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前置胎盘28周流血-东洋参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
16
Vol 16 No 7
第 卷第 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
杂志
20 10 7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July 20 10
年 月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分析
*
郭杨 马勇
7
2 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
〔
10
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内治法则及用药规
律 方法 检索近 年骨质疏松症的常用处方及用药文献
〕
对其用药及配伍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 处方多以右归丸 左
归丸 归脾汤 身痛逐瘀汤等加减 用药多涉及熟地黄 杜仲
淫羊藿 枸杞子 黄芪 当归 白芍 蛇床子 桃仁 红花等 结论 骨
质疏松症的中医内治应以补益肝肾 健脾益气 活血化瘀为
大法
〔 〕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处方分析 中医内治
〔 〕 R285 6 〔 〕 B 〔 〕 1005
-9903 20 10 07 -0 188-0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
号
2
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 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中
基本处方
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多针对其肝肾不足 脾
通过归纳分析发现 所有验方的基本方都来源
气亏虚 瘀滞阻络病机用药组方 通过提高骨量 纠
于右归丸 左归丸 归脾汤 身痛逐瘀汤等 在此基础
正骨结构及改善骨转换
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方上 加减化
裁而成各自的经验方 有的以经方加减
10
〔1 〕
35
降低了骨折发生率 对近 年 位医者防治骨质
为名 如加
减左归丸 有的自拟方名 如壮骨益髓
35 〔1-3 1 〕 〔2 〕
疏松症的 张经验方 进行总结分析
汤 等
1 处方中常用药物 2 1
右归丸
右归丸为明代名医张介宾所创 记载
35 84
在 张常用验方中 涉及中草药
《 》
岳全书 具有温补肾阳 填精益髓之功
10
率最高的有 味 依次为熟地黄 杜仲 淫羊藿 枸
子 肉桂 鹿角胶补肾温阳 益精养血 熟
10
味 使用频
于其著 景
效 方中附
杞子 黄芪 当归 白芍 蛇床子 桃仁 红花 这 味
地黄 山茱萸
枸杞子 山药滋养肝肾 填精补髓 与
25
药使用频率均超过 其中熟地黄使用频率高达
君药相伍有
阴中求阳 之功 阳得阴助而生化无
80 1
表
穷 同时佐
以杜仲 菟丝子 当归 补肾之中兼顾养肝
〔3 〕
表1 处方常用药物分析 益
脾
使肾精
得充而虚损易损 段玉民等 用雌性
中药 出现次数
巢制作骨质疏松模型 进而探讨右归丸
熟地黄 28 80 0
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右归丸可以有效
杜仲 23 65 7
IGF-1
频率
大鼠去卵
对骨质疏松
SD
淫羊藿 2 1 60 保持去卵
巢大鼠的骨密度 提高大鼠血清 分
枸杞子 17 44 7
示温阳补肾法能提高骨量 明显改善去卵
黄芪 15
〔4 〕 〔5 〕
的骨质疏松 刘擎国 叶安娜 袁荣
当归 14 40 0
〔7 〕
泌水平 提
42 9
巢大鼠所致
〔6 〕
白芍 12 34 3 清 王永刚
诸多医家在右归丸基础方上加减化
蛇床子 10 28 6
的经验方治疗骨质疏松症 均取得满意
桃仁 9 25 7
红花 9 25 7
2
张介宾用左归丸治疗真阴不足所致
35
注 总处方数均为
裁形成各自
的疗效
2 左归丸
腰腿酸软 潮
热盗汗 头晕失眠等症 原方具有滋阴
髓之功效 方中熟地黄补肾 山药补
〔 〕 20 100206 008
收稿日期
肝 枸杞补精 川牛膝补血 菟丝子补肾
〔 〕 LZ090 16
基金项目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
补肾 填精益
脾 山萸肉补
南京中
医药
中之气 龟
胶 鹿角补督任之元 乃三阴并补 水火
大学基础研究专项基金项目 09 XJC04
〔1 〕
交济之方
孙湘 予加味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腰
〔 〕
通讯作者 马勇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西医结
合治
9 1 67
疗四肢创伤与骨关节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Tel
背痛 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 腰背痛症状显
〔8 〕
13505 1532 12 E-mail zhongyi-my 263 net
著改善 骨
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黎玉梅 钱祖
·188 ·
16
Vol 16 No 7
第 卷第 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 10 7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7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July 20 10
年 月
〔9 〕
为杜仲叶提取物具
有提高骨密度
稀 等以左归丸为基础方 临证加减 可减少骨钙的
抑制骨吸收 调节
继续丢失 升高骨密度 增加机体抵抗力 降低骨折
骨代谢功能的药效作用 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碱
发生率 性磷酸酶活性
2 3 《 》 3 3
归脾汤 归脾汤记载于 正体类要 中 原方
淫羊藿 淫羊藿性温 味辛 甘 归肝肾经 可
《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 脾不统血等证 脾为后天之本
补肾壮阳 祛风除湿 淫羊藿为补肾壮阳要药 本
》
气血生化之源 肾精需依赖脾精的滋养才能源源不
草备要 谓其 补命门 益精气 坚筋骨 刘亦恒
〔17 〕
OB
断得以补充 方中人参 龙眼肉 黄芪 白术 当归 茯
等 研究显示淫羊藿总黄酮能刺激 增殖 提高
OPG mRNA RANKL
神 远志共奏补益心脾 养血安神之功 化生水谷精
碱性磷酸酶活性 增强 的表达
〔10 〕
微
滋养先天之精 充养骨髓 郝兰枝 使用补肾
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从而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
健脾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0 例病人中总有效
3 4
枸杞子 枸
杞子性平 味甘 归肝肾经 可滋补
率达 88 33 疼痛缓解率达 100 骨强度较前升
《 》
肝肾 益精明目
本草经集注 补益精气 强盛阴
2 X
高≥ 线颈椎 腰椎退变未见加重 有效地维持
道 用于腰膝酸软 头晕失眠 潮热盗汗等肝肾阴虚
了骨结构 其补肾健脾汤中黄芪 白术 太子参 木
及早衰症 常与熟地黄 杜仲合用滋补肝肾
3 5
香即为归脾汤之主要成分 亦有益气补血健脾之意
黄芪 黄芪性微温 味甘 归脾肺经 可健脾补
〔11 〕
通过健脾益气养血治疗骨质疏松症已为徐超英
中 升阳举陷 补
益后天之精以滋养先天之精 研究
〔12 〕 〔18 〕
认为
王和群 等多位医家所证实 补后天以养先天确为
黄芪不仅具有强心 抗自由基 增强机体免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大法 疫
等功能 还具有抑制破骨细胞 降低骨吸收 促进
2 4
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记载于清代名医王
骨形成的补骨功效 降低骨高转换 维持正常骨
《 》
清任所著 医林改错 主治腰腿痛 或周身疼痛 痛
结构
3 6
如针刺等血瘀痹证 具有活血行气 祛瘀通络 通痹
当归 当归性温 味甘 辛 归肝 心 脾经 可
《 》
止痛之功 方中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赤芍 五灵
养血活血 润肠通便 医学起源 当归 气温味
〔13 〕
脂共奏活血行气止痛 陈继平 认为虚中夹瘀是
甘 能和血补血 尾破血 身和血 为养血活血之要
骨质疏松症的病变机制 采用健脾补肾 活血化瘀法
药 滋补后天以养先天 祛瘀止痛不伤正 常与黄芪
38 89 47
治疗骨质疏松症 例 总有效率达 所拟
川芎配伍 益气养血 祛瘀生新 促进骨形成 纠正骨
基本治疗方为归脾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补肾类方药
代谢紊乱
3 7
而成 促进钙质吸收及骨形成 明显改善骨转换 骨
白芍 白芍性微寒 味苦 酸 归肝脾经 可养
质疏松症的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 而标实多为瘀滞
血敛阴 柔肝止痛 现代药理学研究白芍的主要成分
阻络为先 所以常配合活血化瘀 宣痹止痛之药 此
芍药苷具有较好的解痉作用 缓解疼痛 同时敛阴生
〔4 〕 〔14 〕
精以养肝肾
治法已被刘擎国 庄洪 等医家大量的临床实践
3 8
所验证 蛇床子
蛇床子性温 味辛 苦 有小毒 归肾
3
单味药物分析 经 可温
肾壮阳 常与当归 杜仲 枸杞 淫羊藿配伍
〔19 〕
3 1
熟地黄 熟地黄性微温 味甘 归肝肾经 可补
共奏温肾壮阳 李朝阳等 通过临床研究 证实蛇
《 》
益精血 填精生髓 本草纲目 填骨髓 长肌肉
床子有类似性激素样作用 通过抑制骨吸收和骨形
生精血 补五脏内伤不足 通血脉 利耳目 张梅玲
成 阻止去卵巢后大鼠的骨高转换 维持骨量的正常
〔15 〕
等 通过研究证实熟地黄可明显改善多种神经内
水平
5 - 5 -HT 3 9
分泌生化指标如 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桃仁 桃仁性平 味苦 甘 有小毒 归心 肝
NE DA
多巴胺 修复骨质结构 增加骨质密度
经 可活血祛瘀善治多种瘀血阻滞病症 现代药理学
提高钙 磷含量 纠正骨代谢紊乱 调整骨质成分构
研究其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 抗炎 抗菌 抗过敏
成比例的平衡防治骨质疏松症 作
用
常与滋补
肝肾 健脾养血之品配伍 活血祛瘀
3 2
杜仲 杜仲性温 味甘 归肝肾经 可补肝肾
止痛 以治骨质疏松之标
《 》 3 10
强筋骨 神农本草经 主腰脊痛 补中 益精气
红花 红花性微寒 味辛 苦 归心 肝经 可
〔16 〕 活血止痛
《 》
坚筋骨 强志 久服轻身耐老 饶华等 研究认
利水消肿 本草纲目 活血 破血 调
·189 ·
16
Vol 16 No 7
第 卷第 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 10 7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July 20 10
7
年 月
瘀
《 》
力强
经 解毒 常与桃仁配伍加强活血化瘀 宣痹止痛
亦称破血药 本草经疏 桃仁 性善破
之功 血 散而不收
泻而无补 常与红花相须为用 治疗
4
药对分析 多种瘀血阻
滞病证 骨质疏松症常因正气亏虚 外
4 1
熟地黄与蛇床子 蛇床子归肾经 性温热 可
邪侵骨 瘀滞脉络 不通则通 故二者常常相伍为用
《 〔14 〕
温肾壮阳 用于肾虚腰痛 阳痿宫冷 作用颇佳 药
治疗骨质疏松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活血化
》
性论 治男子 女人虚 湿痹 毒风 顽痛 去男子
瘀中药可通过改
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 调节体内
腰疼 熟地黄性微温 质润入肾 善滋补肾阴 填精
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来防治骨质疏松症 桃仁 红
益髓 同蛇床子共用 阴阳并补 而骨质疏松症的发
花等协同作用具
有类雌激素样作用 直接抑制破骨
生与肾虚密切相关 二者相伍 滋补肝肾 治其本虚
细胞增殖
抑制骨
吸收 增加骨密度 保护骨强度 防
〔14 〕
庄洪等 证实由蛇床子 熟地黄等组成的中药复
止骨质疏松症的发展
5
方 有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 同时抑制去势后骨
分析与思考
高转换率的作用 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从而阻止
骨质疏松症属祖国医学骨痿 骨痹 虚劳 骨枯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范畴 临床上治疗
多从补肾着手 但单纯补肾效果不
4 2
杜仲与牛膝 杜仲以其补肝肾 强筋骨 肾虚
佳 多因先天之精需后天滋养 肾不足则脾不健 肾
腰腿痛尤宜 有扶正固本之效 牛膝亦归肝肾经 补
虚同时伴有脾虚 正气亏虚 外邪乘虚深侵入骨 气
肝肾 强筋骨 活血利水 具有走而能补 性善下行之
血运行不畅 瘀滞脉络 骨失所养所致 所以对于治
特点 二者联用 既可加强补益肝肾 强筋壮骨之
疗骨质疏松症 多从肝肾不足 脾气亏虚 血瘀病机
功 牛膝又可引杜仲下行入肾 经常相互配伍出现于
着手选药组方 从用药特点来说 以补益药和活血药
〔20 〕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剂中方坚 研究认为两者
为主 在药性上大
多微温或温 在药味上大多味甘
联用可明显加强镇痛
抗炎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抑 在
归经方面大多入肝肾经 药对的选用亦多从 虚
IL-1 TNF-
制 α 等炎症因子对破骨细胞促进作用 从
和 瘀 两方面着手 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
而抑制骨吸收 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中药复方多是经方加减或自拟方 其中以右归丸 左
4 3
当归与川芎 川芎药性辛温 归肝经 活血行
归丸 归脾汤 身痛逐瘀汤使用频率较高 以上说明
气 祛风止痛 为 血中之气药 善治各种气滞血瘀
治疗本症时 选用药物多以甘温补益 滋养肝肾 兼
《 》
所致痛证 本草汇言 味辛性阳 气善走窜
及五脏为基本特点 以补肾益精为主 辅以健脾养
而无阴凝黏滞之态 虽入血分 又能去一切风 调一
血 活血祛瘀 强筋壮骨 标本兼顾 大量的临床实
切气 当归养血活血 补中有动 动中有补 二者常
践已证实 此类方药能够刺激成骨细胞增殖 抑制破
常相伍而用 气血同治 既可行气活血止痛 祛瘀生
骨细胞分化 促进骨形成 降低骨高转换率 有效提
〔2 1 〕
新 又可兼顾扶正 为该病常用配伍 邵敏等 通
高骨密度 并能改善微循环 维持骨代谢平衡 纠正
过对骨康方拆方研究结果表明 二者合用可以明显
骨结构 从而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
加强补肾方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可提高全身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
骨密度 骨矿含量 血清雌二醇含量 有效防止骨折
作用是肯定的 各位医家均是遵循补益肝肾 健脾益
等并发症发生
气 活血化瘀治疗
大法组方 又以补肾 健脾 祛瘀为
4 4
黄芪和白芍 白芍味酸 归肝脾经 养血敛阴
不同偏重点 巧妙的使用一些药对 加强了中药复方
和营 柔肝止痛 黄芪善入脾胃 为补中益气要药 大
的作用 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
补脾肺之气 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二者联用 补气生
的生活质量 但目前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仍存在
血 阳生阴长 补养后天以资先天之精 充养骨髓
以下问题 一是中药复方成分复杂 作用机制的解方
〔22 〕
张琨等 研究证实 黄芪和白芍联用可促进维生素
分析尚需更广泛 更深入的研究 二是多集中在中药
D 复方防治骨质疏松症
的机制研究单味药或常用药
及肠钙吸收 维持机体钙 磷代谢平衡 增强免疫
功能 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对作用机制研究较少 三是中药防治多数集中在绝
症发生 经后骨质疏松
症对男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
4 5 究报道较少
桃仁和红花 桃仁入心肝血分 善泄血滞 祛
相关的实验研究亦少 四是中药复方中
·190 ·
16
Vol 16 No 7
第 卷第 期 中国实
验方剂学杂志
20 10 7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July 20 10
年 月
7
选杜仲叶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效成分 〔J 〕 解剖学研
各类中药如何合理配伍应用仍需深入探讨 五是相
究2004 26 2 115
关研究检测指标少 缺乏很强的说服力 缺乏中药治
〔17 〕
刘亦恒 张海英 臧洪敏 等 淫羊藿总黄酮对大鼠成
疗骨质疏松症分子基因方面的研究等等 有关这些
骨细胞代谢调控的机制研究 〔J 〕 中国中药杂志
方面的研究工作将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2006 3 1 6 487
〔18 〕
〔
李朝阳 吴铁 黄连芳 等 黄芪水提液与已烯雌酚对
参考文献
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研究 〔J 〕 中草药1998 29 1
〔1 〕
孙湘 加味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腰背痛临床疗效
〕
27
观察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 10 5 36
〔19 〕
李朝阳 吴铁 等 蛇床子素对去卵巢大鼠近侧胫骨代
〔2 〕
许建安 杨挺 邸振福 壮骨益髓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
谢影响的定量研究 〔J 〕 药学学报1996 3 1 5 327
松症疗效观察 〔J 〕 中医正骨2000 12 5 17
〔20 〕
方坚 独活寄生汤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
〔3 〕
段玉民 王书军 史风雷 等 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
炎疗效观察 〔J 〕 中医正骨2004 16 9 24
密度和血清 IGF-1 水平的影响 〔J 〕 中华现代中西医
〔2 1 〕
邵敏 黄宏兴 庄洪 等 骨康防治骨质疏松拆方的初
结合杂志2003 1 11 967
步研究 〔J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 8 2 7
〔4 〕 2 1
刘擎国 益肾活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例
〔22 〕
张琨 曹长峰 益肾健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
〔J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 18 5 63
效观察 〔J 〕 辽宁中医杂志2008 35 4 543
〔5 〕 60
叶安娜 补肾壮骨汤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例临
〔23 〕 96 〔J 〕
许正发 代玉金 右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 例
国
床观察 〔J 〕 新中医1998 30 7 52
医论坛2002 17 2 50
〔6 〕 〔J 〕
袁荣清 温阳益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体会
黑龙
〔24 〕
李芳芳 李恩 佟晓旭 等 补肾 健脾和活血化瘀方药
江中医药2008 4 2 1
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比较性研究 〔J 〕 中国骨质
〔7 〕
王永刚 张振东 郭进修 等 壮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
疏松杂志1998 4 1 5
27 〔J 〕 2002 14 5 33
疏松症 例报告 中医正骨
〔25 〕
葛亮 戴芳芳 健骨丸 治疗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8 〕
黎玉梅 补肾法治疗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体会
20 例临床观察 〔J 〕 江苏中医药2005 26 3 24
〔J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 13 6 793
〔26 〕
李双蕾 范冠杰 壮骨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
〔9 〕 60
钱祖稀 中药配合雌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J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 10 3 330
例 〔J 〕 实用中医杂志1999 15 8 3 1
〔27 〕
张荣华 益骨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 Ⅰ型
〔10 〕 60
郝兰枝 补肾健脾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例报
胶原 mRNA 表达的影响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5 16
告 〔J 〕 中医正骨2004 16 8 83
10 94 1
〔11 〕
徐超英 自拟补肾健脾通络汤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
〔28 〕
李志英 刘保国 刘月梅 等 仙灵骨松胶囊治疗绝经
及骨密度的影响 〔J 〕 中国临床康复2004 8 30
后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J 〕 四川中医2006 24 1
6698
83
〔12 〕 〔J 〕
王和群 中医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内蒙
〔29 〕
赵建 崔书国 等 补肾壮骨活血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
古中医药2007 3 2
159 例 〔J 〕 四川中医2005 23 7 7 1
〔13 〕 38
陈继平 虚中夹瘀论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30 〕
王宗辉 翟献斌 苏睿 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
〔J 〕
例
黑龙江中医药1999 30 6 29
症的临床研究 〔J 〕 中医正骨2006 18 8 9
〔14 〕
庄洪 梁祖建 从瘀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态势
〔3 1 〕
高素强 傅得兴 张红梅 淫羊藿及其复方防治骨质疏
评析 〔J 〕 中医正骨2006 18 2 69
松的研究进展 〔J 〕 中国中药杂志1999 24 4 249
〔15 〕
张梅玲 卫泽武 郑笛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机理研究
〔 〕
责任编辑 蔡仲德
进展 〔J 〕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 12 6 4 13
〔16 〕
饶华 胡金家 高书亮 等 成骨样细胞体外培养法筛
·19 1
·
试管怀孕后的宫外孕的几率大吗-后背右侧疼是怎么回事
湖南妇幼试管婴儿成功率高吗-如何治疗风湿
试管解冻生第二胎检查-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美国试管婴儿推选 莫斯科孕妈妈口碑好-身高体重标准公式
规范驾驶员考试管理的建议-洁面
多囊试管取卵质量-右背部肩胛骨下方疼痛是怎么回事
大龄女方年轻男方试管-唐筛是检查什么的
做试管为什么要诊刮-宝宝鸡胸图片
本文更新与2020-11-08 16:3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48194.html
-
上一篇:骨质疏松的个案 (1)
下一篇:骨质疏松症的成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