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的成分-右胸痛
WORD格式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Septicemia)
【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
1.诊断
( 1)易感因素①母亲病史:母亲妊娠及产时 有感染史,如泌尿道感染、绒毛膜羊膜炎;母
亲产道特殊病原菌
的定植,如B组溶血性链球菌 (GBS)、淋球菌等。②产科因素: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
水混浊或发臭,不洁接生史,产前产时侵 入性操作等。③胎儿或新生儿因素:多胎,宫
内窘迫,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长期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 ,
外科手术;对新生儿的不良行为,如挑“马牙”、挤乳房、挤痈疖等;新生儿皮肤感染,如脓疱病、
尿布皮炎及脐炎;肺部感染。
(2)病原菌
①在我国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感染主要见于早产儿, 尤其是长期动静脉插管者;产前或产时感染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的革兰氏阴性菌较常见;气
管插管机 械通气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如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多见;皮肤化脓
性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以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
②医源性感染通常由多重耐药菌引起 (如肺炎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菌 )。
③念珠菌在晚发型败血症也可见。
2.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①早期 表现精神差,自发性活动减少,吸吮无力,哭声减弱,很快可进入不吃不动,面
色差,精神萎靡,嗜睡, 四肢凉。
②体温改变:发热(多见于体壮儿)或体温不升(多见于早产儿)。③黄疸:有时是败
血症的唯一表现,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黄疸迅速加重与无法解
释的黄疸;严重时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
( 2)各系统表现①皮肤粘膜:硬肿,皮下坏疽, 脓疱疮,脐周或其他部位蜂窝织炎,甲床
感染,淤点淤斑,口
腔粘膜有挑割伤等。
②消化系统:厌食、腹胀、呕吐、腹泻或便秘。严重时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 NEC,后期可出现
肝脾肿大。
③呼吸系统:气促、青紫、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
④神经系统症状: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嗜睡、激惹、惊厥和烦躁不安、前囟紧张及四
肢肌张力增高。
⑤心血管系统:心律异常、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出现大理石
纹,脉细速,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尿少、无尿,肌张力低下。血压降低。
⑥血液系统:可合并血小板较少、出血倾向,表现为淤点淤斑,甚至弥漫性血管内溶血( DIC)。
⑦泌尿系统感染,脓尿。
⑧其他:可合并骨关节化脓性炎症,表现为某一肢体自主 活动减少和一个关节的红、肿、
热、痛;骨髓炎及深部脓肿。
3.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
1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①细菌培养:血培养, 脑脊液,感染的脐部、浆膜腔液以及所拔取的导管头均应送培养。必
要时可取清洁尿培养。疑为肠源性感 染者应同时做厌氧菌培养,有较长时间用青霉素类和头
孢类抗菌素者
应做L型细菌培养。怀疑产前感染者,生后 1小时内取胃液及外耳道分泌物培养。
②病原菌抗原及 DNA检测:用已知抗体测体液中未知抗原,对
因的PCR分型、DNA探针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协助早期诊断。
(2)非特异性检查:
①白细胞(WBC)计数、分类和涂片:出生12小时后采血结果较为可靠,
99
GBS和大肠杆菌 K1抗原可采用对
16SrRNA基 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及 ELISA等方法,对已使用抗生素者更有诊断价值;采用
白细胞减少(<5×10L)
9
或白细胞增多(≤3天者WBC>2 5×10L;>3天者WBC>20×10L)。分类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之比值(IT)≥0.16;中性粒细胞有中毒颗Dohle小体可提示败血
粒, 症。
② C-反应蛋白(CRP):阳性。
③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在临床败血症发生前 数小时至数日出现下降<100×10L。④
微量血沉:>15mmh。
⑤血清前降钙素(PGT)或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
4.诊断标准
( 1)确诊败血症:具有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任一条:①血培养,或无菌体腔液培养出致病菌。
②血培养1 份阳性,病原菌为非条件致病菌,则必须与另次(份)血、或无菌体腔液、或导
管头培养出同种细菌。
(2)临床诊断败血症:具有发生败血症的病史和临床表现且具备以下任一条:①非特异性检查≥
条;②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
DNA检测阳性。
2
9
5.鉴别诊断
某些病毒感染 (如播散型单纯疱疹病毒, 肠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可表现为早发型或晚
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其症状和体征与细菌性败血症难以区别。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鉴别。 病毒感染 CRP、
血培养阴性,白细胞不高,无核左移现象,病毒分离阳性。
【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
1.抗菌素治疗
( 1)一般原则①临床诊断败血症,在 等待细菌学检查结果时,即及时经验性选用抗生素,
根据病原菌可能来
+-
源初步判断病原菌种,选用既针对革兰氏阳性菌( G)又针对革兰氏阴性菌( G)的抗生素。
②一旦有药敏结果,应作相应调整,尽量选用敏感药;如果临床疗效好,虽然药敏结果 不
敏感,可暂不换药。
-
③静脉注射疗程 10~14天,合并 GBS及G菌所致的化脓性脑膜炎者,疗程 14~21天。
(2)抗菌素的选择
+
主要针对 G菌的抗生素:①青霉素与青霉素类:链球菌属(包括 GBS、肺炎链球菌、D组链球
菌如粪链球菌等)感染,首选青霉素 G;葡萄球菌属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CNS,宜用耐酶青霉素如
+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邻唑青霉素)等。②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③万古霉素:二线抗 G菌抗生素,
主要针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
主要针对G菌的抗生素:①第三 代头孢菌素:对肠道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低,极易进入脑脊
液,常用于G菌引起的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 对金葡菌、李斯特杆菌作用较弱,对肠球菌完
全耐药,所以不宜经验性地单用该类抗生素;头孢哌酮不易 进入脑脊液;头孢他定常用于绿脓
-
-
杆菌败血症并
发的化脓性脑膜炎;头孢曲松钠可作为化脑的首选药,但新生儿黄疸时慎用。②哌拉西林:对
菌及GBS均敏感,易进入脑脊液。③氨曲南:对
-
G
-
G菌作用强,β-内酰胺酶稳定,不良反应少。
针对厌氧菌:甲硝唑,每次 15mgkg,每日2次,24小时后每次 7.5mgkg,静脉滴注。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2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其他广谱抗生素: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新型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
数 G及G需氧菌和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常作为第二、三线 抗生素。但不易通过血脑屏
障,且有引起惊厥的副作用。②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另一种新型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抗菌谱
与亚胺培
南+西司他丁同,可通过 3脑屏障。③头孢吡肟:第四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但对
怀疑真菌败血症时,选用氟康唑或二性霉素 B脂质体治疗。
2.支持疗法
(1)保暖、供氧、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2)病情较重者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每次 10~15mlkg。
(3)早产儿或重症患儿可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 400~500mgkg,每日1次,共3~5次。
(4)有休克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多巴胺等;合并 DIC者可应用肝素。
+-
,对绝大多
MRS不敏感。
( 5)粒细胞降低者,可给粒细胞1×10kg,或G- CSF,每日5μgkg,皮下注射。血小板降低者输
注血小板1~2U5kg。
抗生素
青霉素*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氨苄西林*
哌拉西林
头孢唑啉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哌酮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头孢吡肟
万古霉素**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氨曲南
泰能
克倍宁
环丙沙星
△
9
表1
新生儿败血症常用抗菌药物、用法
(mgkg)及间隔时间
<1200g 1200~2000g >2000g
0~4w 0~7d >7d 0~7d
2.5~5万Uq12h
25q12h
25q12h
25q12h
50q12h
2.5~5万Uq12h
25q12h
25q12h
25q12h
50q12h
20~25q12h
25~50q12h
50q12h
50q12h
50q12h
50qd
50q8h
10q12h
7.5qd
2.5q12h
30q12h
10q12h
10q12h
7.5q12h
5~7.5万Uq8h
25~50q8h
25~50q8h
25~50q8h
100q12h
20~25q12h
25~50q8h
50q8h
50q8h
50q8h
50qd
65q8h
10qd
30q8h
2.5~5万Uq8h
25~50q8h
25~50q8h
25~50q8h
50q12h
20~25q12h
25~50q8h
50q12h
50q12h
50q8h
50qd
50q8h
15q12h
10qd
2.5q12h
30q8h
10q12h
15q12h
7.5q12h
>7d
2.5~5万Uq6h
25~50q6h
25~50q6h
25~50q6h
75q8h
20~25q8h
25~50q8h
50q8h
50q8h
50q8h
75qd
65q8h
15q8h
7.5q12h
2.5q8h
30q6h
15q12h
20q12h
10q12h
20~25q12h
25~50q12h
50q12h
50q12h
50q12h
50qd
50q8h
15qd
7.5qd
2.5qd
30q12h
10q12h
10q12h
5q12h
15q12h
2.5q8h
10q12h
15q12h
10q12h
7.5q48h 7.5q12h 7.5q12h 7.5q12h 15q12h
甲硝唑
注*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时剂量加**用药>3d应监测血药浓度,最 佳峰20~32μgml,谷浓度<10μgml。
△
倍。 浓度
用药>3d应监测血药浓度 ,最佳峰浓度 6-8μgml,谷浓度<2μgml。生后1周内体重<1000g
每天测1次。
【监护与护理】
1.对有败血症临床表现者,应在使用抗菌素前做血培养,当血培养为表皮葡 萄球菌等条件致
病菌时不能轻易认为是污染。
2.新生儿败血症最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应及早做脑脊液检查。
3.如疑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应选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且剂量、疗程要足。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3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疗效评估和治愈 出院标准】
( 1)治愈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局部病灶痊愈。血象正常,血培养阴性。
( 2)好转标准:临床症状、体征和局部病灶明显好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仍异常;血培养阴性。
【预后评估】
经及时恰当治疗后,大多痊愈。少数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如未经彻底治疗,较易发生脑室管膜
炎、脑积水等。少数起病急骤者全身情况迅速恶化,很快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DIC,病死率较高。
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病死率比足月儿高 2~4倍;早发型败血症的总病死率是 15%~50%,晚发型败血
症则为10%~20%。
4
专业资料整理
避孕环是什么样子图片-耳朵上长了个硬包
猩红热传染吗-伊利奶粉积分
点痣的危害-小和尚儿歌
怀孕11周-手工折纸垃圾桶
角色游戏教案-重生之逍遥天地
产后保养-吃伟哥能治早泄吗
经期献血-颈椎病的症状有哪些
杜拉拉2华年似水-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
本文更新与2020-12-24 04: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