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右二)与村民们一起查看产业发展情况
重庆彭水县级深度贫困村天台村村民怎么也没想到,当初不少人抵触发展产业,如今在市人大代表、村委会主任郭松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账上已经超过100万元了,年底即将分红。
去年,天台村共脱贫18户、58人,实现整村脱贫。在郭松看来,这不能少了村集体经济的功劳。
产业为何做不走
村民们的劳务费曾未兑现
看到每家每户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一块块荒地、杂草丛生,郭松决定不走了。
2016年,郭松决定结束外出务工,准备改变老家天台村现有的局面。他靠着群众的支持,当选了村委会主任和市人大代表。
正准备大干一场的郭松怎么也没想到,上任不久村民就泼了冷水——要不要发展产业?乡亲们表示反对。
“当时,我很不能理解,村民们为什么对发展产业抵触情绪如此之大,发展产业不就是脱贫的主要方式吗?”郭松表示困惑。
原来,在2017年之前,天台村曾发展过花椒、油茶、方竹等多种产业,最后全部失败。并且,当时承诺给村民们的劳务费也没有兑现,现在一谈起发展产业,村民们纷纷拒绝。
天台村共6组,郭松把每组按照人数差异划分成3—5个板块,每天下班之后,郭松便带着村委会成员、驻村工作队队员把村民们集中起来,宣传发展产业的趋势和优势,消除村民抵触情绪。
就这样,随着每个板块的依次宣传,村民们对发展产业的抵触情绪逐渐消失,一致同意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先来打个样
邀村民土地入股发展蜜桃 每人增收超3000元
村民们是不是真的支持,要拿结果来说话。
为了建立起村民对集体经济的信心,郭松决定首先选择一个产业发展示范点,让村民们看到脱贫增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