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三好男人十一种疫苗说明书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2-26 06:48

幸福是什么 猫吃鱼-跳蚤咬的症状图片

2020年12月26日发(作者:小孩高烧不退怎么办)


卡介苗的使用说明书
【药物别名】结核活菌苗,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BCG、e 。

【分子式成分】本品是由Leon Calmette和Camile Guerin首创,今是用卡介菌种在综
合培养液中培养后,收集菌膜,混悬于适宜的灭菌的保护液内,经冷冻干燥制成。所得到的
活菌 制剂,具有产生抗体、增强 免疫力、诱导γ-干扰素产生的作用。冻干菌苗活菌数每毫
克应在100万 以上,皮内注射用稀释后,每1mL含0.5-1mg。
【制剂规格】粉针剂:0.5mg~ 0.75mg菌体。本品冻干粉针剂为乳白色疏松固体或粉末,
加入1mL注射用水应于2分钟内完全溶 解为均匀混悬液,残余 水分不应超过3%。冻干卡介苗
注射剂 10人份支。贮法: 保存在2-8℃暗处。效期:1年。卡介苗口服混悬液 10mg:1mL。
口服用卡介苗 1mL:50mg。划痕用卡介苗 (1)0.5mL:37.5mg (2)1mL:75mg。皮内注射用
卡介苗 (1)1mL:0.5mg (2)1mL:0.75mg (3)2mL:1.5mg。本品注射液为乳白色混悬液,
pH值6.8 -7.6,放置后菌体下沉,经轻摇能均匀分散。
【药理毒理】 结核菌是细胞内寄生菌,因 此人体抗结核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接种卡介苗是用无毒卡介菌(结核菌)人工接种进行初次感 染,经过巨噬细胞的加工处理,
将其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使T细胞分化增殖,形成致敏淋巴 细胞,当机体再遇到
结核菌感染时,巨噬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迅速被激活,执行免疫功能,引 起特异性 免疫反
应。释放淋巴因子是致敏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之一,其中趋化因子(MCF)能吸引巨噬细胞及中性多核白细胞,使其趋向抗原物质与致敏淋巴细胞相 互作用的部位移动,巨噬细胞抑制
因子(M IF)能抑制进入炎症区的巨噬细胞和中性多核白细胞的移动,使它们停留在炎症或
病原体聚集的部位, 利于发挥作用。 MIF可使巨噬细胞发生粘着,并使吞噬反应显着增加。
巨噬细胞激活因子(MAF) 主要作用是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与消化能力,并加强巨噬细胞对
抗原进行处理 的能力,从而提高抗原的 免疫原性作用。因此在结核菌侵犯的部位,出现巨
噬细胞的凝聚,大量吞噬结核菌。在分枝杆菌生长抑制 因子的作用下,还能抑制细胞内的
结核菌生长,及至消化,最后消灭,形成结核的特异性免疫。在卡介 苗进入机体后,引起特
异性免疫反应的同时,还产生了比较广泛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这与T细 胞产生的淋巴因
子,T细胞本身的直接杀伤作用及体液免疫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药 动 学】接种后4-8周才产生免疫力,免疫可维持3-4年。
【适 应 证】:
1. 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及用5IUPPD(PPD为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或5IU稀释旧结
核菌素试 验阴性的儿童(PPD或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后48-72小 时,局部硬结在5mm以下者为
阴性),皮内接种以预防结核病。
2. 现用于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或在肺癌、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根治性手术或化疗
后作为辅助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3. 死卡介苗还用于预防小儿感冒、治疗小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以及防治成人慢性气管炎。
【不良反应】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接种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严重者宜采取适当治疗处 理。
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
(1) 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 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 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皮内注射者反应
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 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 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 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
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相互作用】
1.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来氟米特、西罗莫司、他克莫司等) :免疫抑制剂将导致
免疫力降低,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后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
2. 糖皮质激素:按常规,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每日用量超过10mg强的松或等量的其它
糖皮质激素 ,连续2周以上)致免疫力抑制患者,不应接受减毒疫苗免疫。大 量类固醇所致
的免疫抑制会产生对减毒疫苗的不完全应答反应。但糖皮质激素低- 中剂量,短期(小于14
天)全身使用;局部使用;或低-中剂量,短效糖皮质激 素长期替代治疗及关 节内、囊内、
跟腱糖皮质激素注射不应视为疫苗接种的禁忌。替代疗法中类固醇剂量,诸如治疗阿迪森病 ,
对免疫无抑制作用。
3. 茶碱:卡介苗接种能显着提高茶碱平均血浆半衰期。大 多数患者会经历一个短暂和
轻微的血浆茶碱水平上升期。
【用法用量】 上臂三角肌外侧皮内注射0.1ml。 儿童皮内注射
【给药说明】
1. 本菌苗严禁皮下或肌内注射。
2. 卡介苗接种时不可使用同一注射器,避免肝炎传染率增高。安瓿有裂纹或过期失效
者不可使用。
3. 与其它疫苗同时使用时应不在同侧注射。
4. 本菌苗接种后还要和 结核病人隔离2个月,以免在这期间受到传染。2-3月后再作结
核菌素试验,阳性的表示接种成功,阴 性的应再补种。以后每3-4年复种一次,复种前也应
先作结核菌素试验。
5. 对 化疗后免疫力降低患者施以活菌免疫接种将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化疗停止
及接受活疫苗接种之间的 间隔期至少为3个月。
6. 若注射后出现疤痕,在处理时切忌手术切除,可采用局部封闭疗 法,将醋酸氢化可
的松12.5mg、异烟肼100-300mg、0.5%普鲁卡因溶液适量,充 分 混合后用消毒注射器将混合
液作局部注射,每周2次,连续10次后,停2周,再继续注射,直至疤痕疙 瘩变平为止。
7. 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 %龙胆紫涂抹
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结痂;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 可用
灭菌注射器抽脓;如已穿孔可用10%磺胺软膏或20%对氨基柳酸软膏处理。
8. 使用时制品应注意避光,活菌苗用时不得日光曝晒。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9. 皮内免疫注射时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则会引起严重深部脓肿,长期 不愈。注射剂
量过高可致接种处脓肿或淋巴结炎,应遵循推荐剂量。
10. 接种对象必须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菌苗批号及亚批号、制造单位和
接种日期。
11. 制备本品者应戴手套、口罩,穿隔离衣。盛装过疫苗的容器、注射器及其它物品不
得用作其它注 射,以防产生化脓反应。丢弃前应消毒处理。
12. 冻干注射剂菌苗稀释方法:用灭菌的1 mL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带的稀释液按要求量精
确吸至冻干卡介苗安瓿中,放置1分钟后摇动安瓿使之溶化 ,用注射器来回抽取 数次,使之
充分混匀。每支安瓿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注意事项】
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脑等疾病、极度营养不良、湿疹及其它 皮肤病、HIV感染
者不予接种。使用前须先作结核菌素皮试,呈阴性者方可接种。
禁忌症
(1) 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湿疹或皮肤病患者。
(2) 急 性疾病、烧伤患者、疾病恢复期(疾病结束及健康恢复之间)、近期接种天花疫苗、
泌尿道感染患者。( 国外资料)
(3) 由于使用下列药物或治疗而致免疫应答抑制:烷化剂、抗代谢药、放射治疗、类固醇。
(国外资料)
(4) 由于下列疾病导致免疫应答降低:全身恶性肿瘤、HIV感染、γ干扰素受体缺陷、白
血病、淋巴瘤。(国外资料)
(5) 由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或未知病因的发热不得使用卡介苗。(国外资料)
(6) 免疫力降低的婴儿或儿童。(国外资料)
慎用
(1) 结核菌素反应强阳性的患者慎用。
(2) 哮喘患者。免疫原性物质可引起哮喘发作或过敏反应。
脊灰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脊髓灰质炎
(Poliom 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脊髓灰质前角
的灰、白质部 分,对灰质造成永久损害,使这些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肢体弛缓性麻痹。
好发于婴幼儿,故又称小 儿麻痹症。本病可防难治,一旦引起肢体麻痹易成为终生残疾,甚
至危及生命。
疫苗简介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 后而引起的
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部分小孩得病后可以自行痊愈,但多数小孩患病后
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结果引起终身残疾,多为跛行甚至根本不能站立、行走。
目前对这种 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脊髓灰质
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 ,现在有两种疫苗可以使用,一种是我国目前正
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 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
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名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是一种用死病毒 制成的疫
苗。
研究历史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成功地研制了脊灰疫苗以后, 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
的控制,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人类已经看到根除这种疾病的机 会。世
界卫生组织消灭脊髓灰质炎项目负责人大卫·海曼表示:“在我们看来,在预定期限内
消 灭这一疾病是现实可行的。”然而,由于贫困和战争等诸多问题,脊髓灰质炎疫苗
接种工作在一些地区经 常受到干扰,甚至出现病毒死灰复燃的情况。历史上最著名的
一位脊髓灰质炎病人莫过于富兰克林·罗斯 福。1921年的夏天,他在一次游 泳之后染
上了脊髓灰质炎,最终造成了下肢瘫痪。1938年罗斯 福建立了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
用于救治脊髓灰质炎患者,并促进疫苗的研制。在基金会的扶持下,J onas Salk医生
用了近9年的时间,于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疫苗,这 是继天花
疫苗、白喉疫苗和流感疫苗后,疫苗研究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
苗 (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Jonas Salk也在自己、妻子和孩
子身上 进行了接种实验,结果他们体内出现了相应的抗体,并且没有患上脊髓灰质炎。
这种疫苗保护儿童免受脊 髓灰质炎侵害的有效率在80%到90%左右。随后的很长的一段
时间,这种疫苗成为了对脊髓灰质炎标 准的预防手段。 IPV疫苗效果很好,但还不
是足够好,它还不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在20世纪5 0年代,辛辛那提大学的Albert
Sabin同样也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疫苗的研究。与IPV不同,Albert < br>Sabin把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猴子的肾脏细胞、Vero细胞及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中一代
又一 代的培养,直到筛选出致病力较弱的毒株。得到的疫苗称为口服(减毒)脊髓灰
质炎疫苗(OPV)。这 种疫苗取得了巨大成功,Albert Sabin的研究小组也因此获得了
1965年诺贝尔医学奖。 2005年,全球范围内有6个国家存在脊灰野病毒的流行,其中
与中国接壤的有3个。而且印度尼西亚 、也门等一些已经消灭脊灰的国家相继发生了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输入性脊灰野病毒传播,造成局部地区脊灰重新暴发流行。自2004年以来此类输 入事
件已在全球18个无脊灰国家重演。一旦条件适宜,脊灰野病毒仍可能卷土重来。
2 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中国
已达到无脊髓灰质 炎目标。但周边国家仍然存在不少脊灰野毒株病例。中国局部地区
由于免疫规划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我国继2004年贵州省发生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VDPV)循环事件,2005年在安徽又发现VDP V。而三个存在野毒株的邻国对中国也构
成输入性威胁,因此我国的维持无脊灰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目前 中国的脊灰疫苗已列
入儿童免疫程序,儿童免费接种。于195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个成功的脊髓灰质炎 疫苗,
这种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这种疫苗
是一种灭活疫苗(IPV),即把病毒杀死后制备成注射使用的疫苗。1955年美国引入脊
髓灰质炎( 脊灰)灭活疫苗(IPV)并广泛应用,在20世纪50年代,口服脊灰疫苗(OPV)
研制成功,与I PV不同,Albert Sabin把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猴子的肾脏细胞、Vero
细胞及人二倍体成 纤维细胞中一代又一代的培养,直到筛选出致病力较弱的毒株。得
到的疫苗称为口服(减毒)脊髓灰质炎 疫苗(OPV)。目前广泛使用口服(减毒)脊髓
灰质炎疫苗(OPV)。
组成性状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采用脊髓灰质炎I、Ⅱ、Ⅲ型减毒株分别接种于人二倍
体细胞培养 制成的三价疫苗糖丸,
疫苗规格
本品剂型为糖丸,每人用剂量为lg重糖丸1粒,所含活病毒总量为5.95 Lg TCID50
(或PFU),其中I型为5.8 LgTCID50(或PFU)、Ⅱ型为4.8Lg TCID50(或PFU)、Ⅲ
型为5.3Lg TCID50(或PFU)。
用法用量
口服糖丸剂:婴儿一般于第2、4、6月龄时各服一丸。1.5岁~2岁,4岁和7岁时
再 各服1丸(直接含服或以凉开水溶化后服用)。口服液体疫苗:初期免疫3剂,从出
生第2个月开始,每 次2滴,间隔4周~6周,于4岁或入学前加强免疫1次,可直接滴于
婴儿口中或滴于饼干上服下。
影响因素
3次服苗后,保护率可达90%以上。血清中3型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 同时抗体
可阻止野病毒在肠道生存。腹泻、冷链保存情况均为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
注意事项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若有发热、体质异常虚弱、严重佝偻病、活动性结核及其他严重病疾以及1周内
每日腹泻4次者均应暂缓服用。HIV感染、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白血病、广
泛性恶 性病变以及其他免疫缺陷者(如服用皮质激素、抗癌药、免疫抑制药或接受辐
射等)均属禁忌。1、此种 疫苗只能口服,不能注射,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2、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 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
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 得用热开水)中服
用。较大儿童可直接吞服。3、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 br>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4、如果在服用时出现
呕吐应重服 。5、服用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仅见少数轻微胃肠道症状。6、高烧、免疫
能力受损、正使用肾上腺皮质 激素或抗癌药物治疗者不宜服用脊髓杰质炎疫苗。7、
对有禁忌症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毫升千克 体重,每天1次,连续2~3天。8、一
旦发病,应及时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站,做好疫点 消毒,密切接触者医
学观察20天,对未服过疫苗或服疫苗不全者应立即补服。
不良反应
可出现发热、头痛、腹泻等,偶有皮疹,2~3天后自行痊愈。极少数发生的严重
不良反应 为疫苗相关性麻痹病。
疫苗储运
OPV对热敏感,应在低温条件下储运。-20℃以 下有效期为2年;2~8℃有效期1年
(疫苗包装标签只能规定一种保存温度及有效期)。
预防措施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一)自动免疫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
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
者也十 分安全。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
果。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 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
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 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
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减 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目前应用 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
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 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
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 灭入侵
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
获得 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
20℃保存10天 ,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
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 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
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 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 兰色)、
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 br>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
不易漏 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
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 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
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 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
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 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
泻。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 暂不宜
服疫苗。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
来普 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
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 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
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 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也有人主张这种
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 用灭活疫苗。(二)被
动免疫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 术
后,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肌注丙种球蛋白,小儿剂量为0.2~0.5mlkg,或胎
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免疫力可维持3~6周。(三)隔离患者自起病
日起至少隔 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
毒,食具浸泡于0.1% 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
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 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
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四)做好日常卫生经常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
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 分疲劳和受凉,
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感染变成瘫痪型。
与其他疫苗的区别
1、脊灰疫苗相关病例(VAPP):在使用脊灰活疫苗的国家,在儿 童服用OPV后或
接触服苗儿童后可以发生疫苗相关脊灰病例。脊灰减毒活疫苗是减毒活疫苗,加上受< br>种者个体差异和免疫功能缺陷等原因,儿童在服用后有可能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病例,
但其发生率极 低。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服用250万剂-1000万剂脊灰减毒活疫苗,
可能发生1例疫苗相关病 例,且主要发生在首次服苗的儿童中。2、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病例(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 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的差异介于1% ~15%
之间,称为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多 被发现于脊灰野病毒传播被阻断的国家。
使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抵御脊灰野病毒,就不能阻止自然界中 疫苗衍生病毒株的存
在。所幸的是,VDPV株只能威胁未服用脊灰疫苗免疫的个体。3、脊灰疫苗重组 株病
例(VRPV):脊灰疫苗重组株(VRPV)是指服用OPV后,不同型别的疫苗株病毒在服苗者体内发生的毒株间重组。多发生在疫苗接种率低的地区。
乙肝疫苗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乙肝疫苗
英文名称: hepatitis B vaccine
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
产生保护性抗体 ,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
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 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
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 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概述
乙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先后经历了血源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 苗阶段。目前基因工程
乙肝疫苗技术已相当成熟,中国自行研制的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亦已批 准
生产。乙肝疫苗的发展与应用,将对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控制起重要作用。人类是乙型
肝炎病毒 的唯一宿主,当安全、有效、足量的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种使用时,肯定将
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 到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已实施新生儿国家免疫规划,乙
肝疫苗即是免费且强制性接种的疫苗之一。
为何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 种乙肝疫苗,基本可
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成功地预防乙肝,实
际就是防硬化、防肝癌第一针。目前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三十几块钱,民众都能接
受。乙肝疫 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
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 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
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再 次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
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
乙肝疫苗制备
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乙肝疫苗,
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表面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脑瘤最好的治疗方法-当归泡水喝


消化不良腹泻-激光可以去除黄褐斑吗


什么是制造费用-天龙八部宝宝计算器


9岁儿童身高体重-仿官方魔域私服


威薇-19fff


股骨头坏死怎么治疗-沈阳男科排名


两周宝宝营养食谱-妈妈照顾婴儿


18号染色体-重生之莫晓



本文更新与2020-12-26 06: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3821.html

十一种疫苗说明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