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骷髅男孩五年级科学下第一、二、单元练习题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1-20 20:30

试管中吃什么可以让卵泡长大-喂奶的正确姿势方法

2020年11月20日发(作者:何家劲)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课时练习题
1、《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人的口腔内有( 唾液腺 ),它能分泌( 唾液 )。
2、嚼馒头时,感觉有点( 甜 ),是因为(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
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
3、食物的消化,一靠( 牙齿的咀嚼 )和( 胃的蠕动 ),将食物( 粉碎 );二
靠( 唾液 )、( 胃液 )、( 肠液 )、(胆汁 )、( 胰液 )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
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4、人体内消化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有( 胃液)、( 肠液)、( 胆汁 )、( 胰液 )。
5、食物中的( 蛋白质 )、( 脂肪)、(淀粉 )等营养成分在人体内不断地被( 分
解 )、( 燃烧 ),提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 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水、
尿素等。它们和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
被排除体外。
6、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是(小肠)。
7、食物在( 胃 )里被( 研磨 )和( 分解 )。
二、判断
1、唾液中的消化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2、吃饭时看书、看电视对消化系统没有影响。(×)
3、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 )
4、我们应该做到不挑食、合理营养。( √ )
5、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 )
6、口腔只是食物的通道,食物在口腔中并不消化。( × )
7、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 √ )
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
9、大多数食物是在口腔中被消化的。( × )

10、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 √ )
三、选择
1、检验唾液消化淀粉的试验中,用到的药品是( C )
A煤油 B酒精 C碘酒
2、食物经过食道来到( C )
A胃 B肝 C小肠
3、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的功能?(C)
A吃饭定时定量B吃饭后不立即运动C边看电视边吃饭
4、边看书边吃饭会( B )
A分散精力,使饭粒进入气管B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的消化C帮助记忆
四、简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答:①不挑食。②定时定量。③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④ 饭前便后要洗手。⑤吃饭
时不要看书、看电视。⑥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2、观察下图,写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3、说一说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路线?
答: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体外
4、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被消化的?
答:食物的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
1
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
5、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咀嚼,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答:嚼馒头时,感觉 有点甜,是因为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
粉分解成麦芽糖。
五、观察与实验
1、设计实验证明:唾液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实验材料:淀粉液、试管、碘酒、滴管、温水、水槽
实验过程: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
唾液,并摇匀。
②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
酒,观察现象 。
实验现象: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入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
实验结论:唾液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2、把一份米饭放在一个小盘里,把咀嚼后的另一份米 饭放在另一个小盘里,分别
滴上一滴碘酒,我们发现 没加唾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色;加入唾液的淀粉液 变成
了蓝色,这是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色,这个实验说明唾液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2 《我们的呼吸》
一、填空
1、( 呼吸 )意味着( 生命 )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存
活很长时间。
2、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 不同 )。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二氧化碳)多,
(氧气)少。
3、吸气的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呼吸器官主要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6、人体进行气体交换是在(肺)中进行的。

7、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8、呼吸是人体吸取( 氧气 )、呼出(二氧化碳 )的过程。
9、(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 人体中(“燃烧”),
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10、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发现(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了)。
二、判断
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 )
2、我们呼出的气体里面氧气的量减少了。( √ )
3、人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氧气。( × )
4、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
5、人在吸气时,胸部会扩张。( √ )
6、在空气污染的地方生活,呼吸系统会受损害。( √ )
7、人在运动时呼吸会加快。( √ )
8、少量吸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 )
9、人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吸烟者得呼吸系统疾病的机率比不吸烟者要高。
( √ )
10、人吸进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
三、选择
1、人体吸进与呼出气体的过程是( A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鼻
C鼻—咽—喉—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2、下列气体能支持燃烧的是( C )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氧气
3、下列不是呼吸器官的是( A )
A食道 B鼻腔 C气管
2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 )
A二氧化碳 B氢气 C氧气
5、咳嗽大多是异物进入了( C )
A鼻 B喉 C气管
6、吸烟会损害人的( C )。
A心脏 B胃 C肺
四、简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答:①不吸烟。②注意环境卫生。③寒冷的冬季要带口罩。④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填写人体的呼吸器官。

3、说一说吸烟对呼吸器官的危害有哪些?
答:①吸烟会引起肺部病变。②吸烟会导致气管炎。
③吸烟会造成肺气肿。④吸烟会引起喉癌。
4、小实验:用一根吸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你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
样?
答: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人体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
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5、感冒是由呼吸器官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结合实际谈谈如何预防这类疾病?
答 :①注意保暖、寒冷的冬天或是雾天要戴口罩②多喝白开水③对易感人群接种流
感疫苗④对传染病人早治 疗、早隔离,远离感冒患者 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 《心脏和血管》
一、填空
1、人在( 情绪激动 )、 从事体力劳动 、 参加体育运动 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使心跳发生 快慢、强弱 的变化。
2、不同年龄的人,心跳会有 不同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60~
100 次。
3、心脏位于 胸腔左侧 。它的形状像一个 倒臵的梨 的梨,上 大 下小 ,大小
和自己的 拳头 差不多。心脏内部有 四 个腔,分别是 左心房 、 右心房 、 左
心室 、 右心室 。
4、血管是 血液 在 全身 循环时所经过的 管状构造 ,它遍布人的全身。血管
分为 动脉血管 、 静脉血管 和 毛细血管 。
5、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 收缩 和 舒张 。收缩时,把血液压入 动脉血管 ;舒张
时,让血液从 静脉血管 流回 心脏 。心脏每 收缩和舒张 一次,我们就能感觉
到心跳一次。
6、 血液 把消化器官吸收的 养料 和呼吸器官吸收的 氧气 运送到 全身各处 ,
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 二氧化碳 等废物运走,交给 呼吸器官 、 排泄器官 排除
体外。
二、判断题
1、心脏在我们的腹腔左侧。( × )
2、所有人的心跳次数都是相同的。( × )
3、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和运动状态,心跳速度相同。( × )
4、人在情绪激动时,心跳会明显加快。( √ )
5、脉搏的跳动是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 × )
6、活动量越大,越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 × )
7、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 )
8、在动脉中流动的血液含氧气丰富。( × )
3

9、体育运动员每分钟心跳次数要比一般人的少。(√ )
10、心跳速度越慢越好,肺活量越大越好。( × )
11、多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对我们的心脏和血管都有好处。(×)
12、少量饮酒,少吸烟,可以增强心脏功能。(×)
13、心脏位于胸腔正中间。(×)
14、我们的脊髓也可以发布简单的命令。(√)
15、人体心脏的跳动次数是不变的。(×)
三、选择题
1、身体内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C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2、以下关于体育锻炼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B )
A体育锻炼要长时间坚持 B体育锻炼时间越长越好
C体育锻炼不仅使人的肌肉更结实,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3、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B )次
A 80—120 B 60—90 C 60—100
4、一天体育课上,李晓明跑完一千米后坐下休息时,听到胸腔( A )的心脏“扑
哧、扑哧”跳动的声音。 A 左侧 B 右侧 C中间
5、静脉里面是( C )
A静脉血 B动脉血 C不一定
6、血液循环的发动机是( A )
A心脏 B血管 C脑
7、心跳不加快的是( C )
A情绪激动 B体育锻炼 C睡觉
8、人体内血液的动力来自( D )
A血压 B脉搏 C地心引力 D心脏收缩
四、简答题

1、血液在身体内是怎样循环的?对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
答: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 ;舒张时,
让血液从静 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的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
的流动。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
脉→右心房;使全身得到氧和营养物质。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使全身的二氧化碳
和废物得到交换 和排泄。
作用: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
全身 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2、我们常听说“60岁的人3 0岁的心脏,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这种现象是怎
样造成的?
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会让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即使60岁了仍然像30岁一样
充满活力。如果长期不良的生活会然人患很多 疾病,那么,30岁的人就会像60
岁的人了。
3、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哪些?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呢?
答:(1)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
(2)①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 。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
增强心脏的功能。③不吸烟,不饮酒。
4、测一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心跳,你有什么发现?
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的心跳 都不相同;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
60~100次;新生儿心跳很快,每分钟达140次;成 年人中女性比男性心跳稍快。
5、心脏跳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①性别;②年龄,③状态 ;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参加体育运动时,
心跳会明显加快。若人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也常会 使心跳发生快慢、强弱的变
化。
4
6、观察下图,填写心脏的构造

4、《脑与神经》
一、填空题
1、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
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 ,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2、大脑内的神经中枢包括感觉中枢、运动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
3、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 神经 。
4、盲人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于他们的视觉神 经系统出现问题,但他们的耳
朵比一般人的灵敏是由于他们的听觉神经系统比正常人的发达。
二、判断题
1、脑下达的命令通过神经系统传达给人体各部分也需要一定时间(√)
2、科学的反复练习,可以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 √)
3、盲人只能通过语言传递信息。( × )
4、手语是聋哑人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5、当人体的某个神经中枢受损时,人体会强化其他神经中枢的作用来弥补。(× )
6、头脑越用越灵活,所以我们不能休息,要坚持学习。(×)
7、只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
8、为了做到科学用脑,我们可在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音乐课。(√)
9、大脑只有不断使用,才能变得灵活聪明。(√)
10、聋哑人主要靠手语传递信息。(√)

11、不同人的大脑反应速度是相同的。(×)
12、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越用越灵活。(√ )
13、盲人的触觉非常敏感。(√)
三、选择题
1、下面哪种说法不科学(A)
A长时间读书写字 B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C一节语文课后安排一节音乐课
2、一个大脑功能正常的人,某个部位 瘫痪,而其他部位正常,造成那个部位瘫痪
的可能原因是(B )
A大脑所传出的信息始终绕过瘫痪部位
B瘫痪部位的神经线坏掉了
C瘫痪部位没有信息反馈给大脑。
四、简答题
1、长时间读书、写字、思考问题, 常会感到头晕、头疼、头脑不灵活。这是为什
么呢?怎样做到科学用脑?
答:长时间读书、 写字、思考问题时,高级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大脑得不到休息,
大脑疲劳,出现大脑缺氧,因此,会感到 头晕头痛,头脑不灵活。
科学用脑:①读书、写字一段时间后要休息一会。②不要长时间熬夜学习。③
不要长时间上网打游戏
2、在“抓尺子”游戏中,我们的脑与神经是怎样工作的。
答:眼睛看到尺子下落时迅速传 递到大脑,大脑用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并把“抓
住尺子”的命令立即通过运动神经传达给手指,手指迅 速收缩,然后准确的抓住
尺子。
3、学校的课程表为什么要将各科间隔安排?
答:因为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分管不同的工作,各科间隔上课能使各部分得到
轮流休息。
5
5、观察下图,填写认识脑的构造。

新编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课时练习题
5 凸透镜
一、填空
1、像放大镜这样 边缘薄 、 中间厚 的 透明 镜片,称为凸透镜 。
2、凸透镜有 放大 、 聚光 、 成像 的作用。
3、放大镜包括 镜片 、 镜框 、 镜柄 3部分。
4、用到凸透镜的物体有: 放大镜 、 老花镜 、 照相机 等。
5、利用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 倒立 的。
6、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发现字比原来变 大 了。
二、判断题
1、不能用激光灯照射眼睛。( √)
2、用凸透镜看太阳会发现太阳很美丽。( × )
3、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
4、阳光经过凸透镜后会改变方向。( √ )
5、使用放大镜时不能用手摸镜片。( √ )
6、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 )
7、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 )
8、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凸透镜也能成像。( × )
9、要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蜡烛、凸透镜、纸屏要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 )
10、当放大镜离蜡烛远离纸屏近时,成的像是缩小的、倒立的像。(√ )
1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
三、选择
1、照相机中装有凸透镜,利用了它的( C )作用。 A放大 B聚光 C成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的像是(A )的像。 A放大 B缩小 C等大
3、( C )可以做放大镜。A烧杯 B装满水的长方体鱼缸 C装满水的烧瓶
四、问答题
1、你能用什么方法做个凸透镜?说一说。
答:①把冰块磨成边缘 薄、中间厚的形状;②在玻璃片上滴上一滴水;③在透明的
玻璃瓶里装满水。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分别用了它的什么作用?
答:①放大镜,放大作用②老 花镜,聚光作用③照相机,成像作用④望远镜,成像
作用⑤显微镜,放大作用。
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答:①放大镜,放大物体②老 花镜,纠正老花眼③照相机,照相④望远镜,看清远
处物体⑤显微镜,看清细微物体。
4、 有一支探险队,在南极遇到了特大暴风雪。等到风停雪止队员们才发现,存放
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 被暴风雪刮走了。在零下几十度的气温下,所有的食
品都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正当大家万分着急的时候 ,一位知识渊博的队员想办
法取到了火。请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猜想一下,他是怎样取火的?其中运 用
了什么科学道理?
答:将冰块磨光成一面凸透镜的形状,来聚光点燃易燃物。利用凸透镜聚光的原
理。
五、实验
1、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实验
6
实验材料:蜡烛 、凸透镜、纸屏、火柴、支架
实验过程: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放在同一条直线上,高度 要一致,
调整距离,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当凸透镜离蜡烛远、离纸屏近时,所成的像倒立、缩小、清楚。
②当凸透镜离蜡烛近、离纸屏远时,所成的像倒立、放大、模糊。
2、如果下面蜡烛的像能 够成在纸屏上,它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像?请你在纸屏上
画出观察到的蜡烛火焰的像。

6.照相机和眼睛
一、填空
1.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镜头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
的 胶片。
2.来自物体的光通过 瞳孔、 晶状体 在 视网膜 上形成物体的倒像 。连接视网膜
的视神经立即把 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3、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像, 人脑 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
形成 正立 的视觉。
4.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是由瞳孔、 晶状体 、 视网膜 、 视神经 四部分
组成的。
5、照相机是利用 凸透镜成像 的原理制成的。

二、选择
1、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眼睛的( C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2、来自物体的光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 A ) A倒像 B正像 C不一定
3、能调节和控制光线进入眼睛多少的是( A ) A瞳孔 B晶状体 C视网膜 D 视神经
4、长有复眼的动物是( B ) A青蛙 B蜜蜂 C蛇
三、判断
1、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 )
2、不同动物的眼睛构造是不同的。(√ )
3、视网膜的作用是聚光。( × )
4、视网膜上成的像是物体的正立的像。( × )
5、眼睛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 √ )
6、照相时,要把物体的像照得大一些,镜头与物体应近一些。( √)
7、我们看到的物体都是正立的,这是人脑自动调节的结果。( √)
8、动物眼睛的构造与人的眼睛完全相同。( × )
9、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
10、在照相机取景器中物体的像是正立的,说明照相机中没有安装凸透镜。(×)
四、简答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答: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在 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像。连接视网膜的
视神经立即把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2、照相机里的像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见的像不是倒立的呢?
答:来自物体的光 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倒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
形成正立的视觉。
3、你在制作照相机是用到了哪些材料?你是怎样制作的?
材料:凸透镜、两个能正好套在一起的纸盒、半透明纸、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①两个能正好套在一起的纸盒,去掉纸盒的两端;②将凸透镜粘在一
7
个 纸盒的一端,将纸屏粘在另一个纸盒的一端;③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使其可
以自由前后推动,任意调节 焦距。 一个照相机就做好了。
4、结合照相机的构造,分析人眼能看到物体的科学原理。 人眼就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胶片,瞳孔
相当于光圈。周围物 体发生的光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
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倒像,连接视网膜的 视神经立即把这些信号报告给大脑,
人脑能自动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感觉,我们就看见物体 了。
5、你知道哪些眼睛特殊的动物,给同学们讲讲。
①蜜蜂、苍蝇、蜻蜓等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能形成多张像。 ②青蛙的眼睛向外突
出,视野开阔,有利于观察。
6、填写眼球的构造。

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课时练习题(二)
7、保护眼睛
一、填空
1.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 肌肉调节 的。肌肉 收缩,晶状体的凸度 变大,
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 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
2.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 紧张状态 ,就会疲劳,
失去 调节能力,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3、我知道的眼部疾病主要有沙眼、白内障 、青光眼等。我们青少年最常见的眼
病是近视。

二、选择
1、我们儿童常患的眼部疾病是( A ) A近视B沙眼 C白内障
2.近视眼和老花眼主要是( A )有了毛病。 A.晶状体 B.视神经 C.瞳孔
3、近视是由于( A )有病变引起的。 A.晶状体 B.视网膜 C.瞳孔
4、近视眼看不清( A )的物体。 A远处B近处C黑暗处
5、老花眼配戴( B ),近视眼配戴( A )。 A凹透镜B凸透镜
三、判断
1、躺在床上看书更舒服。( × )
2、远视和近视都是眼部疾病。( √ )
3、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可以在行驶的车上看书。( × )
4、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 )
5、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
6、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 )
7、在行驶的车上看书眼睛容易疲劳。(√)
8、人的左眼与右眼视力一定相同。(×)
9、激光灯可以照射眼睛。(×)
10、双眼视力优于单眼视力。(√)
11、生活在草原地区的牧民视力比较好,没有人患眼病。(×)
四、简答
1、眼睛常患的疾病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近视、沙眼、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角膜炎等。
这些眼部疾病有的是眼睛本身就发生了病 变;有的是感染了病菌或病毒造成
的;更多的是不注意用眼卫生或一些不良习惯造成的。
2、为什么我们正常人的眼睛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答: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 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
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 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
8
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3、人的眼睛中的晶状体是怎么变大或变小的呢?
答: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 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 眼睛就可以看清远
处的物体。
4、什么是近视?(近视是怎么造成的?)
答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总是处在紧张状态,就会疲劳,
失去调节能力,看远处的 物体就会模糊,这就是近视。
5、生活在草原地区的牧民为什么视力比较好?
答:因为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视野比较开阔,光线比较好,经常能够远眺,所以
视力比较好。
6、说一说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答:①避免眼睛受到外伤; ②避免眼睛疲劳过度; ③避免传染性眼病的侵扰; ④
改变生活中不良的用眼习惯; ⑤补充有益于眼睛的食物,增强体质;⑥不要长时
间看电视、电脑; ⑦不要在行驶的车上看书;⑧遇到 刺眼的亮光要戴防护罩;⑨
看书、学习不要离书本太近;⑩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7、说说你是怎么预防近视的?
答:①补充有益于眼睛的食物,增强体质;②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
③不要在行驶 的车上看书;④看书、学习不要离书本太近;⑤不要长时间看电视、
电脑;⑥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8、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答: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 倒像。连接视网膜的
视神经立即把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这些物体了。
8 潜望镜的秘密
一、填空题
1、潜望镜是军事上用于 侦察 的仪器。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能清楚的看到

敌人阵地的情况。
2、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改变 光的传播路线 的原理制成的。
3、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光 的原理制成的。
4、制作潜望镜需要的材料有 牙膏盒 、双面胶 、 美工刀 、2块平面镜片。
5、潜望镜的内部有两块里面斜角呈45°放臵的平面镜。
二、选择
1、制作潜望镜需要( A)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2、潜望镜常用于(B ) A飞机 B潜水艇 C坦克
3、用潜望镜可以从它下面的孔看到上面孔外面的景物,这说明(C)
A光可以曲线传播 ;
B光是可以斜射的,通过光的斜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C镜子能反射光,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改变光的前进方向;
D光经镜面反射后,可以曲线传播。
4、 潜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人的像是(C ) A变大 B变小 C等大
5.制作一架潜望镜最少需要( B )块镜片。 A.3 B.2 C.4
6.某同学想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他需要( C )面镜子。 A.1 B.3 C.2
三、判断
1、我们制作潜望镜要尽量选择废旧材料。(√ )
2、潜望镜在军事上用途很大。(√)
3、潜望镜运用了平面镜反光的性质。(√ )
4、利用潜望镜能从桌子下方看到桌子上面的东西。(√ )
5、制作潜望镜至少需要2个平面镜。(√ )
6、晚上,小明利用潜望镜观察天上的星星。(× )
7、平行的一束光经过潜望镜后聚焦成一点。(× )
四、简答
1、制作潜望镜
9

制作材料:3个牙膏盒盒 、双面胶 、胶带、剪刀、美工刀 、2块平面镜、
制作步骤: ①将一个牙膏盒从中间剪开,再剪出插平面镜的口。
②插入平面镜,呈45°固定住。
③在另一个牙膏盒两面各剪一个洞。
④把牙膏盒拼插在一起,粘好,一个潜望镜就做好了。
2、潜望镜是利用的什么原理制成的。
答: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光 的原理制成的。
3、说一说潜望镜的作用?
利用潜望镜能在隐蔽的地方清楚的看到不能直接观察或危险的地方。
五、画图题
画出潜望镜的简图

9 神奇的眼睛
一、填空题
1、观察一些微小的生物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2、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距离物体的光学仪器。
3、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废墟下的幸存者。
4、哈勃望远镜可以观测宇宙中遥远的星系。
5、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处理器和电视监视器三部分组成。它有储存、摄影
等功能。
6、制作望远镜,至少需要2种镜片:凸透镜、凹透镜。

7、随着科技的发展, 科学家研究出很多“眼睛”。例如商场里的电子验钞机,医
院里有电子胃镜、CT扫描仪等,地震现场有 生命探测仪,路口有电子监控器,太
空有哈勃望远镜。它们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
二、选择
1、检测胃的病变,可以使用( A )A 电子胃镜 B CT扫描仪 C 听诊器
2、专门用来识别钞票真伪的仪器是( C)A放大镜 B显微镜 C电子验钞机
3、用( C)可以看到水中有很多微生物。A放大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4、把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形成了(B ) A显微镜 B望远镜 C放大镜
三、判断
1、人类发明的“眼睛”扩大了人类的视野。 ( √ )
2、生命探测仪在汶川大地震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 √ )
3、使用人类发明的眼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 )
4、一杯清澈的水是非常干净的,里面没有任何生物。( × )
5、哈勃望远镜是人类安放在太空中的“眼睛”。 ( √ )
四、简答
1、人类发明了哪些“眼睛”?各有什么作用?
答:①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废墟下的幸存 者。②哈勃望远镜可以观测宇宙中遥远
的星系。③电子胃镜可以检测胃的病变。④ CT扫描仪可以检测胃的病变。 ⑤
电子验钞机能识别钞票的真伪。⑥电子监控中心可以监控城市交通情况。
2、电子胃镜由哪几部分组成?电子胃镜的功能是什么?
答:电子胃镜主要由内镜、视频 处理器和电视监视器三部分组成。电子胃镜有储
存、摄影等功能,便于会诊及保存资料。
3、医生是如何利用电子胃镜的?
答:医生通过将一条装有摄像头的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 中,可获得高清晰度
的胃部图像,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有利于诊断疾病和开展各种内镜下治疗。
10

试管婴儿移植前吃韭菜-钙化婴儿


试管移植后20天没感觉-引产算生过一胎吗


试管能不能看到男女-天麻的副作用


试管移植前孕酮60能不能移植-土豆能去痘印吗


做试管婴儿应该吃什么水果-气垫cc霜


人世间试管-脂肪肝吃什么好


武汉试管哪家-芹菜的功效与作用


做试管需要查弓形虫吗-乙肝五项怎样才算正常



本文更新与2020-11-20 20:3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63630.html

五年级科学下第一、二、单元练习题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