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肌肉松弛怎么办-pacopacomama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初步应用及手术
方法改进
作者:李建民,阎峻,杨志平,李昕,李振峰,杨强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otal en-bloc
spondylectomy,TES)治疗脊椎肿瘤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 采
用全 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4例原发胸腰椎脊柱肿瘤,其中行单一后路
全脊椎切除3例(包括:T10单发浆细 胞瘤1例,T8全脊椎血管瘤1
例,和T12全脊椎血管瘤1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1例(为
L4神经母细胞瘤并椎旁肿块),并对标准TES手术中的截骨器械和手
术技巧进行改进。[结 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
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时间13~22个月,至末次随访 时,所有患者均
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全脊椎整块切除术一改传统分块
切除脊椎 肿瘤的方式,将脊椎分为前后两部分予以完整切除,被认为
是目前治疗脊椎肿瘤最为积极有效地手术方法 之一,而其手术方法和
技巧尚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脊椎肿瘤; 骨科手术方法; 脊椎整块切除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and
clinical value of 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tumors. [Method]Four cases of primary tumor of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were treated with 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TES through a single posterior approach performed
in three cases(T10 solitary plasmacytoma,T8 hemangioma,and T12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hemangioma),and one case through a single stag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ombined approach (L4 neuroblastoma with paraspinal
mass).Improvements in osteotomy apparatus and surgical
technique of TE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All patients
attained significant clinical improvement after surgery without
any severe ts were observed for 13 to 22
was no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l metastasis by
the last follow- up.[Conclusion]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includes resection of the involved vertebra in two major
blocs,rather than a piecemeal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herapies for spinal r,some components
of TES remain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spinal neoplasms; orthopedic procedures; en bloc
spondylectomy
脊柱肿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中,以病灶刮除或分块切除肿瘤为主。
一般治疗原则为早期发现并彻 底切除。尽管整块切除术已成为肢体肿
瘤手术的标准切除方式,但由于脊椎肿瘤与邻近的脊髓神经血管及 脏
器关系复杂,故以往只能采用分块逐步切除肿瘤组织或从椎体肿瘤内
部予以切除和刮除。传统 手术的缺点在于肿瘤切除不彻底及手术区域
污染严重而导致较高的局部复发率,而复发的脊椎肿瘤几乎无 法再次
手术或发生反复复发[1、2]。全脊椎整块切除术(TES)一改传统分
块切除脊椎肿 瘤的方式,将脊椎分为前后两部分予以完整切除。应用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 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该技术基本可以达到脊椎肿瘤广泛切除的目的,从而最大可能地提高
脊椎肿瘤的局部治愈率和生存率[3 ]。作者最近完成一组脊柱肿瘤行
全脊椎整块切除术4例,现结合文献并就其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4例,为2006年10月~2007年7 月山东大学齐鲁
医院骨科收治的脊柱肿瘤患者。术前行穿刺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同时
完善检查以 明确为原发性脊椎肿瘤,并符合以下标准:(1)没有扩散或
侵入到临近的内脏器官;(2)椎体外肿块 外观较小并且没有与腔静脉或
动脉发生粘连;(3)没有多发性转移。对以上符合条件的所有4例患者< br>行全脊椎整块切除术,并根据肿瘤性质必要时辅助行放疗或化疗。其
中单一后路手术3例,包括T 10单发浆细胞瘤,T8全脊椎血管瘤1例
和T12全脊椎血管瘤1例;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为L4神 经母细胞瘤
并椎旁肿块。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一期完成手术,其中1 例为L4肿瘤并伴有明显椎旁
肿块,故行前后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其余3例均采用单纯后路手术。
行病变节段脊椎及椎旁肿块整块切除及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后路经
椎弓根钉内固定及前方钛网植骨2 例,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及前方
钛网骨水泥固定2例。
单纯后路:1、椎板整块切除:( 1)显露:俯卧位后中切口,显露
小关节及横突。在胸椎应切除肋横突关节外侧长3~4 cm的相应肋骨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并将壁层 胸膜钝性分开。(2)骨刀切断两侧椎弓根,整块切除后方结构
(包括棘突、上下关节突、横突及椎弓根 ),椎弓根截断后,遂即用骨
蜡封闭断面,这样可以在有效控制出血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断面
残存瘤细胞对手术区的污染。2、前方椎体整块切除:(1)钝性解剖椎
体:辨认双侧的节段血管,结 扎切断沿神经根走行的节段血管的脊椎
分支。在胸椎可切断一侧的神经根,并从该侧取出病椎。在胸膜( 或髂
腰肌)与椎体之间的间隙从两侧钝性分离椎体侧面及前方,将节段血管
从椎体分离。用弧形 椎体剥离器及术者手指将主动脉从椎体前面分离,
术者的两手指尖在椎体前方相遇后,将序列弧形剥离器 从最小号开始
依次插入以扩大分离面,保留最大号的剥离器(或S拉钩)保护前方组
织器官并扩 大术野以满足手术操作。(2)确定椎间盘,于拟切除椎体两
端分别导入线锯。(3)解剖脊髓及去除脊 椎:用弧形脊髓剥离器将脊髓
与邻近的静脉丛及韧带组织分开,使用脊髓保护器防止线锯滑脱,用
线锯切断椎间盘的前方约2/3,剩余约1/3部分椎间盘及后纵韧带
用骨刀小心打断。确认完全截断 后,沿脊髓旋转取出游离的前方椎体。
椎体取出后,即用大量蒸馏水浸泡冲洗术野,以灭活手术区可能残 存
的瘤细胞。3、脊椎重建:后方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方用自体骨
填塞钛网重建或钛网骨 水泥固定[4]。
前后联合入路:(1)椎板整块切除:与单纯后路切除相同,先切
除后方 正常结构(包括椎弓根),本例患者因肿瘤侵犯一侧椎弓根,故
行一侧经椎弓根截骨及对侧经椎板截骨, 以避开肿瘤侵犯的椎弓根部
位,保证最大限度的肿瘤外切除。(2)椎体及相邻肿块整块切除:改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为侧卧位 ,取传统的腹膜后途径,小心分离前方椎体及相连椎旁肿块
后,完整将其取出。(3)脊椎重建:后方行 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
方用自体骨填塞钛网重建(图1、2)。
1.3 手术时间及出血量
本组手术时间340~590 min,平均460 min;术中出血3 600~
12 000 ml;平均6 000ml。
1.4 手术切缘组织学评价及术后处理
术后对切除标本边缘及中心部位分别取材进行分析,以确定肿瘤病变浸润的程度和各切缘的屏障效应。所有切除标本的各切缘均未见
瘤组织浸润。对1例术后病理确 诊为浆细胞瘤患者,行术后化疗。 图
1T10浆细胞瘤,胸背部疼痛,行单一后路TES手术 图1a术前CT示
椎体部分破坏并累及单侧椎弓根 图1b术中像
图1c切除之T10标本
图1d术后X线片
图2L4恶性肿痛并椎旁软组织包块,行一期前后联合入路TES
手术 图1a术前MRI示L4椎体部分破坏并椎旁软组织包块 图2b术中
截骨示意图 图2c切除之标本
2 结果
2.1 手术疗效
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2 2个月,平均17
个月。经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征象。术
后所有4 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原有脊柱受累节段周围的疼痛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 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已消失或基本消失,按照ASIA脊髓损伤残损分级标准[5],3例术前
伴有脊髓或神经功能障碍 者,术后神经功能均由D级恢复至E级。所
有病例至末次随访时,全部恢复日常生活自立能力及患病前的 工作强
度,并均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表现。 1.2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1例T12血 管瘤术中经后方植入椎体间钛网时出现椎旁静脉丛破
裂大出血,予局部填塞、积极输血等处理后,顺利完 成手术,术后患
者恢复良好,无活动性出血等表现;1例T8浆细胞瘤术中出现胸膜损
伤,术中 即予以修补,术后未出现胸腔积液等症状;出现肺部感染1
例,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所有病例至末次随 访时,均未见内固定物
松动或断裂现象。
3 讨论
3.1 全脊椎整块切除的手术适应证
众所周知,在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保肢术中,有Enneking
肿瘤分期作为指导思想,不同的手术边界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1、
2]。但在脊柱恶性肿 瘤的治疗中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肿瘤分期作为指
导,各种处理方式混乱,考虑更多的是手术技巧,而不是 肿瘤的组织
学分型、发病部位及合理的切除方式,因此各种手术无法进行统一的
评价。关于脊椎 整块切除技巧的研究极少是建立在被广泛接受的肿瘤
处理原则基础上的,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就在于缺少 分期系统,缺少
统一的术语,再加上外科手术技术、手术器械的落后,虽然一直在讲
切除,但行 的是碎瘤术[6]。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将发展了的
Enneking肿瘤分期应用于脊柱肿瘤, 有了关于脊柱肿瘤治疗的WBB外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科分期和 Tomita外科分类概念[3、7],才有了描述脊柱手术方式的
统一术语,才有了全脊椎整块切除术 TES(total en-bloc
Spondylecto-my)。故应将TES与传统的蚕食 切除全脊椎相区别。
Tomita[10]提出该手术适用于脊柱原发恶性肿瘤或良性侵袭性肿瘤:(1)未侵及邻近的内脏器官;(2)与腔静脉和主动脉无粘连或粘连极轻;
(3)未见多处转移。 病变连续超过3个脊椎节段视为相对禁忌症。另外,
对于某些累及全脊椎的血供丰富的良性肿瘤,由于分 块切除极易造成
难以控制的椎体内大量出血[8],故亦推荐行TES手术。
3.2 术中注意事项及手术方法的改进
3.2.1 截骨部位与方法 由于脊髓结构的限制,脊柱手术时不 可
能将整节脊椎完整取下,所以必须将环状的脊椎结构打断。Tomita和
Boriani都 选择了椎弓根作为截骨点,从解剖学角度讲,椎弓根处是
最合适的截骨部位。它是连接前方椎体和后方附 件诸结构的最狭细部
位,因为细所以截骨量最小,不容易损伤神经根及脊髓[7、9]。截骨
时 应根据病变不同区别对待,双侧椎弓根均未受累,最适于截骨。1
侧椎弓根受累,应行对侧椎弓根截骨、 同侧椎板截骨,以实现广泛或
者是边缘性切除。若双侧椎弓根、椎板等后方结构全部受累,椎弓根
仍是最好的截骨点,因为即便椎弓根已受累,它的狭小也能将瘤细胞
污染的机会降到最低。对于截骨方 法,国外报道系将线锯通过椎间孔
导入并环绕椎弓根,将其锯断。但是,由于椎弓根解剖位置特殊,经< br>椎间孔导入线锯时极易损伤其内侧的硬脊膜和脊髓,而明显增加了手
术危险性;经后路显露椎弓根 时,受切口和两侧椎旁肌或肋骨的影响,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传统的骨 刀很难方便有效地接近水平位截断椎弓根,而常常是斜行凿
入前方椎体,从而大大增加椎体内瘤细胞对手 术野的污染;针对这种
情况,作者设计了一种头端为弧形的椎弓根截骨骨刀,实践证明,该
骨刀 可以经后路安全有效地水平截断椎弓根,手术危险性小,值得在
该术式中推广应用。
3.2.2 横断相邻椎间盘的技巧 标准的TES手术中,推荐将肿瘤
椎体相邻的椎间盘用线锯完全切 断,并包括后方的后纵韧带。作者在
进行手术时体会到,这种用线锯一次性完全锯断椎间盘的方法有损伤
硬脊膜甚至脊髓的危险性,在实际操作中,即使在硬膜囊和脊椎之间
有金属“挡板”的保护之下 ,用线锯切断椎间盘的最后部分时仍是非
常危险的。因此作者采用了线锯结合骨刀切断椎间盘的方法:先 用线
锯切断椎间盘的前方大部分,在接近后缘和后纵韧带时,直视下用骨
刀小心切除剩余部分, 确认完全截断后,沿脊髓旋转取出游离的前方
椎体。实际操作证明,该方法既能有效地横断椎间盘,同时 相对于单
纯使用线锯又大大降低了损伤后方硬脊膜和脊髓的危险性。
不管是肿瘤学分期还是 各种外科分期,其目的都是将肿瘤治疗的
观念贯彻到脊柱肿瘤手术中来,以便科学地计划手术,达到广泛 切除
的目的。脊柱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存活与首次手术的范围和肿瘤
的类型明显相关,广泛 切除者将有一个较好的预后。作者认为,如果
脊柱原发恶性肿瘤的首次手术没能达到应该实现的局部控制 效果,可
能这次机会就永远地失去了。
脊柱原发性肿瘤肿瘤学分期和外科分期的观念及TE S术式的出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现,即引 起大家的极大兴趣,肿瘤分期和外科分期被奉为脊柱肿瘤临
床实践的指导思想,大量的临床研究围绕TE S展开,被广泛应用到脊
柱的原发或者是转移瘤手术当中,研究结果证明,TES是一种并发症
少,肿瘤局部治疗效果好的术式。
【参考文献】
[1] Boriani S, Chevaltey F, Weinstein JN,et ma
of the spine above the sacrum treatment and outcome in 21 cases
[J]. Spine,1996, 21:1569-1577.
[2] Talac R, Yaszemski M J, Currier BL,et onship
between surgical margins and local recurrence in sarcomas of the
spine [J]. 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 397: 127-132.
[3] Tomita K, Kawahara N. 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a
new surgical technique for primary malignant vertebral tumors
[J]. Spine,1997, 22: 324-333.
[4] Ueda Y, Kawahara N, Tomita K,et nce on spinal
cord blood flow and spinal cord function by interruption of
bilateral segmental arteries at up to three levels: experimental
study in dogs [J]. Spine,2005, 30: 2239-2243.
[5] 李建军,周 红俊,孙迎春,等译.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
标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 -6.
[6] Stener te removal of vertebrae for extirpation
of tumors: a 20-year experience [J].Clin Orthop Relat Res,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989, 245:72-82.
[7] Boriani S, Weinstein JN, Biagini R. Primary bone tumors
of the spine: terminology and surgical staging [J]. Spine,
1997, 22: 1036-1044.
[8] 卢旭华,赵定麟,陈德玉 ,等.3600环状减压、固定重建
术治疗T4椎体血管瘤1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2007, 27:396.
[9] Tomita K, Kawahara N. Total en bloc spondylectomy for
spinal tumors: improvement of the technique and its associated
basic background [J]. J Orthop Sci,2006, 11: 3-12.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男性服用雌激素-爱情公寓2多少集
曼托假体丰胸价格-摸了我的奶
给男宝宝取名字-红龙宝宝
痛爱电影-护组词
顺英的选择-奶粉分段是什么意思
临时身份证多久可以拿到-红胎记
雾霾是什么-病历单
人干事-姚婉儿
本文更新与2020-12-22 16: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89685.html
-
上一篇:几位网友求治腰椎间盘突出病
下一篇: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