沉细或浮虚无力者,非此不治。或厥冷腹痛,
脉沉细,甚至唇青囊缩者,急须生 附以峻温散之。《本经》治风寒咳逆,当是阴寒呃逆,亥
豕之谬。详《本经》所主诸证,皆阴寒之邪乘虚 客犯所致。其主金疮者,是伤久气血虚寒不
能收敛,非血出不止之金疮也。《别录》又主腰脊风寒,脚气 疼弱,心腹冷痛等病,总取温
经散寒之力耳。
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 之能,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
血药入血分以培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 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
在里之冷湿。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然须并用生者 方得开通经络。若气虚热甚
宜少用熟附,以行参、芪之力。肥人多湿亦宜少加乌附行经。
附子得干姜、炙甘草名四逆汤,主少阴经寒证。得桂枝、甘草、姜、枣名桂枝附子汤,
治风湿相搏,身体 疼烦不能转侧。得白术、甘草、姜、枣名术附汤,治风虚头重眩极。得麻
黄、细辛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 少阴病发热、脉沉。得大黄、芩连名附子泻心汤,治心下痞
而恶寒汗出。得大黄、细辛名大黄附子汤,治 胁下偏痛,发热,脉弦紧。得参、术、苓、芍
名附子汤,治少阴病始得之,背恶寒。得茯苓、白术、芍药 、生姜名真武汤,治少阴病腹痛,
小便不利,四肢疼痛自利。得干姜、葱白名白通汤,治少阴病,利下、 脉微。若厥逆无脉,
干呕而烦,面色赤,加葱白以通阳气,此皆得配合之神妙,能起死回生于反掌间。生 熟各随
本方。
赵嗣真云: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宜生 、宜熟不出此中妙用也。
至于崔氏八味丸用为少阴响导,后世认为补药,误矣。东坦阴盛格阳,面赤目赤 ,烦渴引饮,
脉来七八至,但按之即散者,用干姜附子汤,加人参半斤,服之得汗而愈。
时珍云:阴寒在下,虚阳在上,治之以寒,则阴气愈盛,治之以热,则拒而不纳。热
药冷服,下咽之后, 冷性即消,热性便发,病气随愈,此热因寒用之法也。附子性沉著,温
脾逐寒,乌头性升发,温脾去风。 若寒疾即用附子,风疾即用乌头,二药俱走而不守,故堕
胎为百药长。然妊娠脉弦,发热、胎胀,恶寒, 小便如扇,《金匮》用附子汤发安其胎,此
神圣之妙用也。
若伤寒发热头痛 ,皆除热传三阴而见厥逆脉沉,此厥深热深之候证,必先发热头痛七
八日或十余日后而见厥冷脉沉,此为 阳厥,大便必不泻而闭。及温疫热伏,厥逆与阴虚内热
火郁于内而恶寒者,误用不旋踵告变矣。附子乃退 阴回阳必用之药。近世疑而不用,直待阴
极阳竭而用已迟矣。且夹阴头痛,足冷,上热下寒,阴邪内盛, 阳气外衰,急需人参健脉,
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救之?
附 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以四川江油为道地基点县,夏至前后七天采挖,
除去母根、须根及 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种。
(1)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 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
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 结晶盐粒(盐霜)、
体质变硬为止,习称“盐附子”。

7
(2)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
捞出,水漂,纵切成厚 约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
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 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顺片”。
(3)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 ,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
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 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
附片”。
性状: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
芽痕,周围有 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
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 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剌舌。
黑顺片:为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 宽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
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 向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
味淡。
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厚约0.3cm 。
附子集解:
1.《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
似象而名之。后 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
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 ,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乌头、附子
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
2.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则便溺有节,乌、附是也。
3.《汤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 不至,味辛大热,为
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 之者以
其治逆也。
4.朱震亨:气虚热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参、芪,肥人多湿,亦宜 少加乌、附行经。《衍
义》论附子有五等,同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为用,至哉言矣,然犹未明也。仲景 八味丸以
附子为少阴向导,其补自是地黄为主,后世因以附子为补药误矣。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可致远尔。
5.《伤寒蕴要》: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 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
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 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之
功。近世阴证伤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且 夹阴伤寒,内外
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 救
之。

8
6.虞抟: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 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
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 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
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7.《本草蒙筌》:天雄,其气亲上, 补上焦阳虚;附子,其气亲下,补下焦阳虚;乌头,
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其气轻扬,宜其发四 肢、充皮毛,为治风?之神妙也:乌喙,
其气锋锐,宜其通经络、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抵病所也。
8.《本草纲目》:按《王氏究原方》云,附子性重滞,温脾逐寒;川乌头性轻疏,温脾
去 风;若是寒疾,即用附子;凤疾即用川乌头。一云,凡人中风,不可先用风药及乌、附,
若先用气药,后 用乌、附乃宜也。又凡用乌、附药,并宜冷服者,热因寒用也。盖阴寒在下,
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 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拒格而不纳。热药冷饮,下咽之后,
冷体既消,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不违 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张仲景治寒疝
内结,用蜜煎乌头;《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 ,咽汁;朱丹溪治疝气,用乌头、栀
子,并热因寒用也。乌、附毒药,非危病不可用,而补药中少加引导 甚捷。有人才服钱匕即
发燥不堪,而昔人补剂用为常药,岂古今运气不同耶?荆府都昌王,体瘦而冷,无 他病,日
以附子煎汤饮,兼嚼硫黄,如此数岁。蕲州卫张百户,平生服鹿茸、附子药,至八十余,康健倍常。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理概论也。又《琐碎录》
言滑台风 土极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则地气使然尔。
9.《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 与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
强阴,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 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大能引
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 脉细无神,气虚
无热者所当急用。
10.《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 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
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 ,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
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 殊功。
11.《本草经读》: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本经》云,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寒
邪着 于下焦筋骨也。症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也。考《大观本草》,咳逆邪气
句下有温中金疮四 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
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 湿而病者,无有不宜。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
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 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意也。误药大汗
不止为亡阳,仲景用四逆汤、真武汤等法以迎之。吐利厥 冷为亡阳,仲景用通脉四逆汤、姜
附汤以救之。且太阳之标阳,外呈而发热,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阴而热已 ;少阴之神机病,附
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脉生,周行通达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补虚,合苦淡之苓、芍 而温固。
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 br>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
附子汤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辛燥以祛除风湿也;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
汤,辛润以温补水脏 也;若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加入尿猪胆汁,则取西方秋收之气,保复元
阳,则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9
12.《本草正义》: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 阳之要药,外
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
无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阴用事,汩没真阳,地加于天,仓猝暴症之肢冷肤清,脉微
欲绝 ,或上吐下泻,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为功。而其他寒症之尚可缓缓图功者,则皆宜熟
用较为驯良。惟此 物善腐,市肆中皆是盐制之药,而又浸之水中,去净咸味,实则辛温气味,
既一制于盐之咸,复再制于水 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几于尽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干姜、
吴萸等相助为理,方有功用,独以钱许,其 力甚缓。寿颐尝于临症之余,实地体验,附片二
钱,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应,盖真性久已淘汰, 所存者寡矣。是以苟遇大症,非用
至一、二钱,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钱,非敢孟浪从事,实缘物理之 真,自有非此不可之
势。若用生附,或兼用乌头、草乌,终嫌毒气太烈,非敢操必胜之券矣。
13.《神农本草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
膝 痛,不能行步。
14.《名医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 坚肌骨,
强阴,又堕胎,为百药长。
15.《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 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
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16.《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17.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18.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19.《本草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 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
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 疟瘴气,久病呕哕,
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20.《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21.《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苍术
苍术,《本经》名山蓟,苦辛温 ,无毒,香气特异。产茅山者味甘形瘦多毛,最良。吴郡诸
山者次之。楚中大块辛烈气燥者为下。制用糯 米泔浸,刮去皮,切片,同芝麻炒或麻油炒通
黄,去焦末。或去皮、切片,蜜水拌,饭上蒸用。又白露后 以泔水净,置屋上晒一月,谓之
神术。
《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
《本经逢原》:苍术辛烈,性温而燥,可升可降 ,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而安
太阴,辟时行恶气。因经泔浸炒,故能除上湿发汗,与白术止汗则异 ,腹中窄狭者须之。《本
经》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等证,总取性专开腠,故能发汗而去风寒湿气,祛湿 而去死肌痉

10
疸,下气而肖痰食饮癖。又能总解诸郁,佐以香附快气之药,下气 最速,一升一降则郁散而
气平也。遗精不禁,淋浊不止,腰背酸痛,用以敛脾津,津生于谷气也。同黄柏 为二妙,治
下部湿热痛肿。又苍术一味,麻油制过为末,煮大枣肉为丸,治胁下饮辟。许叔微患饮辟三< br>十年,始因少年夜坐写文,左向伏几,是以饮食多附左边,饮酒止,从左下有声,胁痛食减
嘈杂, 饮酒半杯即止,不数日必呕酸水,暑月左半身绝无汗,服雄、附、矾石、牵牛、遂、
戟等皆无效,自揣秘 有辟囊如水之有窠臼,不盈科不行,乃悉屏诸药,以前丸服三月而疾除。
暑月汗亦周身,灯下能书细字, 皆苍术之力也。然惟素禀肥盛多湿者为宜,若形瘦多火者禁
用。其神术已经露制,转燥为清,用以发散上 部头风痰湿诸证,故治时行头痛,有神术汤,
此得制度之妙也。
苍术为菊科 植物苍术的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药材主
产于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性状:根茎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 直径
1-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玩世不恭留茎基。质坚实,< br>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在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吴茱萸
吴茱萸辛温有小毒,拣去闭口者,否则令人躁闷。拣净以滚汤泡七次,去其浊气
则清香扶胃,而无辛燥之患也。
《本经》: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咳逆寒热。
《本经逢原》:吴 茱萸气味俱厚,阳中之阴,其性好上者以其辛也。又善降
逆气者以味厚也,辛散燥热,而燥入肝行脾。《 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
热,专取辛温散邪之力。又言除温血痹,逐风邪,开腠理者,以风寒温痹 ,靡不
由脾胃而入,辛温开发表里宣通,而无拒闭之患矣。至于定吐止泻,理关格中满,
脚气疝 瘕,制肝燥脾风,厥气上逆,阴寒膈塞,气不得上下,腹胀下痢,及冲脉
为病,逆气里急,并宜苦热以泄 之。东垣云: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者,
非吴茱萸不可治。仲景吴茱萸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 汤,治厥阴病及温脾皆
用之。寇氏言,其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凡病非寒滞者勿服。按:椒性善< br>下,茱萸善上,故服茱萸者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
暴注下重,呕逆吐 酸,肝脾火逆之证,必兼苦寒以降之,如左金丸治肝火痰运嘈
杂最效。小儿痘疮口噤,嚼吴茱萸抹之即开 ,亦取辛散之意。 吴茱萸为芸香科
植物吴茱萸或石虎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别名曲药子、伏辣子、荼 辣、臭泡子。
主产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西。

11
吴茱萸为灌木或小乔木,高2.5~8m。幼枝、叶轴、叶 柄及花序均被黄褐色
长柔毛。羽状复叶对生;小叶5~11,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4cm, 宽
2~6cm,上面疏生毛,下面密被白色长柔毛,有透明腺点。花单性异株,密集
成顶生的圆 锥花序。蓇葖果紫红色,有粗大腺点,每果含种子1粒。花期6~8
月,果期9~10月。
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
梗等杂质。果实类球形或略呈 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MM,表面暗黄绿至褐色,
有多数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裂 隙,基部被茸毛。子房5室,
每室有种子1-2粒。气芳香浓裂,味辛辣而苦。
鉴别:市场上发现有用吴茱萸花冒充者,质轻。还发现用有毒的两面针果
和单面针果冒充者。
两面针果: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果实。
性状鉴别要 点:果实扁球形,单个或2-3个聚合,心皮常开裂露出黑色种子,
果皮外面油点明显,种子扁球形右卵 球形,直径3-4MM。气香,味辛麻舌。
单面针果:为芸香科植物毛两面针的干燥果实。
性状鉴别要点:果实扁球形,常3-4个聚合,心皮开裂,露出种子,种子扁
球形,黑色,直径约 5 mm,气微香,味辛。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行人特性
人 的肝脏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阳木性人,仁德、正直、有主意、能
忍辱、有担当力。阴木性的人, 好抗上、不服人、宁折不屈、好说酸话,做事不
许人驳辩,多不孝,一生多难。好生怒气,怒气伤肝,头 迷眼花,两臂麻木,四
肢无力,胸隔不舒,耳鸣牙痛,中风等病。要想病好,必须拨阴取阳,问主意,< br>以仁德存心,爱人爱物,戒杀。德能养性,行持日久,元性复初。
心脏属火,丙火为阳火, 丁火为阴火。阳火性人,明理、温恭谦让、守礼守
分、不争不贪、举止合度。阴火性人急躁、好争理、喜 夸张、好虚荣、爱面子、

12
贪而无厌,做事虎头蛇尾。有一分阴火,就多一分遮 障,一生多苦。好恨人,恨
人伤心,心热心跳,失眠颠狂,暗哑疔疮。要想好病,问明理,拨阴取阳,以 礼
存心,戒邪淫。礼能养心,行持日久,元神复初。
脾脏属土,戊土为阳土,己土为阴土 。阳土性人,信实、忠厚、宽大、能容
能化、勤俭朴素、笃行道德。阴土性人固执死板、蠢笨蛮横、心小 量窄、疑心特
大,一生多累。好怨人、怨人伤脾,膨闷胀饱,腹痛吐泻,虚弱气短,面黄懒惰。
要想病好,问信实,拨阴取阳,认因果,戒妄语。信能养气,行持日久,元气复
初。
肺脏 属金,庚金为阳金,辛金为阴金。阳金性人有义气、擅交际、豪爽活泼、
敏捷果断。阴金性人残忍嫉妒、 虚伪好辩、巧言令色、笑里藏刀。阴金性人多命
薄,好恼人。恼人伤肺,气喘咳嗽,肺病咯血,各种肺经 疾病。要想病好,问响
亮,拨阴取阳,要有养气,找人好处,戒爱(贪)小,义能养肺,行持日久,元< br>情复初。
肾脏属水,壬水是阳水,癸水是阴水。阳水性人有智慧、性柔和、心灵手巧、擅精艺术、肯低矮就下。阴水性人愚鲁、迟钝、遇事退缩、多忧多虑,一生受气。
好烦人,烦人伤肾 ,腰腿酸痛,遗精淋症,虚痿肾亏,疝气淤结等病。要想好病,
问柔和,拨阴取阳,认不是生智慧水,戒 酒。智能养精,行持日久,元精复初。
佛教戒杀,就是孔子讲的仁字。仁是德,德能养性,是阳木 。真木性人能立,
是德的根,有主意,能忍辱,能受气,不动性(不耍脾气),能立万物。行持久
了,自然养足元性。
佛教戒淫,儒家守礼,礼能养心,神足,是阳火。真火性人能明,是神的根 ,
知礼达时,聪明过人,能化万物,行持久了,自然养足元神。
佛教戒妄,儒家讲信,信 是万善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能保气,是阳
土。真土性人能容能化,是成道的根,知因果,了循环 ,能生万物。行持日久,
自然积足元气。
佛教戒盗,孟子讲义,大义参天,情理足,是阳 金。真金性人果断,是成仙
的根。知人好处,有义气,缘大,遇事迎刃而解,能创万物。行持久了,自然 积
足元情。

13
佛教戒酒,儒家讲智,智能养肾,是阳水。真水性 人柔和,是成圣的根。能
认不是,认不是生智慧水,能养万物,行持久了,自然积足元精。
要想成佛,得严守戒律,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就是佛了。
要想成仙,五气朝元,得照五 行性理,拨阴取阳,实作实行,才能得道。孟子曾
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见于面 ,盎于背,施于四体,四
体不言而喻。”
不明道的人,说信道是迷信,做道德哪有迷信呢?全要躬行实践,才能得着。
**74
五行性识别法
一个人是什么性,可以从形状、面色、声音、行态(即、形、色、声音、行)
几方面来分辨。
木性人,身材细高、双肩高耸;长脸、上宽下窄、瘦而露骨、青筋暴露;走
路高压有声;说话的声音,直 而短,齿音;生气时,面色青而带杀气。
火性人,身体圆胖,体形丰满,柳肩膀;枣核形脸、上尖 中宽、赤红面、肉
多横纹、毛发稀疏;行动急速,走路上身摇摆(蛇行);说话的声音,尖而破,
舌音;生气时,面红耳赤。
土性人,五短身材,土性人有三厚——背厚、唇厚、手背厚。平方脸 ,蒜头
鼻子,面色黄;行动,沉重踏实;说话鼻音重;生气时,面色焦黄。
金性人,身段 苗条、单薄;长方形脸、颧骨高。面色白、眉清目秀、唇薄齿
白;举止轻佻;说话声音宏亮,唇音;生气 时好冷笑,面色煞白。
水性人,体型肥胖;猪肚子形脸,上窄下宽、重下额、面色淡黑。粗眉大眼 、
毛发深黑;行动迟缓,拖泥带水,坐立时均好倚扶;说话声音,慢长而低,喉音;
生气时好哭 ,面色阴黑。
看人的性,先看形,后看色,便知顺逆。
心界五行

14
人心本是至明的,本性也是至灵的,心生邪念,立即迷惑本性,则昏暗矣。
心正神足,光明普照,洞彻十方。
心界的阳木,正直、有良心;阴木性,抗上不服人。心界的阳火 ,谦虚、明
理;阴火,争理、贪名、好高爱好。心界的阳土,诚实、信人、心大意大,能容
能化 ;阴土,多疑、心小量窄、好怨人;心界的阳金,会找人好处,人情圆到;
阴金,好分辨、嫉妒心重、好 恼人;心界的阳水,清静、平和;阴水、忧虑、好
烦人。
心界的阴阳,象太极的阴阳鱼似 的,互为消长。心念邪正,立即印在性海脑
膜上。愚人以为有秘密,那是自欺的想法。人一动念,自性知 道就是天知道,自
心知道就是地知道,“诚于中,形于外。”“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这就是说< br>人人都知道。人心一念之微,天地人三界全知道,所以说,意念一动,浪传十方。
况且人存什么心 ,做什么事,就成为什么性。作善事,就长善性;作恶事,就成
恶性。都是自做自受,一点也怨不着别人 。明白这个真理,就知道人是自己成全
自己升天堂,或自己促使自己下地狱。所以古人说:“与上智之人 谈性,与下愚
之人谈因果”。把心界五行研究明白,总以阳面应事,自然阳长阴消,就是拨阴
取 阳。
人心就是阴阳关。《金刚经》上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
如是降 伏其心。”便是上佛国的道。若不自己降伏自己的邪心,就是下地狱的道
了。我们能时时注意去掉私心, 恢复良心,便能自救救人。才是为天地立心。
身界五行
人的身体是个胎生物,物 与物合,容易染上不良嗜好。人心一正,神通性灵,
指挥肉身,尽忠、尽孝、发扬人性,光大群性,是君 子上达。心邪神迷,一任肉
体纵欲享受,毁灭人性,增加禀性,是小人下达。正邪就在一念之间,克念方 能
致圣。
身界的阳木,端正、能立、建功作德;阴木,身子直硬、傲慢。身界阳火,举止大方、守礼;阴火,拘紧、务外表,做事荒唐。身界的阳土,稳重、实作实
行;阴土,拙笨、死 板。身界的阳金,活泼、灵敏;阴金,轻狂。身界的阳水,
悠闲、儒雅;阴水,懒惰、退缩、邋遢、无力 。

15
人要想成道,身界的行为最要紧。如若放纵,他就无所不为,而且破 坏成性。
不论有什么好东西,一到身上准坏。身上嗜好一多,能累心下地狱。如能非礼勿
动,便 可送人上天堂。会用身子,是成道之具、载道之器;不会用,是造孽的机
器。没有嗜好的人,心能作主。 若是染成嗜好,心就失去主宰能力了。到心中明
知不对,可是管不住自己的肉体,人欲来时,就没法自救 了。所以必须认清,身
子是个胎生物,是幻假不常的,上寿不过三万六千天,叫他累得万劫难逃,实在< br>可惜!所以绝不能叫他做主,只能叫他听命,去立功、立德。
这样把身子降伏住,他才能不 为非作歹。释迦佛讲《金刚经》时,王公大臣
都执弟子礼,他为什么还托钵入舍卫城乞食呢?就是教育后 代弟子不敢叫身子享
福染成习性。身上有多大的习性,就是有多大的孽。善人把身子舍了,冻死也不为身体作打算,这才成的道。
五行相生
五行,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字 代表来说的。男子法天道运行,是木
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为顺行。女子法地道运行, 以逆为顺,
木行水,水行金、金行土、土行火、火行木。
人的内五脏,肝属木、心属火、 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内五行相生由火
起,心属火,心火下降,心中坦坦然,象太阳普照万物,地气 上升与天气相合,
这是火生土;土的阳气上升为津液,能滋润肺金,是土生金;肺气清,气血变成
阳水,阳水是肾水,这是金生水;肾水充满,元精积足,肝气舒畅,是水生木;
木得水润,肝气平和, 自然心火下降,是木生火。五行圆转,自然百病不生。
归到家庭五行,上孝父母是木生火;立身行 道,光宗耀祖是火生土;为子孙
培德,是土生金;听从母亲的话,殷勤工作,是金生水;母亲爱护长子, 是水生
木。五行圆转,家道必昌。归到社会上,做事守本分、尽职责,天命必长,是木
生火;尊 重长上、服从指导,是火生土;立住信用,办事通畅,是土生金;立身
行道,培育人才,是金生水;智慧 增长,作事胜任愉快,是水生木。五行贪生忘
克,则心平气和,五行自然顺行。心性平静,不被事物动摇 ,才是顶天立地,替
天行道的人。
男子若是木性人,有真主意,爱人爱物,做事从容中道 ,不着急、不上火,
这是仁德木,生出明理火,第一步顺运;再能明理达时,虚怀若谷,虚心的人,
16
事情做坏,会反省己过,不去抱怨别人,所以说,“明理不怨人”,能原谅人,信
人不疑,这是明理火,生出信实土来,走上第二步顺运;阳土性人,厚道,宽宏
大量,遇事能找 人好处,有义气,准有人缘,这是信实土生出响亮金来,第三步
顺运;金性人义气大,人情圆,遇事做错 ,自己认不是圆情,认不是生智慧水,
这是响亮金生出智慧水来,第四步顺运;水性人有智慧,性柔和, 和人合众,博
施济众,同情人,爱护人,这是智慧水又生出仁德木来,是第五步顺运。
人走两步顺运主富,三步顺运主贵,四步顺运为贤,五步顺运为圣。
女子以男子逆运为顺运。水是 木的母,所以水性女子,有真主意,爱人爱物,
柔顺待人,有理不争,有错自己认,是率到真水上去了, 木得水的滋润,这叫归
根认母,是第一步顺运;真水性人,性情柔和,能认不是,有智慧,准能找人的< br>好处,有义气,是水行到金上,第二步顺运;金性人,人情圆,有义气,遇事能
委曲求全,宽宏大 量,象土地能载万物,承万污,这是行到真土上,是第三步顺
运;土性人厚道、宽宏,遇事失败不怨人, 不怨人是真明理,自能守礼守分,这
是行到真火上,第四步顺运;人能安分守礼,自然不被外物所引诱, 才有真主意,
这是行到木上,第五步顺运。五行就圆转,内不伤己,外不伤人,是真仁德。
五行相克
人的天然本性,本来有生无克。一落后天,被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就走上
克运 和逆运。现在研究五行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则发旺,克就受伤。
怎样是木克土呢?阴木性人,自是、不服人,我见太深,更好抗上,又直又
硬,出言顶撞, 亏孝道。所以说:“木克土,不孝祖,先去母。”在本身上讲,阴
木性人好动气,土性又死板固执,将怨 气闷在心里,脾经受伤,消化不良。所以
说“木克土,胃发堵。”对伦常说,轻则把父母克病,重则克死 。就是小孩犯木克
土,也看得出来,从小就不听父母的话,打死也不肯挪地方。这种性子的小孩,
多缺爹少娘,本身也会患胃病。这全是木克土的毛病。要想变克为生,也容易。
平素心存孝念,遇事才 有主意,不越礼犯分,自然不耍脾气,就明理了。木去生
火,便贪生忘克了。要是女子犯木克土,要往水 上行,认不是生出智慧水来,便
木行水了。

17
怎样叫土克水呢? 阴土性人,固执死板,心狭量小,遇事看不开,好生闷气。
水土合泥,分不清是非。心里没缝儿,忧虑发 烦,脸色黄里透黑,精神萎靡不振,
烦人伤肾,亏损元精。对伦常上,少年克母,中年克妻,子女不旺, 环境不顺,
这是土克水的毛病。若想不克,心里要存家人的好处,遇事不随心,想起平素的
好处 ,就能用大义包涵过去了。这样行久了,生出金来,就走顺运。女子要向火
上行,能真明理,自然不烦人 了。象阴土被太阳一晒,自然温暖松疏了。
怎样叫水克火呢?阴水性人,愚鲁不达,心眼慢,欲进 又退,还想要好,外
表柔和,心里急躁,面色黑红发暗,心经受伤,心神不稳,心热、心跳、患心脏病。在伦常上,幼年克父,女子中年克夫。要想不克,得认不是,时间长了生出
智慧水来,遇事就有 主意了。水去生木,贪生忘克,就顺过来了。女子要找人好
处,水向金上行,就活泼响亮了。
怎样叫火克金呢?阴火性人,又急又躁,好争理,主贪,爱出风头,什么事
都有他,好说人短处,就是火 去克金,面色白里透红,肺经受伤,容易得肺病,
常感冒,咳嗽。家里伤财、克子女。所以说:“火克金 ,爱操心,不丧钱财伤子
孙。”要想不克,得学宽宏大量,相信别人,火去生土,就不克了。女子要有主
意,不去贪争,生出爱人爱物的心来,火去行木,就不克了。
怎样是金克木呢?阴金性人 ,好说人阴私,讦人缺点,暗箭伤人,说话刺激
人,自鸣得意。遭人反击,又不服气,内心中分辩不已, 来回“拉锯”,就是金去
克木。面色青里带白,肝经受伤,肝气不舒,易患肝病。对伦常中人,克弟兄,
多灾多难。能认不是,金去生水,自然不克了。女子要往土上行,学宽厚容人,
就是金行土了。
如能应克不克,应逆不逆,内则身体健康,外则逢凶化吉,这是人定胜天的
妙法。
五行逆运
五行顺则吉,逆则凶。若是男走女运,女行男运,便是逆运。人是什么性,
就有什么命,是丝毫不错的。若想逢凶化吉,就得会率性。所以说应克不克是神,
应逆不逆是仙 。首先研究五行性,是怎么走逆的?

18
男子若是阴木性,没有主意,遇事 退缩,看什么都不对,心里发烦,这是木
逆水,第一步逆运。这种人总是面带愁容,优柔寡断,当做的不 做,令人着急,
所以木逆水的人克妻。既无能力做事,还不说正经话,遇事分斤拨两,一点亏也
不肯吃,便令人看不起他,这是水又逆金,两步逆运。阴金性人,好分辩,疑心
大,信不着人,做错了事 嫁祸与人。金又逆土,三步逆运。阴土性人,固执死板,
又不信人,好往外怨,还自以为不错,愿意叫人 说好,这是又逆到火上,四步逆
运。阴火性人,好高爱好,又争又贪,不肯安分,瞧不起人,自是心强, 目无法
纪,心无天理,怒气一生,横眉竖目,凶神一般,杀人放火,毫不畏惧,这是阴
火逆到阴 木上,五步逆运。一步逆运主贫,两步逆运主贱,三步逆运是鬼,四步
逆运是妖,五步逆运是混世魔王。
女子以柔和为本,才能养育万物,要是木性女子,性情刚强,看不起人,又
好出风头,好争 好贪,嫌男人没用,抢权主事,女夺男位,轻则男人远走他乡,
重则把男人克死。所以女子木火性,多守 寡,是一步逆运。阴火性女子,说话张
狂,不明理,又好挑理,好欺压人,不顺心就怨东怨西,是走到阴 土性上了,第
二步逆运。阴土性人,不信人,再好说假话,轻狂卖俏,寡廉鲜耻,这是土行金,
三步逆运。阴金性女子,好吃懒做,入于下流,为非做歹,走到阴水上,四步逆
运。再胆大妄为,天不怕 、地不怕,母老虎一般,这是水行木,五步逆运。
语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存什么,身做什 么,性子也就变成什么样。
妖魔鬼怪,圣贤仙佛,全凭自己选择,活着是什么,死后就成什么。可惜人只 顾
向外去看别人的是非,不知向内省察自己的心性。岂知存什么心,做什么事,就
成个什么性。 正住心,自然走上光明正道
五行圆转
五行在运用,运用好了便能超出气数。这是后 天返先天的窍妙。全靠自己存
心,支配口、眼、耳、鼻、舌不染嗜好,把住自身的贼门。若不从身上入手 ,一
旦染成习性,便连累得意念歪曲。肉体添一分嗜好,心房加一分气禀,便遮蔽一
分良知,丧 失一分良能。种上烦恼的种子,容易耍脾气。内伤身体,外伤人缘,
苦恼无边。若想根绝这种毛病,就得 以天性为主,好好运用五行。
五行性的根本是木,木主元性,木性属仁。爱人爱物,敬人明理,明 理是阳
火。这就是木生火。敬爱人的人,必真诚,真诚是阳土。火又生出土来。土主信

19
实,厚德载物,对人准有义气,大义为金,这是土又生金。仁、礼、信、义,行
到圆满,智慧内生,金又生出水来了。仁是统四端,兼万善的。把仁、义、礼、
智、信行真,自然五行圆 转,不能圆转是由于禀性作崇。阴木性人不服人;阴火
性人目中无人;阴土性人有己无人;阴金性人,好 捉弄人;阴水性人,讨厌一切
人。五行走阴了,怒、恨、怨、恼、烦用事,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一旦得 势,
不顾双亲。为求新欢,遗弃妻子。对弟兄玩手腕,对朋友打主意。不论任何亲人,
不随己意 ,就生仇恨心,讲报复,动武力,杀害泄愤。所以要想变化气质,必须
先去习性。人有身子,就有嗜欲。 所以告子说:“食色,性也。”不过不可过分。
先工作,后享福,抱定忠恕的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不至于染上过度的嗜
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精神气力换来的钱,用着才心安。例如,有钱的人,
想进餐厅,一想父母还没有吃,便买些食物回家,既孝亲又全家享受。由近及远,
能孝亲的人, 也能爱人。能行“仁”是德,怒气自然不生,阴木性就化了。看见别
人的女人,爱慕时,回想一下,假如 别人要爱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心里不愿意,
即不可胡思乱想,就明理了。明理才能守分,夫妇和,上孝老 人,下生贵子,才
能享受着家庭的幸福。礼能养心,恨气自然不生,阴火性便化了。遇别人做错事,一想谁不愿意把事做好呢?一定事出有因,就能原谅人,生出信实土。信能养气,
不怨人,阴土性就 化了。亲友对不住自己,想向他说理,一想人非圣贤,孰能无
过,他不仁,我有义,大义包涵,义气大, 不恼人,阴金性就化了。自己讨厌别
人时,回想必是自己的性子不好,处事哪能全随我意呢?认不是生智 慧水,智能
养精,烦水自消,阴水性就化了。所以心存伦常道,是化性的无上妙法。自能持
其志 ,勿暴其气。
讲五行性,要反躬自问。
木性人问自己有仁德心没有?有我见没有? 好不服人不好?看人毛病不
看?如果不服人,专看人的缺点,就容易动怒气,怒气就伤肝。火性人自问明 理
没有?有没有贪、争的心?着不着急?上不上火?为了虚荣、面子着急,上火就
要恨人,恨人 就伤心。土性人自问,有信实没有?有没有疑心病?度量大不大?
量小就好怨人,怨人就伤脾。金性人自 问,有义气没有?是不是好分斤拨两地计
较?是否好说假话?对人好计较好虚伪,笑在面上,恼在心里, 恼人就伤肺。水
性人自问,有智慧没有?能否认不是?是否好烦人?烦人就伤肾。
常自反省,有毛病,赶快去掉。

20
认不是生智慧水,找好处生响亮金,不 抱屈能生明理火,不后悔能养仁德木,
不怨人生出信实土。能时时认自己的不是,处处找别人的好处,不 抱屈、不后悔、
不怨人,阳长阴消,禀性自然化了。所以善人说“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闭
上地狱门。”又说:“古人修道,今人不用修,只把性里的五毒——怒、恨、怨、
恼、烦去掉,就成了。 你们听我说翻世界,以为我说大话,其实大事要小办,人
是世界的根,人人都能这样翻过来,世界还不自 然清平了吗?”



家庭五行定位
在家庭 中,祖父母居中央属土位。土主元气。要常提家人的好处是打气,如
果老不舍心,好挑剔家人的毛病,便 是泄气。父居南方火位,执掌家事,公正无
私,循礼守分。家人有不明理的,自己要认不是,怪自己没能 教他明理,不怨别
人。象太阳似的普照全家。遇到环境不好,要说自己无能,对不起一家老小。若
是家长定不住位,一遇失意的事,不是打孩子,就是骂媳妇,火去克金,便伤情
了, 准有病人。
母亲居北方水位,得承当全家人的不是,免得家人不和,容易出事。
长子居东方木位,得能立,欢喜劳作,赚钱养活全家, 并以身作则,家里人
有不会做的事,便要怨自己,不可抱屈,抱屈伤心。
其他子女属西方 金位,金主元情,心里要存全家人的好处,遇事说好话,化
解事端。若是传闲话,就伤感情,主败家。
做家长的主全家的命,如果定不住位,境遇不顺,打骂孩子、媳妇,火去克金,
金位人敢怒而不 敢言,便抱怨他老大,说:“因为你无能,才使我们受气,这日
子过不了啦!”金去克木。木位人不肯自 己承认立不起来,反怨老人没留下财产,
自己累死也没用,向祖父发牢骚,这是木去克土。老人吃不消, 怪儿媳妇没生好
儿子,没大没小,找起我老人家的毛病来了!土去克水。主妇没处泄愤,便对家
长说:“看你的死爹,横不讲理,老看不起我们这家人。”水又去克火,必定败家。

21
家道五行,要怎样才能相生呢?
做家长的人(火位)常向妻子儿女,讲祖先的德性, 老人(土位)的好处,
是火生土。做祖父母的,不要管事,愿意做就做点,不愿动就领孙子孙女(金位)
玩耍,讲故事,教导他们尽孝,告诉他们父母的好处,是土生金。小孩们玩得高
兴,做母亲的心 里愉快,这是金去生水。主妇精神愉快,便尽心料理家务,注意
做活的人(水位)的吃喝一切,是水去生 木。做活(工)的人,得到安慰,更加
尽心做工,不用家长操心,这是木生火。家里一团和气,家自然就 齐了。
五行扩充起来无处不是,父母老年(六十岁以上)属冬季居土位,没到冬季,
父居 火位,母居水位,以在世的祖父母,或去世的先人居土位。兄居木位,弟、
妹、嫂嫂等居金位。土位人要 如如不动,金位人要会圆情。譬如说:哥哥吩咐做
一件事,父亲又叫做另外的事,都要立刻答应,然后酌 量哪件事该先做,若是父
亲叫做的事应该先做,就要对哥哥说明原委再去做,情就圆了。水位人要能兜不
是,对于家中杂物、柴米油盐以及人来人往都要留意,若是出了错,水位人就要
兜过来说是怨我 呢。木位人主能立,若是家里有不会做的活计,木位人就该说怨
我呢。火位人要明理,平素到亲友家去, 不是为人情,是为了寻理,和亲友研究
办事的道,求明白了,讲给家人听。家里人有不明理的,火位人就 应该说怨我呢。
这是人人应存的家道五行。
父子兄弟地位不同,按照五行来说,父居火位 主明理,不论子女怎样不好,
只可领教,不可打骂,才算明理。若是子女始终不好,也只能用自责的办法 。兄
居本位尚仁,弟居金位尚义。不论兄长叫做什么,也不可以有丝毫抱怨才算有义
气。如果弟 弟不好,哥哥只有怜爱,象父亲对子女那样,才算是仁。老人属土位
主安静,不可瞎操心多管闲事。能这 样就是性随命转,可说是“率性之谓道”了。


22

毛发种植技术-千足金和足金的区别


幼儿寻麻疹-四十岁女人保养卵巢


-严重失眠怎么办


烂货我捏烂你的奶-脐带绕颈两周


吃减肥药好不好-天津妇科医院哪家好


经期不能吃的药-疯狂猜歌四字歌名


月经量少吃什么调理-美国丽人剧情


恶性淋巴瘤早期症状-尖锐湿疣治疗方法



本文更新与2020-12-27 22: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4874.html

龙雷之火为脏腑内生虚火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