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奶粉-肾虚的原因
深圳大学诺德假日幼儿园
Shen zhen da xue nuo de jia ri you er yuan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各年龄阶段发展目标
各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小班3-4岁)
保
3、 初步认识身体的器官,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
健
4、 过马路、坐自行车、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能注意安全。 5、 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
4、 能配合成人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
体
2、 认识并且爱吃几种主要的食物,进餐时情绪愉快。 3、 有时能主动饮水。
身
行姿势正确。 2、 进餐习惯良好。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1、 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坐、站、1、 会正确地洗手,继续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健
康
1、 能上体正直、自然协调地走和跑,能向指定方向走和 跑,能在指定范围内四
散跑;能走、跑交替100米左右;能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纵队、一个圆。
2、 能较轻松自然地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
1、 能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追逐跑;能步行1千米,或连续跑约半分钟;能较轻松地双脚
交替跳着走。
2、 能从25~30厘米高处往下跳。
3、 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上、后方抛。会原地单手拍球5下以上;会手持棍子赶球向前走。
4、 能在宽25cm、高(或斜高)20cm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会在垫上团身滚。
5、 能倒退爬;能钻爬过低矮障碍物。
6、 能在攀登架(网)上从网一侧爬越到另一侧。
7、 学会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做模仿操或简单的徒手
操。
8、 会齐步走、跑步走和立定。
9、 会两路纵队变四路纵队,四路纵队变两路纵队。
10、喜欢参加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团结合作,爱护公物。能合作收拾某些小型体育器材。
身
3、 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等轻物投向前方。
体
4、 能在平行线(或窄道)中间走。
锻
5、 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绳子、皮筋、拱形门等)下钻来钻去。
炼
6、 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地向前爬;
7、 能在攀登架(网)上爬上爬下。
8、 初步学会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做模仿
操或简单的徒手操。
9、 会立正、稍息和看齐
10、 会绕物行进。
11、 喜欢并愿意参加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初步掌握体育活动的有关规则和要求。
心
理
2、 逐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保
健
1、 克服分离焦虑,喜欢上幼儿园。
1、 喜欢老师和同伴。喜欢幼儿园集体生活。
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语
言
1、 愿意用语言与老师、同伴交往,能听懂简单的语言指令。
2、 初步学习日常生活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3、 能听懂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说普通话。发准某些难发的音,初步掌握方
1、 愿意并能够安静倾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2、 继续进行发音练习,学习正确运用动词。
3、 能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某一实物、图片或情景进行谈话或讲述。
4、 愿意独立朗诵诗歌4—6首,复述1个简短的故事。
5、 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知道故事、诗歌和散文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初步理解短文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对文学作品的
理解。
6、能耐心地看完一本书,并在成人引导下用口头语言讲述书的内容
位词及人称代词。
4、 愿意运用简单句子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请求,愿意回答简单问题。
5、 学习观察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6、 喜欢听诗歌、故事,愿意在成人的帮助下朗诵诗歌4—6首。
7、 喜欢看图书,学习正确的看书姿势、看书方法 。
社
会
社
会
环
境
人
际
交
1、 了解并初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喜欢上幼儿园。
2、 知道自己所在幼儿园和班级的名称。
3、 熟悉本班环境,知道其名称和用途。
4、 知道园内主要场所的名称和作用。
1、 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属相。
2、 有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认识班上的老师,愿意依靠和信任老师。
1、 知道自己是所在班的一员,对本班产生爱护的情感。
2、 知道自己所在社区及周围环境中一些场所的名称及作用。
3、 知道三八节、六一节的名称及其简单意义。
1、 愿意与老师和同伴交往,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
2、 知道关心家人和老师。
3、 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往 4、 认识同伴,愿意和他们共同游戏。
5、 知道父母的姓名及父母对自己的爱。知道家庭主要成员与自己的关系。
4、 知道幼儿园主要工作人员的名称,初步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自己的关系。
社
会
行
为
规
范
学
数
1、 学习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2、 初步懂得并遵守一日生活中的各项规则。
3、 学习在公共场合遵守规则;爱护物品。
4、 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5、 愿意参加角色游戏,初步了解角色之间关系。
1、 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 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最基本的规则。
3、 对生活有好奇心,能愉快地参与各项活动。
4、 知道轮流规则,不争抢玩具。
5、 根据意愿参加角色游戏,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1、 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
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2、 学习按照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3、 感知物体的形状。
4、 比较并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
5、 学习3以内的按数取物。
1、 感知集合概念。
2、 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3、 比较物体的长短。
4、 比较物体的列规律排。
5、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一样多。
6、 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科
6、 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7、 学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实物。
8、 区分白天、黑夜。
7、 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前后方位。
8、 认识早上、晚上,能正确使用表示时间概念的词。
9、 愿意观察物体的不同,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10、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 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
动的过程和结果。
学
11、在教师引导下,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和数量。
自
然
科
学
5、 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形体大小的差别。
6、 能比较事物的不同点。掌握根据一个或两个特征从一组物体中挑选出所需物体,并归为
一类的分类方法。
7、 掌握通过目测等简单方法,比较物体的数量的差别。能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征或
沙 、水、土的主要特征。
3、 感受景物的美,学会用多种感官感受春、夏季节的明显特征。会观察些动植物的主要特
2、 观察周围环 境,知道几种动物、植物的名称和主要特征;感知天气的突出特
征、生长变化,感知事物的多样性。
征;获得粗浅的科学经验,初步了解它们与生活及周围环境的具体关系。
4、 观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触的个别人造产品的特征及其用途。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感受
3、 了解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的方法,发展感知能力。
它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4、 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一些照顾动植物的技能。
5、 获得一些粗浅天气变化的经验。
1、 喜欢接触自然,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愿意利用各种自然物游戏,体验泥、
2、 喜欢并关心身边的动植物和周围环境。
1、 有探索自然现象和参与制作活动的兴趣。
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自己的发现,与同伴、教师交流。
8、 学习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产品的简单方法,参与简单的制作活动。
美
术
动
学习表现单个物体的简单形象。
4、 认识3—4种颜色(红、黄、蓝、绿),大胆用色,愿意调换颜色涂涂画画。
手
工
活
动
欣
赏
察欣赏的习惯。
活
动
1、 对手工活动感兴趣,愿意用手绢折折叠叠。
2、 愿意尝试用现成的图形和多种材料组合简单扼要形象,并养成良好的活动常规。
2、 认识手工材料,初步学习撕纸、粘贴等简单技能。
3、 会用搓、团圆、压、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物象。
3、 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初步学习搓、团圆,压等方法。
4、 学会使用剪刀。
4、 初步养成手工活动的良好习惯。
1、愿意欣赏色彩鲜明和造型简单的生活用品,获得美的感受。
1、乐于欣赏色彩鲜明和造型简单的美术作品,养成集中注意力观
5、 知道简单的构图,学习正确的涂色方法。
1、 对彩纸造型有兴趣,能按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简单的物象。
色大胆作画。
画
和作画姿势。
活
3、 能有控制地、手眼协调地学画简单的线条如(直线、横线、曲线、螺旋线等);4、 认识8种左右颜色(红、黄、蓝、绿、橙、紫、黑、棕等),并愿意选择自己喜爱的颜
3、 学习用点、线和简单的形状表现日常生活熟悉的物体的明显特征。
绘
2、 认识简单的以手臂和手腕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2、 愿意用多种工具和材料绘画,掌握其方法,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1、 愿意参加绘画活动,大胆作画,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1、 对绘画活动感兴趣。
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歌
唱
活
1、 喜欢和大家一起快乐地唱歌。
2、 学习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跟伴奏歌唱。
3、 学习听前奏唱歌,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1、 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地唱歌,愿意当众演唱。
2、 学习听间奏歌唱,并能注意歌声的协调一致。
3、 在教师帮助下,能为自己熟悉的,短小、工整、多重复的简单歌曲增编新的歌词。
音
乐
律
2、 能按音乐的节奏做上肢或下肢的简单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
活
动
欣
赏
活
动
节
奏
2、 学会几种打击乐器的基本奏法。能在教师的指引下伴随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有
活
节奏地演奏。
动
第二阶段(中班4-5岁)
2、 初步学会看着指挥开始和结束来演奏。
1、 喜欢探索生活中的声响材料,感受声音节奏。
1、 能独立伴随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有节奏地演奏。
1、 喜欢欣赏音乐,并做出愉快的反应。
2、 能感受性质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内容、情感。
3、 初步感受进行曲、摇篮曲的音乐特征。
1、 喜欢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结构中的重复。
2、 学习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形象。
3、 初步感受舞曲、劳动音乐的特点。
动
韵
1、 喜欢韵律活动。
2、 学会一些简单的集体舞,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乐趣。
1、 乐于参与韵律活动,学习用简单的动作表达歌曲的内容。
7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健
康
身
体
保
健
第一学期
1、 学习穿脱和整理衣服。
2、 在成人的提醒下按时休息,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认识各类常见食物,包括奶类、谷类、蛋类、结合品尝经验,知道其名称及作用。
4、 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基本功能(眼、鼻、牙齿),并懂得初步的保护方法。
5、 学习避开危险和应付意外事故的最基本的方法。
第二学期
1、 初步掌握刷牙的基本方法。
2、 学习整理玩具、保持玩具清洁。
3、 认识各类常见食物,包括鱼肉类、蔬菜类、水果 类、豆类及其制品,结合品尝经
验,知道其名称及作用;了解少吃冷饮多喝水的好处。
4、 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基本功能,并懂得初步的保护方法
5、 继续学习避开危险和应付意外事故的最基本的方法。
6、 知道不跟陌生人走。
身
1、 能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和跑,能听 信号变速走、变速跑;能快跑20米,能走跑
交替(或慢跑)200米左右;能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
2、 能原地自然地连续纵跳用手触物(物体离幼儿举起手臂时的指尖约20厘米左右);能
双脚熟练地向前跳或双脚在直线两侧行进跳;能立定跳远,跳距不少于30厘米。
3、 能肩上挥臂投掷小沙包、飞镖等轻物。
1、 能步行千米,连续跑约1分钟;能变化身体姿势(如半蹲 、前脚掌着地、倒退)
走,能跨过低障碍物走,能绕过障碍物跑。
2、 能双脚站立从30~ 35厘米高处自然地跳下,落地轻;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
少于40厘米;能双脚交替跳,单、双脚 轮换跳,短距离单足连续向前跳。
3、 能自抛自接低(高)球;能两人近距离互抛互接大球;能滚球 击物;会左右手拍
球,且一次连续拍球不少于20次。能闭目向前行走不少于10步;会踩高跷不掉走3米以上。
体
4、 能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或斜坡)上走;能原地自转至少3圈不跌倒。
锻
5、 能钻过60厘米高的绳子。
炼
6、 能手、脚着地(垫)协调地向前爬。能手脚协调、熟练地在攀登架(网)上爬上爬下,4、 能熟练协调地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圈、拱形门等)灵活地侧钻;能钻过长
或从架(网)的一侧爬越至另一侧,能爬高不少于1米。
7、 能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长的小山洞。会在垫上爬跳;会在垫上侧身滚翻;能在垫上进行蜘蛛行。
5、 能进行猴子式的爬(手脚着地、膝盖悬空)、肘膝着地爬和各种爬越动作。
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8、 会立正、稍息、看齐和原地踏步;会齐步走、跑步走和立定。
9、 会绕场行进、对角线行进和圆形行进。
10、喜欢并能积极参加各种身体锻炼活动,掌握有关体育活动 的基本知识,能自觉遵守体
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团结友爱,爱护公物;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能及时收 拾小型
体育器械。
6、 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较准确地做徒手操
和轻器械操。
7、 能听信号变化方向走;能听信号切断分队走、一路纵队跑。会切段分队走、左右
分队走、 并队走和列队走。
8、 逐步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基本知识,能自觉遵守体 育
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团结友爱,爱护公物。具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
力。能及时收 拾和整理小型体育器械。
心理
保
学习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
懂得快乐有益于健康。
健
语
言
5、 学习有表情朗诵诗歌5—7首,复述2—3简短故事。 4、 在看、听、讲、画、表演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能根据文学
2、 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在集体面前大方说话、讲故事,声音响亮。
3、 能比较正确地运用常见的代词、方位词和动词。
4、 能围绕主题进行谈话和讲述。学习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观察讲述活动。
2、 能比较正确地 运用常见的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和介词,能说出简单而完整
的合成句。会用恰当的词语和完整的句 子对事物进行有序的描述。
3、 会有表情地朗读诗歌5—7首,完整复述2—3个故事。
1、 愿意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讲话。 1、 听懂讲话内容,并能正确、迅速地做出反应。
9
v1.0 可编辑可修改
6、 喜欢欣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主动积 极参加文学活动。能运用恰当的语言、动作、
会画形式表现自己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的理解 。
7、 初步了解图书的基本构成,有兴趣模仿创作图书,能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初
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作品提供的线索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5、 能独立地 翻阅图书,看懂每幅图的大意,知道每幅图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初
步获得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 能力。
6、 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初步了解汉字与实物、图片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
趣阅读图书中与画面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文字。
社
社
1、 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知道他们的工作情况。
2、 知道自己所在省及省会城市和居住地的主要名称。
1、 了解主要的亲戚与自己的关系,并能正确称呼。
2、 知道中国一些主要城市的名称。知道家乡的主要名胜和特产。激发初步的爱家乡
的情感。
会
3、 对生活周围发生的大事感兴趣。
环
4、 认识2—3种劳动场所和职业,了解他们的工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产生尊重的感情。 3、 关心社区生活,有了解社会生活的主动性。
境
5、 学习简单的家务劳动。
6、 知道教师和国庆节的意义 。 者的情感。
5、 知道现代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 知道植树节、五一节的意义 。
4、 认识2—3种劳动场所和职业,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产生热爱劳动
会
人
2、 愿意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
际
3、 了解自己的兴趣、愿望,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异同。
交
4、 能简单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为,树立自信心。
往
5、 愿意关爱弱小者,有爱心和同情心。
5、 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4、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愿意学习。能正确对待别人的失误和不足。
3、 初步形成诚实、助人等良好的品行。
2、 会有礼貌地接待客人和邻居,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到礼貌大方。
1、 学习关爱并尊敬父母、长辈和老师。 1、 知道离开集体和成人时,要打招呼。
1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6、 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7、 初步学会大胆地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意见和创造力。
6、 学会大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意见和创造力。主动与人交往。
社
会
行
为
规
范
科
1、 学习遵守各种活动或游戏的基本规则。
2、 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3、 主动参加角色游戏,会主动交往。
4、 能在成人的要求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5、 初步学会与同伴友好交往与合作。
6、 懂得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任何事。
7、 能爱护动植物和环境。
1、感知10以内的数量,手口一致点数1—10。
2、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3、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1、 在集体竞争中有集体荣誉感,培养关心班集体的荣誉的意识。
2、 积极参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各种行为规范。
3、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纠正不良行为。
4、 形成初步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5、 学习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爱惜物品。
6、 有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初步懂得不妨碍同伴的活动。
7、 学习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初步学会谦让和分享。
1、学习从不同角度对图形进行联想。
2、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并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3、认识数字1-10,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4、学习目测数群,学 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
判断10以内的数量,建立数量守恒概念。 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
数的数差关系。
5、体验时间与事件的顺序的关系。
6、认识昨天、今天、明天。
数学
4、判断比较物体的粗细、高矮。
5、喜欢用各种几何形体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体验图形的组合关系和空间结构。
6、认识上午、中午、下午、,学习使用表示时间概念的词。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照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1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学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 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 发展。
8、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等。
自然
科学
1、 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
制作活动。
1、 产生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与行为。
2、 发现气温的变化与动、植物的生长关系。
2、 了解秋冬两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简单的理化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 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
3、 获取一些常见物(如太阳、水)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
4、 了解不同环境中一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5、 对一些科技产品产生兴趣,知道它们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及运用。
6、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一事物特征,培养观察力。
7、 懂得一些照顾动植物的常识。
8、 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用。
4、 观察一些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尝试做简单科学实验。
5、 能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6、 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 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8、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绘
画
1、进一步认识以手指活动为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使用方法。
2、学习用各种线条表现 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常见动物、正面人等)。会
用一些图形与线条组合,创造图像。
1、 能较完整地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2、 学习用已掌握的动、植物形象构思主题作画,初步学习合理安排画面。注意物体
的上下、左右的关系。
12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美
术
活
动
3、学习用点、线、图形等装饰物品。
4、初步学习在画面上简单布局并根据自己的想像表现简单情节。
5、认识和使用12种颜色,区分同各颜色的深浅,大胆使用各种颜色。
3、 学习表现有正面直立人物的简单动态。
4、 能注意色彩的变化,有目的地运用深浅搭配。
5、 学习表现有对称感的图画。
手
1、 喜爱各种手工活动,正确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
2、 学习粘贴较小班丰富的点状材料及自己剪成的面状材料。
1、 学习用泥、连接等方法捏出物体的主要特征,恰当地使用材料。
2、 了解简单的折纸图形符号,学习看符号折叠简单的物体。
3、 学习剪贴简单的图形并粘贴成画。
4、 学习用平面泥工表现简单物象。
5、 学习使用废旧材料制作立体玩具。
工
3、 学习用挖、捏、粘接等的技能进行泥塑,会使用简单的材料(剪刀、牙签、豆子、小
活
棍)。
动
4、 学习用纸按中心线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的方法折简单物。
5、 熟练使用剪刀。锻炼手的控制能力。
欣
赏
活
动
活
音
动
3、 学习运用声音、表情表现不同风格的歌曲。 3、 能唱出24拍和34拍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觉。
唱 2、 正确地表现歌曲中的前奏、间奏、尾奏。 2、 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歌 1、 在有伴奏的情况下,独立地唱准歌曲 1、 初步学会独立地接唱与他人对唱。
1、欣赏与幼儿生活经 验有关的名作,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基本内容,产生与作品相一致的
感觉和情感。
2、欣赏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色彩的美。
1、主动地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 ,欣赏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
了解对称美,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
2、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
1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乐
韵
律
活
动
欣
赏
活
动
1、 能够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上、下肢联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
2、 学会一些创造性地改变熟悉节奏型的方法。
3、 学习简单表演舞,初步体验用动作与他人沟通的乐趣。
1、 主动参与韵律活动,能随音乐的改变而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等。
2、 喜欢尝试运用道具,身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情绪,初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
的规律。
3、 学习简单的集体舞,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
1、 喜欢欣赏音乐,并做出愉快的反应。
2、 能感受性质鲜明、结构短小的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曲的形象、内容、情感。
3、 初步感受进行曲、摇篮曲的音乐特征。
1、 喜欢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结构中的重复。
2、 学习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形象。
3、 初步感受舞曲、劳动音乐的特点。
节
奏
1、 探索不同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
2、 能用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1、 探索乐器音色的不同表现力,能在集体演奏中始终保持 自己的演奏速度和节奏
型,养成集中注意看指挥和对指挥的要求做出积极反应的习惯。
活
动
第三阶段(大班5-6岁)
保
4、 认识安全标志,注意交通安全,不玩火,不接触煤气,遇到危险时能尽快告诉成人,3、 进一步认识身体内部的主要器官及其重要功能与保护方法
健
体
3、 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重要功能与保护方法 需要各种营养素。知道有些食物儿童不宜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身
2、 了解预防龋齿和换牙的有关知识。 2、 进一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完全相同的营养素,身体
1、 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 1、 保持个人卫生,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1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健
康
身
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救方法。 4、 学习主动遵守交通规则;不触摸电器开关,有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1、 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进行 曲线走和跑;能快跑30米或接力跑;能走、跑交替(或
慢跑)300米左右。
2、 能原地 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起手臂时的指尖25厘米左右);能从35~40厘
米高处自然地跳下,落 地轻稳;能助跑跨跳过高度约40厘米的垂直障碍;能助跑
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50厘米;能助跑跳 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学会跳绳。
3、 会一次连续拍球不少于50次;会投篮;会转身单手拍接球、双手交替拍球、两人
交替拍一个球。
体
锻
炼
两臂侧平举单足站立不少于5秒钟;能两臂侧平举,闭目起踵自转至少5圈不跌倒。
7、 能进行猴子式的爬(手脚着地、膝盖悬空 )、肘膝着地爬、匍匐爬动作。能协调熟
练地在攀登设备上做钻、爬、移位等动作。
6、 能侧身、缩身钻过5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拱形门等)。
4、 能半侧面单手投掷小沙包等轻物约4米远;能抛接高球,两人相距2~4米互抛互接
大球。
5、 能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叉腰、平举、上举)走;能
1、 能步行2千米,连续跑约1分半钟。
2、 能双脚熟练地改变方向(前、后、左、右、转身)跳;能连 续向前跳过多个高30
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能助跑屈膝跳过高度约40厘米的垂直障碍;能立定跳
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学会连续跳绳不少于50次,学会跳正绳、跳反绳、跳
大绳。
3、 会抬腿从球上跨过后,继续拍球;会运球走、运球跑;会用手和脚传接球;会用
脚踢(带 )球;会两名幼儿合作夹球走。
4、 会肩上挥臂投掷轻物并投准目标(如直径约50厘米的镖靶,投掷距离约3米)。
5、 能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持物走;会踩高跷不掉走5米以上。
6、 能熟练协调地用各 种钻法钻过5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拱形门等)。能熟练地在垫
上前滚翻、侧滚翻,会两名幼儿合作侧滚 翻。
7、 能进行合作爬和各种爬越动作。能在攀登绳上爬高约米;能在单杠或其他器械上
做短暂的悬垂动作。
8、 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
15
v1.0 可编辑可修改
8、 能较熟练地听各种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的动作;能随音乐节奏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
轻器械操。
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有力、到位。
9、 会螺旋行进和蛇形行进。会由一个大圆走成数个小圆和开花走。
9、 会立正、稍息、看齐和原地踏步 ;会齐步走、跑步走、向左(右)转、会向左(右)10、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敢于克服困难,能体验 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
转弯走和立定。会绕场行进、对角线行进、圆形行进;会切断分队走、左右分队 走、
并队走和列队走。
10、积极参加各种身体锻炼活动。御寒、防暑、耐饥渴的能力和抵抗 疾病的较强。能独
立或合作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械。
愉悦。
11、较全面地掌握有 关体育活动的基本知识,能自觉遵守体育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合
作、负责、宽容、谦让、爱护公物;有较 强的集体观念。能独立或合作收拾各种
小型体育器械。
心理
保健
1、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学习简单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1、 学习自己解决一些困难。
2、 用积极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
1、 能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别人说话,基本理解他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区分不
同的声调、语调。
1、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听懂多重指令,并能采取恰当的行动。
2、 提高语言表达的感情色彩,在朗读、讲述时语言流畅、生动。
16
v1.0 可编辑可修改
语
言
2、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在集体面前说话时态度大方,能根据场合的需
要调节自己的音量。
3、 理解运用反义词、同义词、量词、关连词。
4、 运用描述性的语言,连贯完整地讲述。
5、 能生动、有表情地朗诵诗歌6—8首,复述故事3—4个,语言较完整、流畅。
6、 感受作品风格及语言特点。展开联想、想象,体会感情和寓意。
7、 基本掌握看书和写字的正确姿势,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图画书。
3、 学会运用因果、假设、并列等复句。
4、 能围绕某一主题用轮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或有重点地讲述 ,讲述时目的明确、
用词恰当,层次清楚,有始有终。
5、 学习运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6、 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的经验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
行表达。
7、 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及同类汉字的认读规律,在有趣的练习中做好书写的准备。
1、 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依存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 知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创造。了解祖国的 主要名胜、人文景观、物产资源等。
激发民族自豪感。愿意关心国家和世界上的一些大事。
3、 了解一些著名的英雄人物和科学家的故事,产生敬佩之情。
4、 增强劳动意识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培养做事认真的态度。
5、 知道世界上几大人种及外貌特征;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对各国语
言产生兴趣。
6、 认识小学,产生上小学的愿望。
1、 知道自己的主要长处和不足。
2、 主动关心长辈,有一定的责任心和任务意识。关心弱小者和有困难的人,有移情
能力。
社
会
环
1、 关心周围环境的变化,萌发环保意识。
2、 知道一些公共场所和设施的不同种类和作用。
3、 了解中秋节和重阳节的活动与习俗。
4、 有担当一些家务劳动和值日生工作的愿望。
5、 关心社会生活,认识首都北京、国旗、国微,知道它们代表的意义,激发初步的爱
祖国的情感。
6、 知道2—3种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服装特点。
7、 了解有关信息传递的知识。
社
会
人
2、 理解父母工作的性质。
际
3、 能体察他人情绪、尊重他人需要,并做出恰当的反应。
境
1、 知道自己长大了,能干会干的事多了。
17
v1.0 可编辑可修改
交
往
4、 遇到困难、挫折时,知道寻求别人帮助,或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
5、 体验并认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6、 学会积极评价自己和别人,并能礼貌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7、 学习主动与同伴或成人交往的方法。
3、 学会选择,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有自信心,有自已的主见。
4、 有一定的时间观念,做事情有一定的坚持性和自控能力。形成初步的团队合作精
神。
5、 能 分享他人快乐的情感,愿意赞扬和鼓励别人;主动地与同伴进行有效的交往、
合作与分享,能解决交往和 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社
会
行
为
规
范
数
1、 知道从小养成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重要。
2、 养成友善、守信及诚实等品质品质和行为。
3、 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愿望与意见。
4、 形成初步的集体意识,愿意关心集体和参与集体活动。
5、 自觉遵守一日生活的各项行为规则;初步 了解社会生活的主要规则。初步学会分辨
是非,激发初步的爱憎感。
1、 知道浪费可耻,养成珍惜物品的好习惯。
2、 知道每个人应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卫生。
3、 懂得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合举止文明。
4、 遵了解小学生行为规范。
5、 能主动关心集体,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6、 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能珍惜他人劳动成果,尊敬劳动者。
1、 学习10以内的序数,单、双数,相邻数等知识,学习顺数和倒数;学习书写数字。 1、 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书写算式。
2、 学习6以内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 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
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
3、 复习正方形、长 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感知图形守恒。学习对平面
图形进行统计,体验数形关系。
4、 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两个特征在表格中摆放图形,学
习在表 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摆放图形。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
2、 理解符号“>”、“< ”、“→”所表示的意思,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
系以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变化关系。
3、 以自身或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回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在日常生活中,能
注意自己 (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4、 学习自编应用题。
5、 学习比较物体的高、矮,初步体验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
学
1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科
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
5、 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 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
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关系。
6、 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7、 学习区别长短、宽窄、厚薄并按照它们的差异进行排序。
8、 能听清楚若干操作活动的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并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清楚
地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 结果;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地摆
6、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
关系。
7、 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8、 学习自然测量。了解测量单位与测量总数的关系。
9、 按物品的各种特征分类计数并记录,学习统计。
10、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 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学习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注意时间的长短和更替 ;初步
建立时间观念,学习记录时间。
11、认识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他们的值是不同的。
12、能在老师的帮助 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
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 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得数学问题。
学
放、整理活动材料。
10.、能与同伴友好 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
的关系。
1、 养成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态度和习惯。能主动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
2、 初步了解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 获取有关季节、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等关系的感性经验,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
1、 对自然环境和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产生广泛的兴趣,能自己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寻求答案。
2、 喜欢并能较长时间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和制作活动。
3、 具有主动关心、爱护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4、 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
5、 进一步了解人、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6、 继续学习按物体的个别特征进行概括分类。
自
4、 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和科学现象,获取有关科学经验。
然
5、 按物体的个别特征进行概括分类。了解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
科
6、 知道、发现周围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产生保护生态
学
环境的情感。
19
v1.0 可编辑可修改
7、 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学会观察的方法,发展观察力。
8、 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与同伴、教师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愿望。
9、 学习使用常见科学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和多种材料进行制作活动。
7、 了解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8、 能按照自己规定的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9、 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10、能提出问题并参加讨论,能够表达发现的愉快,能够和他人交流和分享。
11、能够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并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美
术
绘
画
活
动
1、 学习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2、 学习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物体的变化和运动(正人、侧面人、背面人及各种动
物等。)
3、 会根据主题构思和联想作画,能初步表现物体间的大小,前后的空间关系。学习均
衡、对称地安排画面。
4、 学习独立地、多样化地表现物体完整的形象和细节部分。
5、 体会冷暖色彩与内容的关系。
1、 根据情节和主题,画出人物、动物的不同姿态,主题突出。
2、 学习写生画,初步表现事物 间的大小、远近关系、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3、 能凭记忆和想象画出具有想像力和独创性的作品。
4、 学习尝试运用多种形式的绘画技能,表达自己 独特的思想,体验大胆创造的乐趣
(如版画、水墨画、拓画、吹等。)
手
工
活
动
1、 较熟练地运用手工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用点状材料、线状材料拼贴或制作物象,表现一定的情节。
3、 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面状材料分块剪、折叠剪来表现物体的形象特征。
4、 能用伸拉等多种泥工技能,塑造不同形态的物象。
5、 学会使用自然材料、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并参与环境布置。
1、 乐意参加各种手工活动,熟练地运用剪、折、贴、捏等方法综合地表现事象。
2、 能用泥塑造物体的某些细节,表现某一主题。
3、 学习用多种技法折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4、 继续学习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造制作,并注意装饰美。
20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欣
赏
活
动
音
乐
律
活
动
欣
赏
活
动
节
奏
活
动
韵
唱
歌
1、 能欣赏感受兴趣的名作、名画、民间工艺品、雕塑、建筑物等
2、 了解作品主题和简单背景知识,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 学习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 能感受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知道对称、均衡美,初步学会正确评价美。
2、 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1、 能够大胆地在集体面前独唱,自己自然换气,不中断乐句。
2、 自然地运用不同的声音表情表现歌曲的形象、内容和情感。
3、 愿意独立地即兴编填新词。
1、 喜欢单独表演和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在人前表演。
2、 初步学会几种不同的歌唱表演形式,能根据不同的合作歌唱要求来控制、调节自
己的歌声。
3、 能独立地即兴创编歌词和动作。
1、能使动作与音乐合拍、协调、大胆地表现音乐的情绪和变化。
2、能运用简单的道具表现音乐。
3、学习集体舞和含有创造成分的表演舞,积极地运用表情、动作、姿势与人沟通。
1、能随着音乐的变化迅速地改变动作。
2、喜欢为不同的韵律活动选择不同的道具。
3、学习跳含有创造成分的集体舞,较熟练地运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
1、感受乐句的开始和结束,区分乐曲中明显的重复和变化。
2、把握不同风格的音乐特征,对乐曲性质做出直接判断。
3、能对乐曲产生丰富的想象,并用多种方式大胆表达感受。
1、能专注地倾听音乐、观赏舞作品,准确地对音乐做出判断。
2、能大胆地自信地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1、进一步探索乐器音色的分类。
1、 迅速准确地根据指挥手势演奏,能在集体合奏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
21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活
动
2、初步体会各种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和节奏型 配置的表现规律,积极参与集体讨论
演奏方案。
2、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
22
矫姿带-肺炎怎么治
光子精灵s-贝因美积分网站
幼儿奶粉哪个好-www beingmate com
鸡胸图片-产后收腹
好奇官网-感人的电影推荐
0571是哪里的电话-闪卡怎么练
骨德宝-点滴状银屑病
呼啦圈能减肚子吗-养眼帅哥
本文更新与2020-12-22 18: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89727.html
-
上一篇:(完整版)幼儿园五大领域目标及各年龄段目标
下一篇:王采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