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无力的原因-中文版我的女孩
最近发烧感冒了,能吃龙眼吗?
最好别吃,
风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
风热感冒发热期,应忌用油腻荤腥及甘甜食品; 风热感冒恢复期,也不宜食辣椒、狗肉、羊肉等辛热
的食物;暑湿感冒,除忌肥腻外,还忌过咸食物如咸菜、咸带鱼等。
生姜对感冒有很大的帮助,介绍几个方法给你用生姜治感冒:
1、生姜5片、红枣5枚、葱白少许,以水煎服,可治风寒感冒。
2、生姜、茶叶各5克,以水煎服,可治寒湿引起的腹泻。
3、生姜、紫苏叶各15克,外加红糖适量,以水煎服,可治过食鱼蟹引起的消化不良.
说 明:生姜可生吃、熟食、酱渍、醋浸,又可以用盐、蜂蜜调和自用。但内热盛、目赤、失血、盗
汗者少食 为佳.
寒凉水果有: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蕃茄。
热性水果有:龙眼、荔枝、芒果、榴连。
平性水果有:芭乐、苹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樱桃、桑椹。
当身体不舒服时, 有感冒的现象, 寒凉及热性的水果要少吃。此时可多吃一点平性的水果 。
忌食物品:
凡感冒期间,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忌吃一切滋补、油腻、酸涩 食物,诸如猪肉、鸭肉、鸡
肉、羊内、糯米饭、黄芪、黄精、麦冬、人参、胎盘、阿胶各种海鱼、虾子、 螃蟹、龙眼肉、石榴、乌
梅、以及各种粘糯的甜点食品。
风寒感冒者还 要忌吃:上述的寒凉性食品,如柿子、柿饼、豆腐、绿豆芽、田螺、螺蛳、蚌肉、蚬
肉、生萝卜、生藕、 生地瓜、生菜瓜、生梨、生冷荸荠、罗汉果、冷茶、菊花脑、薄荷、金银花、白菊
花、胖大海。
风热感冒者还应忌食: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虫夏草等。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 汗、咽喉红肿疼痛、
咳嗽、痰黏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 秋季,外感风热所
致。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1)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
(2)流浓涕,通常黄色。
(3)舌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体通常比较红。
(4)便秘。
(5)身热、口渴、心烦。
(6)脉像通常为数脉或洪脉,就是脉搏比正常为快。
2.小儿风热感冒症状
小儿 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怕冷怕风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黏稠黄痰,
头痛、口渴喜饮、 咽红、咽干或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
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 而快。
诊断
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 之邪多相兼致病;夏
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 侵袭
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
1.主症
(1)发热,微恶风寒,有汗或少汗,头痛身楚;
(2)鼻塞,流黄浊涕,咳嗽,咽红干痛。
2.次症
微汗,口干渴,咳痰黄稠。
3.舌脉象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具备主症(1)及次证,或主症(2)及次症,并见典型舌脉象者,即可诊断为风热感冒。
辨证施治
证候: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 薄黄,脉浮数。治
则:风热感冒的治疗,主要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主。
1.主方
银翘散。方药: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2.治风热感冒的三汤
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加重、头痛、咽喉红肿干涩疼痛、鼻塞涕黄,咳嗽 痰黏或黄,且口渴喜饮,怕风。
对镜可观察到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还可能加重头面部痤疮、便秘等。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1)薄荷粥(选自《送余录》) 薄荷煎取药汁候凉,取粳米加水煮粥,待 粥将成时,加入薄荷汁及适
量冰糖。稍温即服,得汗最佳。薄荷为疏散风热之要药,加粳米、冰糖制粥, 能促使出汗,又有护胃作
用。此汤饮对新感风热者最适宜。
(2)桑菊薄荷饮 桑叶、菊花、 薄荷、苦竹叶、蜂蜜少许,加适量水,煮沸,代茶频服。桑叶清肺热;
菊花疏散风热,明目平肝;薄荷为 疏散风热之要药,能迅速解除发热头痛等症状。有高血压或头痛、目
糊之患者也较为适宜。
(3)贝母沙参蒸雪梨 将雪梨1个去皮去核,把贝母、沙参、薄荷及冰糖适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内加< br>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3.风热感冒中成药制剂
(1)抗病毒口服液 板蓝根、石膏、芦根、生地黄、郁金、知母、石菖蒲、广藿香、连翘。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等病毒感染疾患。
(2)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
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银翘解毒片 金银花、连 翘、薄荷、荆芥、淡豆鼓、牛蒡厂(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辅料为
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 、滑厂粉、薄膜包衣预混剂。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
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 咽喉疼痛。
(4)牛黄解毒片 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功能主治:清热 解毒。用于火
热内盛,咽喉及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5)防感宝贝 成分:乳清 蛋白、乳铁蛋白。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凉血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
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支气管炎等细菌病毒感染疾病。
风寒型感冒
感冒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 热等为特征,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病情轻者,称为伤
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中医 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暑湿三种类型。
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 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
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 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
觉得舒服点。
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
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 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
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 治疗。
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 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
好加点 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
剂之王( 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2风寒型感冒的食疗编辑
今天先介绍几则风寒型感冒的食疗方。
1、姜糖饮(选自《食疗简便方》)【组成】生姜10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生姜洗净切丝,放
入瓷杯或保温杯中,沸水冲入,加盖浸泡5分钟,加入红糖溶化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
被,如得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 【编者按语】李时珍《本草纲目 》称生姜“生用发散,熟用
和中”。说明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加红糖不仅为了调味,因 红糖性温,能协同生姜发
汗和胃。民间多用此方防治淋雨受寒,颇验。
2、葱白粥(选自《小品方》)【组成】连须葱白7根,粳米60克。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煮粥,待
粥将成时加入葱白,稍煮一、二沸即成。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编者按语】葱白
发散风寒,和胃止痛。《神农本草经》称能“ 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说明其发散之力颇强,
入粳米煮粥,可促进出汗作用,又能调和胃 气,使发汗而不伤正。
3、二根汤(选自《颜氏验方》)【组成】大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红 糖适量。【制法】先将大白菜根、
大葱根洗净切 片,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加入红糖溶化。 【服法】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编
者按语】大白菜又名菘,《本草纲目》称能通利肠胃,除胸 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
嗽。加葱白、红糖温寒发汗。用此方治外感风寒之兼有肠胃症 状者较宜。
4、姜糖苏叶饮(选 自《本草汇言》)【组成】生姜3克,苏叶3克,红糖适量。 【制法】先将生姜
洗净,切成细丝,与苏叶、红糖一并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人,加盖浸泡10分钟即成 。 【服法】趁
热顿服,服后加被取汗。 【编者按语】苏叶发散风寒,和胃止呕,对风寒表证而兼 胸闷呕吐症状用
之最为适宜。本方加生姜、红糖增其祛寒和胃的作用,用治受寒所致的胸痞作恶,有药到 病除之妙。
3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编辑
1.风寒感冒冲剂:主要用于发热恶寒的感冒初起。
2.荆防冲剂: 主要用于恶风寒重者或风寒感冒较重者。
3.感 冒 清: 适于风寒感冒中后期发热明显者。
4.藿香正气丸: 主要用于恶风寒重者或风寒感冒较重者
4治疗风寒型感冒的验方编辑
?1.葱白连根切碎3个,淡豆豉10克,煎水热服。
2.苏叶10克、生姜10克,煎水热服。
5刮痧治疗风寒型感冒编辑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2)定位 风池:在头后项部,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
最后刮拭足三里。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髑
穴,应一次到位, 中间不要停顿。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
以出痧为度。刮拭胸 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 自上而下刮拭。中府
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少商、大椎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 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
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 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
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1
儿童投币摇摆车价格-s系双胞胎
中华小当家萧正楠-热血江湖怎么卡怪
dj330 com-精索静脉曲张危害
夜总会的女人-孕妇凉鞋
三个好小子-香火 电影
端午五彩绳-19周早产儿
月经过后几天是安全期-vdoo
总裁系列小说-悬崖第二部
本文更新与2020-12-24 00: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90943.html
-
上一篇:夏季感冒治疗方法
下一篇:幼儿园歌曲大全:幼儿园小班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