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热血江湖宝宝外挂《妇女保健及妇产科疾病诊疗》实训指导201108(1)(精)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2-24 02:34

怎么做亲子鉴定-老年人的BB

2020年12月24日发(作者:宝宝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怎么办)

项目一:妊娠期保健及诊疗技术
任务一、骨盆的认识
【实训目的】
认识女性骨盆各平面的特点及其径线。
【基础理论】
女性骨盆既是支持躯干和保护 盆腔脏器的重要器官,又是胎儿娩出时必经的骨
性产道,其大小、形状直接影响分娩。
骨盆底 封闭骨盆出口,承托盆腔脏器,若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可影响盆腔脏器位
置与功能,甚至引起分娩障碍 。
【评估】
操作目的、操作环境。
【计划】
用物准备:骨盆模型、盆腔模型。
【实训步骤及要点说明】
一、认识骨盆的分界: 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连线。连线上为假骨
盆(大骨盆,连线下为真骨盆(小骨盆。
二、认识骨盆的各个平面及其径线
(一入口平面:真、假骨盆的分界面
1.入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骨岬上缘中点连线,正常值平均11 cm。
2.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 cm。


3.入口斜径:从骶髂关节到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2.75 cm。
(二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平面。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骶骨下端,两侧为坐
骨棘。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
距离,正常值平均1 1.5 cm。
2.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三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坐骨结节间径为两个三角共同的
底。前三角平面顶端 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
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 cm。
2.出口横径:两坐骨结节内缘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
3.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
9cm。
4.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到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8.5cm。
三、认识骨盆底: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承托盆腔脏器。
1.浅层肌肉: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肛门外括约肌
2.中层肌肉:尿道括约肌、会阴深横肌
3.深层肌肉(肛提肌: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评价】
1.骨盆各个平面的特点及各条经线的起止是否正确。


2.对骨盆底的组成认识是否正确。
【思考】
骨盆各平面的特点?女性骨盆的的特点?
任务二、骨盆外测量
【实训目的】
1.学会骨盆外测量的方法。
2.掌握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正常数值。
【基础理论】
骨盆大小及形状对分娩有直接影响,是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因素之< br>一,故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必不可少的任务。骨盆外测量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其形
状。
【评估】
操作目的,操作环境是否隐蔽安全,测量器械是否正常。
【计划】
用物准备:骨盆外测量器、坐骨结节测量器。
【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
一.主要用物:骨盆外测量器、坐骨结节测量器。
二.检查者站于孕妇右侧。
三.操作过程:


(一测量髂棘间径:正常值为23~26cm。
1.体位:孕妇平卧位,两腿伸直,腹部袒露充分。
2.测量方法:用两手分别触摸到两髂前 上棘外缘,持骨盆测量器两端固定在测量
点上测量,看清测量器上刻度数值。
(二测量髂嵴间径:正常值为25~28cm。
1.体位:同上
2.测量方法:同上手法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距离。
(三测量骶耻外径:正常值为18~20cm。
1.体位:孕妇左侧卧位,左腿屈曲,右腿伸直。
2.测量方法:测量器分别置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和第五腰椎棘突(即髂嵴后联线
中点下
1~1.5cm轻按压,测得数值。
(四测量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正常值为8.5~9.5cm。
1.体位:孕妇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膝,双腿贴近腹部,暴露臀部。
2.测量方法:测量器两端分别置于两坐骨结节内侧缘,测得其数值。
【评价】
1.骨盆外测量各条径线的起止是否正确。
2.骨盆外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3.明确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正常数值。



1髂棘间径 2髂嵴间径 3骶耻外径


4坐骨结节间径耻骨弓角度
【思考】

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正常数值?各径线相对应的是哪个平面?
任务三、妊娠期腹部检查
【实训目的】
1.学会四步触诊法。
2.学会胎心音听诊,掌握正常胎心音的频率。
【基础理论】
妊娠期腹部检查可了 解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先露部是否
衔接。正常胎心率是120~160次分。
【评估】
操作目的,操作环境,检查器械是否正常。


【计划】
用物准备:软尺一根、胎心木质听筒或多普勒胎心音监测仪、高级电脑孕妇检
查模型。
【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
一、准备:孕妇排尿后仰卧检查床上,头部稍垫高,露出腹部。检查者站立孕妇右
侧。
二、操作步骤
(一测量子宫底高度
1.体位:孕妇仰卧检查床上,两腿略屈曲稍分开。
2.测量方法:
(1用软皮尺自耻骨联合上缘量至子宫底高处距离(cm。
(2采用手测量子宫底高度(横指。
(二四步触诊法
1.体位:作第一、二、三步手法时,检查者站于孕妇右侧、面向孕妇头端,作第四
步手法时,
检查者面孕妇足端。
2.检查方法及内容:
第一步手法
(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摸清子宫底高度,然后以两手指腹相对交替
轻推,判



断子宫底部的胎儿部分。
第二步手法
(两手分别平放孕妇腹部的左右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
分辨胎背

及胎儿四肢位置。
第三步手法
(右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握住先露部,进一步检查是胎头或
是胎臀,左
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

第四步手法
(两手分别置于胎先露两侧,轻 向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压,复核先露部诊断是否正
确,确定先露入盆程度。
(三胎心音听诊
1.体位:孕妇两腿放平伸直。
2.听诊部位:
(1枕先露在孕妇脐(左或右下方。
(2臀先露在孕妇脐(左或右上方。


(3肩先露在靠近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
【评价】
1.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是否判断准确。
2.根据胎先露选择的胎心听诊位置是否正确。
3.胎心率是否正常。
【思考】
如果触诊不清楚,如何判断胎方位?
项目二:分娩期保健及诊疗技术
任务一、分娩机制
【实训目的】
1.掌握胎方位的诊断。
2.熟悉枕前位分娩的机制。
【基础理论】
分 娩机制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
其最小经线通过产道的全过 程。
【评估】
操作目的,操作环境是否明亮、宽敞、隐蔽,用物是否齐备。
【计划】
用物准备:产妇模型、胎儿模型、骨盆模型


【实训步骤及要点说明】
一、胎方位的诊断
1.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平面的胎儿部分。有头先露、臀先露、肩先露。
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3.胎先露的指示点:枕先露—枕骨;臀先露—骶骨;颏先露—颏骨;
肩先露—肩胛骨
4.22种胎方位:
枕先露:枕左前(LOA、枕左横 (LOT、枕左后(LOP、
枕右前(ROA、枕右横(ROT、枕右后(ROP
面先露:颏左前(LMA、颏左横(LMT、颏左后(LMP、
颏右前(RMA、颏右横(RMT、颏右后(RMP
臀先露:骶左前(LSA、骶左横(LST、骶左后(LSP、
骶右前(RSA、骶右横(RST、骶右后(RSP
肩先露:肩左前(LScA、肩左后(LScP、
肩右前(RScA、肩右后(RScP
二.枕左前位分娩机转
衔接
(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最低点接近或达坐骨棘平面。



下降(胎头沿骨盆轴前进

俯屈
(胎头由枕额径(11.3cm9.5cm以适应产道继续下降。

内旋转 (胎头向前向中线(逆时针方向旋转45°,使胎头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
前后径相一致。

仰伸
(胎头到达阴道外口时,枕骨下部抵于耻骨联合下缘,以耻骨弓为支点,胎 头逐渐
仰伸,使胎头顶、

额、鼻、口和颏相继娩出。
复位与外旋转
(胎头娩出后,胎头枕部向左(顺时针旋转45°恢复原来位置,称复位。胎头随胎肩
再顺时针 旋转45°,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

胎儿娩出


(胎儿前肩在耻骨弓下首先娩出,继之后肩娩出,胎体及胎儿下肢随之取侧位娩
出。
附图示:

1衔接图 2俯屈图 3内旋转


4仰伸 5复位及外旋转 6胎儿娩出
【评价】
1.胎方位诊断是否正确。
2.产程是否顺利。
【思考】
胎头为什么要内旋转?左枕前位旋转的方向?
【实训目的】
学会接生时外阴消毒的方法。



【基础理论】
外阴部消毒是为达到外阴消毒、预防感染的目的。
【评估】
操作目的、操作环境的隐蔽情况,无菌器械、溶液的名称、有效期等。
【计划】
1 .用物准备:有盖敷料缸、肥皂水、0.02%及0.2%碘伏溶液、干棉球、干纱布、
无菌卵圆钳、无 齿长镊子(置于盛消毒溶液的镊子筒内、冲洗壶等。
2.产妇准备:
(1排空膀胱、仰卧于产床。
(2协助脱去裤腿,穿裤套,双膝屈曲分开,露出外阴部,臀下放便盆或塑料垫。
3.操作者准备:
(1常规洗手,戴口罩、帽子。
(2站立于产妇偏右侧。
【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
清洁外阴
(用肥皂水棉球按顺序擦洗外阴部、大腿内侧上13、会阴及肛门,最后用温开
水冲净肥皂液。

(1用干棉球(或干纱布块堵住阴道口


(2用卵圆钳(或长镊子夹取棉球,用0.02%碘伏溶液边冲边擦洗。
(3冲洗顺序原则:由上而下,由外向内。
顺序①阴阜→两大腿内侧上13 1个棉球
②大小阴唇 1个棉球
③会阴→肛门周围→肛门 1个棉球

外阴擦洗
(1用卵圆钳(或长镊子夹取0.2%碘伏棉球擦洗。
(2擦洗原则:由内向外。
(3擦洗顺序原则:由上而下,由内向外。
顺序:阴道口→小阴唇、大阴唇→阴阜→两大腿内 侧上13→会阴→肛门周围→
肛门(每擦洗一处用一个棉球。
【评价】
外阴消毒的顺序是否正确。
【思考】
外阴消毒原则?
【实训目的】
学会接生时铺消毒巾的方法。
【基础理论】


铺消毒巾是分娩接生的重要操作。
【评估】
1.产妇的一般状况,产程进展情况,胎儿情况;
2.操作目的,操作环境,产包准备。
【计划】
用物准备:外包布1块、内包布1块、臀巾1块、小方巾4块(或小方巾2块、裤套2个、手术衣1件、无菌手套一双、洞巾1块。
【操作步骤及要点说明】
1.操作前准备
(1主要物品准备:消毒产包1只、无菌手套一双。
(2产妇准备:仰卧、两腿屈曲分开,外阴部已消毒。
(3操作者准备:戴口罩、帽子、常规洗手
2.操作过程:
解开产包
助手将产包系带解开、带子系好,用无菌镊子打开外包布。操作者用手打开内
包布。

铺臀巾
双手持臀巾两角处,轻轻拉开,边向内折,两手放于折边内,嘱产妇抬高臀部,将臀< br>巾垫于臀下(手不能接触臀部及产床。



铺方巾或裤腿
双手持方巾打开,反折部向下,分别铺于产妇两侧大腿上部靠近外阴部处及下腹
部。

穿手术衣
①取出手术衣,抓住衣领部,抖开衣服,正面朝外。
②轻轻抛起手术衣,双手同时插入衣袖内,手向前伸
③双手交叉,提起左右腰带,交助手在背后系好。

戴手套
①从手套袋内分别拿住两手套翻折部取出,对合两手套掌面。
②两手分别先后套入手套内(未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手套下面,已戴手套的手不
可接触另
一手套的反面。
③折紧袖口,将两手套的翻折部套在接生衣的袖口上

铺洞巾
取出洞巾,孔部对着外阴处,孔巾上方覆盖产妇的腹部,下方覆盖产床操作台。



准备接生
整理其他用物品后双手放胸前准备接生。
【评价】
1.产程进展。
2.产妇及胎儿情况如何。
3.铺巾顺序是否正确,效果是否满意。
【思考】
铺巾的操作顺序?
任务四、产包准备
【实训目的】
1.学会产包用物的准备。
2.学会包扎产包方法。
【基础理论】
产包内物品放置顺序应与铺巾顺序相对应。
【评估】
1.产包内物品是否清洁、齐备;
2.操作目的,操作环境。
【计划】
用物准备:产包所需布类、接生器械、敷料。


【操作步骤】
一.主要用物准备
1.布类:双层大包布1块(一角有系带、内包布1块、臀巾1块、方巾4块(或
小方巾2块、裤套2个、手术衣1件、大孔巾1块。
2.器械类:止血钳2把、脐带剪1把、吸痰管1个、小圆盆1个、弯盆1个。
3.敷料类:会阴垫1块、纱块5~10块、脐带卷1块、结扎棉线2条、棉签数
根。
二.操作过程:
1.折叠布巾类物
(1手术衣:将两衣袖及两后片置于前胸,纵形折叠,再将衣服下摆向领口处横折
两次。 < br>(2臀巾及方巾:每条巾先纵行对折,开口两片分别反折,然后横行对折开口部分再
反折,最后外 层向上折一角。
(3大孔巾:纵行先分辨孔巾上部及下部(下部较长,由下部向孔处折起,盖住半个< br>孔,以风琴式折叠,上部同法。再横行以孔部为中心,两边反折两次。
2.物品放置:
(1铺平内外包布、有系带侧角朝上。
(2物品按使用顺序,自下而上排放:
方巾1块小圆盆(内放止血钳、脐带剪、脐带卷、吸痰球、纱块、棉签、会阴
垫及结扎棉


线、弯盘大孔巾手术衣(领口向上方巾3块(或裤腿1对、方巾1块臀巾。
3.包扎产包:
(1先将内包布下侧角覆盖在物品上,再折左右两侧角,最后将上侧角折盖( 角尖均
向上翻折包紧。
(2外包布折叠同上,最后系带呈十字形将产包扎紧。
【评价】
1.产包布类折叠方法是否正确。
2.产包内物品叠放顺序是否正确;产包包裹、捆扎是否严密结实,便于持用。
【思考】
分娩后胎盘的处置?
外阴消毒、铺消毒巾、包扎产包操作流程图
准主要用物:消毒液、镊子、棉球纱块、冲洗壶、治疗盆、产包
备操作者:修剪子甲、戴帽子、口罩

外外阴冲洗:阴阜→两侧大腿内侧上13→两侧大小阴唇
阴→会阴→肛门周围→肛门



毒毒外阴擦洗:阴道口→两侧大小阴唇→阴阜→两侧大腿内侧上13 铺→会阴
→肛门周围→肛门

铺操作者双手消毒,打开内包布。
巾臀巾→方巾(大腿两侧、下腹部各一块→穿接生衣
→戴手套→大孔巾
1.叠巾、用物配备:小圆盆、止血钳、脐带剪、
整吸痰管、棉签、纱块、会阴垫、棉线、弯盘、
孔巾、接生衣、方巾(裤腿、臀巾
理2.包扎产包:包内包布→外包布
要点说明: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产包内用物配备齐全,按操作顺序放好,各类布巾折叠整齐;
3.操作熟练,全程操作20分钟完成。
任务五、正常分娩助产
【实训目的】


1.掌握保护会阴的要领及方法。
2.掌握协助胎儿、胎盘娩出。
3.学会初生新生儿的护理。
【基础理论】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是产科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操作。
【评估】
1.产妇的一般状况,胎儿情况。
2.产程进展。
3.操作目的,操作环境,产包及消毒液有效期等。
【计划】
用物准备:无菌产包、无菌手套、电动吸痰器、75%酒精、2.5%碘酒等。
【操作步骤】
一.操作前准备
1.主要用物准备:无菌产包等。
2.产妇准备:仰卧位,两腿层曲分开。外阴已消毒,铺好无菌巾。
3.操作者准备:已作好接生前消毒准备,站于产妇右侧。
二.操作过程
1.保护会阴:
(1胎头拔露,会阴后联合紧张时,操作者右肘支在产床上。


(2右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掌内垫以无菌巾,向内向上手托住会阴,宫缩间歇时放
松右手(不可离开。
2.助胎头娩出
(1左手食、中、无名指轻压胎头枕部,使胎头保持俯 屈。胎头枕骨在耻骨弓下
露出时,嘱产妇宫缩时哈气,左手协助胎头仰伸,稍加控制,使胎头缓慢娩出。
(2左手从胎儿鼻根向下轻轻抹去口鼻腔内粘液。
3.胎肩娩出
(1左手协助胎头复原与外旋转,轻轻向下压胎头,使胎儿前肩从耻骨弓下娩出。
(2左手上托胎头,使后肩从会阴前缘缓慢娩出,松开保护会阴的右手。
4.胎体娩出:双手扶持胎儿,使胎体与下肢相继取侧屈姿势娩出。
5. 收集产后出血量:置聚血盆于产妇臀下。
6.新生儿处理
(1清理呼吸道:及时用吸球或吸痰器清除口、鼻腔内粘液和羊水。
(2脐带处理
1胎儿娩出后,以两把止血钳分别在距脐根10~15cm处夹住脐带,于两钳间剪断
脐带。
2用纱块擦干新生儿皮肤,把新生儿移至床尾清洁无菌巾处。
3结扎脐带
①棉线结扎法


a.用75%酒精消毒脐根周围,距离脐根0.5cm处 用棉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
上0.5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上0.5cm处剪断脐带。
b.用纱块衬垫在脐根部周围,挤出残血液,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
c.2.5%碘酒消毒脐带断端,用无菌纱块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
d.抱新生儿让产妇看清性别及其他特殊情况后交助手处理。
②气门芯胶管套入法
a.75%酒精消毒脐根部,止血钳尖端套入带线气门芯胶管内,在距离脐部1cm处

夹脐带,剪去止血钳上脐带;
b.提起气门芯胶管系线,将胶管脱出止血钳尖端,套入近脐根处脐带,除去止血
钳;
c.消毒脐带残端及包扎脐部方法同棉线结扎法。
7.胎盘娩出
1判断胎盘剥离: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缘轻压子宫下段,外露脐带不再回
缩。
2协助胎盘、胎膜娩出:左手按压子宫底部,右手轻轻牵拉脐带,胎盘娩出至阴
道口时,双手捧住胎盘,向一个方向边旋转边向外牵拉,并上下抖动以助胎盘、胎
膜完整娩出。
3检查胎盘、胎膜:
①提起脐带,检查胎膜是否完整。


②铺平胎盘,儿面朝上,检查胎儿面血管走向,边缘有无断裂血管。
③翻转胎盘,母面朝上,用纱块将血块拭去,检查有无缺损及异常。
④测量胎盘直径、厚度、重量,脐带长度。
8.检查会阴、阴道
从上而下,从外到内仔细检查会阴、小阴唇内侧、阴道、宫颈有无裂伤,及时缝
合。
9.撤除污物,整理产床。
【评价】
1.产妇及新生儿情况。
2.接生过程顺利与否,软产道无裂伤。
【思考】
助产过程中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模拟正常分娩助产操作流程图 准 备 外 阴 消 毒 铺 巾 操作者:修剪指甲、戴
口罩、帽子 用 物:外阴消毒药液、产包 外阴冲洗:由上而下,从周围到中间 外阴
擦洗:从中间到周围 准备:1.将产床活动板放好,解开产包带子系好, 打开产包
外包布。 2.接生者双手消毒后打开内包布 方法:臀巾→方巾(裤腿)→穿接生
衣→戴手套→孔巾→方巾 1.保护会阴时间:胎头拨露,会阴后联合紧张时
2.正确娩出胎儿:俯屈→仰伸→胎头娩出→抹出口鼻腔内粘液 →外旋转→前肩
娩出→后肩娩出→躯干娩出 3.胎儿娩出后处理:清理呼吸道→擦干皮肤→断脐
→置弯盆于产妇臀部前方 4.结扎脐带:消毒脐根部→结扎→消毒结扎部→剪去
脐带 →脐周垫上纱块→消毒脐带残端→包扎脐带 5.让产妇看清新生儿性别
6.正确娩出胎盘:确认胎盘剥离→娩出胎盘→检查胎盘及胎膜 7.检查软产


道,收集出血量 撤除污物,整理产床 包扎产包 助 产 整 理 要点说明: 1.严格无
菌操作; 2.态度认真、操作规范、熟练; 3.操作时间 35 分钟完成全过程。 16

天龙八部莫愁脚本-手上长血管瘤的图片


旗袍开叉到腰-老年人的BB


胸部发育到几岁-男主占有欲强不择手段


吻胸技巧-胡前宽是谁


九味温阳丹-猝死什么意思


神经病的症状-穿越火线号和密码


产后喝鸡汤-诺基亚 3230


粽子是蒸还是煮-艾丽斯妇科医院



本文更新与2020-12-24 02:3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1112.html

《妇女保健及妇产科疾病诊疗》实训指导201108(1)(精)的相关文章

《妇女保健及妇产科疾病诊疗》实训指导201108(1)(精)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