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苗是不是单倍体-重庆母婴店
手足口病知识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 高峰
期,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
流 口水、拒食,嗓子里还有一些小水泡,没有并发症的患儿,一周左右即可痊愈。少数
患儿有神经系统症状 ,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和皮肤继发感染,极少有后遗症。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 A
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 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
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 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
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 在肠道增殖。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都
是易感的,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
患手足口病后还 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生时,病儿常以发热起病,其热度不 等,也有不发热者,但以低热者居
多约点半数,且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临床以 口腔,手足疱疹
为主要特征,口腔疱疹见于舌,颊粘膜,硬腭,口唇,咽及扁桃体,约3mm大小,并迅
速破溃形成溃疡,皮疹多见于手足远端,手指指间,足跟边缘和甲周,手掌和足跖亦多
见,下肢 及臀部可呈密集分布的丘疹样皮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
圆形,约3~7mm如米粒 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疹数目少的
仅几个,多的几十个,一般病程较轻而短 ,多于1周左右痊愈,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
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流
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 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后手,足的指及趾
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泡,疱的周围 有红晕,水疱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
是一致的,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脱屑 ),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
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同时,在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 齿龈上也有
散在的水疱,但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
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感染源为疱疹 液,咽喉分泌物,粪便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它的潜伏期是3—8日。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口腔,手,足出现疱疹,咽拭子,血液及疱液中分离培养出COX
A19病毒可确诊。
鉴别诊断
手足口病应与口蹄疫相鉴别。
一、病原体 不同,口蹄疫的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属于人畜共患病原体,手足口病
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 br>二、传染源不同,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类(两半蹄子)动物牛,羊,猪,鹿,骆驼
等发生口蹄疫 ,成为人患口蹄疫的传染源,只有先出现兽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手足
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肠道携带 病毒的人,属于人类疾病。
三、传播途径不同,口蹄疫是通过接触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溃疡烂斑,经皮 肤粘膜
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传染而又未加热(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
蹄疫是极为散在发生的,手足口病是由于接触病人,通过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
污染经口感染的, 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可出现不同规模的流行。
四、发病人群不同,人患口蹄疫决定于与病畜的 接触,发病人群的年龄广泛,但由
于易感性很低,发病机会很少,儿童和老年人一旦患病症状较重,手足 口病主要是幼儿
传染病,3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不清,很少超过5岁以上者,1983年天津市流行手 足
口病,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32.85‰,3~6岁为14.23‰,7~14岁为1.27‰,1 5岁以
上0.05‰,常在托幼机构出现流行。
五、症状体片不同,口蹄疫,手足口病虽患病 部位在口腔,手指间,足趾端有相似
之处,但症状体征各有不同。
口蹄疫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全 身中毒症状和局部疱疹损害两大特征,出现发热,头痛,
全身不适,1~2天后在口腔粘膜,舌边,手指 间,足趾端发生水疱,再1~2天水泡破溃,
形成烂斑,继发感染成脓疱,然后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瘢 痕,病程1~`2周,大多预
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并发心肌炎,手足口病大多无发热或低热,但有呼吸道 感染症状,
先在口腔粘腊出现疱疹,分布和颊粘膜,齿龈,舌边,并破溃成溃疡,随即在手指,足
部,臀部,膝部出现丘疹,第二天只有少部分丘疹形成疱疹,如绿豆,赤小豆大,单个
性不融合,内含 透明液体,终不破溃,3~5天自行吸收收缩,全身症状轻,病程约一周,
预后良好。
六、诊 断依据不同,口蹄疫需先有当地牲畜口蹄疫发生或流行,并有与病畜接触机
会,或饮用病畜污染而未加热 的奶等感染关系,潜伏期2~18一友3~8天常见;发病具有
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疱疹,溃疡损害两大 特征。
需与疱疹性咽峡炎,单纯疱疹等相鉴别。
检查:
检查皮疹和溃疡 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
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 要2-4周才能出结果。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大多正常。
2.病毒分离 采取病人的水泡液,唾液等以无菌处理后分别接种至:
①豚鼠脚掌皮内,4~5天后在其足趾间出现水泡;
②小鼠脑内及其乳鼠腹腔内而致死亡;
③猪肾,小牛肾细胞培养中出现细胞病变者,则可认为分离到口蹄疫病毒,可进一
步用特异性血 清鉴定其型别。
3.血清学试验 以补体试验结合最为敏感,起病后10~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治疗
手足口病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
(1)口服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2)呕吐难以进食者给 予输液。当口腔因有糜烂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予易消化的
流食,饭后漱口。
(3)口 腔溃疡给予青梅散、金霉素鱼肝油或锡类散外涂,疼痛剧烈涂以利多卡因或
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促使糜 烂面早日愈合。 并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4)皮肤疱疹有继发感染者涂以1%甲紫;
(5)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病毒灵等。若伴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
毒的中药。
2.手足口病可能结合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进行治疗。
(1)并发脑膜炎者按照脑膜炎治疗
(2)并发心肌炎者按照心肌炎治疗。
手足口病中医治疗
1.中药方剂:
(1)双花防毒饮 方剂:金银花,野 菊花,蚤休,茯苓,甘草。制法:上药加水300ml,
浸泡30分钟,以武火(大火)煎煮沸腾,改用 文火(小火)煎煮15分钟,煎成药液150ml。
每日1剂,药液分2~3次服,连续服用7~10天 。3岁以下婴幼儿可减量服用。
(2)对急性期出现低热或无发热,流涕咳嗽,咽红疼痛,或纳差恶心,可用“银翘
散”方剂;
(3)高热持续,口腔、手足、臀部、四肢疱疹分布稠密,可用“清瘟败毒饮”方剂;
对出现高 热不退,频咳气急等并发症,可用“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方剂。
(4)治疗口疼牙龈肿:可用板蓝根,黄芩、白藓皮,双花,竹叶、薄荷,煎水含漱。
(5)在疾病康复期,对于口干咽痛的孩子可在沙参麦冬汤方剂里,加生地黄、芦根
养阴生津,清热润咽 。
2.中成药
(1)玉屏风口服液合板蓝根冲剂,连续服用7~10天。
(2)治疗口咽部疱疹,可用西瓜霜、冰硼散、锡类散,任选1种,涂搽口腔患处,1
日3次; 吹敷口腔患处,或口腔炎喷剂喷患处,每日2次。口腔炎喷雾剂对扁桃体炎效
果最为明显;对小儿口腔炎 有特效;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雾化剂型易吸收。
(3)手足疱疹严重者,可用如意金黄散、 青黛散,任选1种,麻油调,敷于疱疹患
处,1日3次。
3.分型治疗:
1)普通 型(心脾积热):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其中口舌疱疹色红,疼痛
剧烈,患儿流涎较多,纳差, 不能进食,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
【药物】大黄,黄芩,等古方化湿散。
2)普通型 (湿热交阻):发热,无汗,手足口出现疱疹,口舌疱疹色暗红,疼痛不
剧,腹胀,纳差,大便正常或稍 溏,舌暗红,苔白腻或稍黄腻。
【治法】辛开苦降,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减。
【药物】生甘草,半夏,黄芩,黄连,等古方化湿散,分2次服。
3)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热、皮疹,高热,无汗,烦躁,嗜睡,烦躁,易
惊,或伴肢 体痿软、瘫痪,舌红,苔白腻或黄腻。
【治法】清热化湿,镇肝熄风。
【方药】风引汤加减。
【药物】大黄,生石膏,寒水石10克等古方化湿散。
重症 加减方案:热势较盛,加用羚羊角粉;肢体阵挛重,加用薏苡仁、地龙、木瓜;
便秘减赤石脂,后期热退 减石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加古方清热通络散。
4.中药预防方剂
(1)金银花,大青叶 ,绵茵陈,生苡仁,生甘草。水煎服,一日分两次服用,连续
5-7天。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之 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以上为3~6
岁剂量,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6岁以上者可加量 服用。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
孩子不要喝。
(2)对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 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
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 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
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3)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 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
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 、凉血的作用。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 内痊愈,并
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
痛,其他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脑炎或脑膜炎,肺炎,肺水肿,脊髓灰质炎样肢体
瘫痪,过敏性紫 癜等,多发生于发病后2~5 天,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致命,死亡率极低,
仅十万分之一或几万分之一。
手足口病日常预防: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早期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 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
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
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 儿的营
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 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
可用水煎服。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 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
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三五天即可,但体虚,容 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对
于口里长疱疹,有溃疡,口气臭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 藿香,生
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
加麦芽,以开胃。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
苦参等煮沸,冷 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手足口病日常保健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
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
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
继发感染。
手足口病饮食保健
饮食注意
第一阶段:病初。嘴疼、畏食。饮食要点:以牛奶、 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
物为主,少食多餐,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为了进食时减少嘴疼,食物要不 烫、不凉,
味道要不咸、不酸。这里介绍一个小窍门―用吸管吸食,减少食物与口腔粘膜的接触。
第二阶段:烧退。嘴疼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举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
供优质蛋白质 ;香蕉易制成糊状,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和果胶,能提供热能、维
生素,且润肠通便。 第三阶段:恢复期。饮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营养要高。如鸡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
碎豆腐、碎蘑 菇等。大约十天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禁忌
1、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2、治疗期间应注意不吃鱼、虾、蟹。
健康教育
1.个人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
卫生,居室 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 儿童,父母要
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 br>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3)在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5)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 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
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的预防措施
(1)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 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
应立即洗手;
(4)消毒的必备品:碘酊、消毒棉球等。
试管婴儿老公拒绝出钱-补肾壮阳酒
江西试管婴儿那里最-青岛美甲团购
试管促排卵头晕困-女性肚子左侧隐隐作痛
试管移植什么时候孕吐-用什么醋洗头
卵巢不好试管婴儿-梦见自己生了双胞胎女儿什么意思
做试管移植后怎么注意什么意思-油麦菜
试管双绒两个宝宝差三周正常吗-39周没入盆突然生了
自己提供卵子试管-我的宫颈炎自愈了
本文更新与2020-11-08 06:0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47518.html
-
上一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
下一篇:手足口病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