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我恨我爱你小孩你过来基础护理学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0-25 08:33

防辐射服什么材质好-胎心率 性别

2020年10月25日发(作者:姚继华)
基础护理学
1. 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特点 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弱点是只关心疾病,
忽视了人的整体性。
2.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特点 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护士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
施身、心、社会等 全方位的,连续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3.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的特点 护理学已发展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综合人文、社
会、自然科学知 识的独立性应用科学。护理的任务扩展到了对所有人、生命周期所有阶
段的护理。护理工作场所也相应地 从工厂、学校、家庭、社区、幼儿园、老人院或临终
关怀院等。
5. 南丁格尔的贡献
1.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经过南丁格尔的精心护理,伤员的病死率由原来的50%降到2.2%。
2. 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建于1860年英国。
3. 为了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的贡献 ,1912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5月12日(男丁格尔生
日丁)定位国际护士节。
中国近代护理的发展
1. 我国第一所护理学校创办于1888年的福州。
2. 1909年,中国护理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中华护士会”在江西牯岭成立,1936年改成
中华护士学 会,1964年改为中华护理学会并沿用至今。

中国现代护理的发展
1.198 3年,天津医学院首先开设护理本科专业。1922年,北京医科大学开设了护理学硕士
研究生教育。2 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被批准为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1993年3月卫生部颁发了我 国第一个关于护士执业和注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
法,1995年6月首次举行全国范围的护士 执业资格考试。
3.1993年,中华护理学会设立护理科技进步奖,每两年评奖一次。
护理工作方式
1. 个案护理 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一位患者全 部护理的护理工
作方式。使用于抢救患者或护理某些特殊患者,也适用于临床教学需要。这种护理方式,
护士责任明确,并负责完成其全部护理内容,能掌握病人全面情况,但耗费人力。
2. 功能制护理 以工作为导向,按工作内容分配护理工作,各司其职。护士分工明确,易
于组织管理,节省 人力。但工作机械,缺少与患者的交流机会,较少考虑患者的心理,
社会需求,护士较难掌握患者的全面 情况。
3. 小组制护理 以小组的形式(3~5位护士)对一组患者(10~12位)进行整体护理 。组长
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患者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发挥各级护
士 的作用,能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但护士个人责任感相当减弱。
4.
责任制护理
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和连
续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 以患者为中心,要求患者入院到出院均由责任护士对其实行8小时
在岗,24小时负责制。由责任护士评 估患者情况、制订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这种护
理方式,责任护士的责任明确,能全面了解患者的情 况,但要求对患者24小时负责难以实
现,且文字记录书写较多,人员需要也较多。
5.综合护理 综合护理是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化,在护理哲理、护士的职责与评
价、标准化的护理计划、患者教育计划、出院计划、各种护理表格填写、护理质量的控制等
方面都以护理 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水平质量。它融合
了责任制护理及小组护理的 优点。
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1. 思想道德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护理事业、有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精神。
2. 科学文化素质 护士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
科知识。
3. 专业素质 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及比较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4. 体态素质 护士必须身体健康、功能健全、精力充沛、仪表文雅大方、举止端庄稳重、
待人热情真诚、并养成个人和 集体的卫生习惯。
5. 心理素质 护士应保持健康、乐观、开朗、情绪稳定、胸怀宽容豁达。具有 高度的责任
心和同情心,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灵活敏捷。具有良好的人
际关系,同事间相互总重,团结协作。
健康的模式
1. 健康-疾病连续相互模式 健 康—疾病连续相即指健康与疾病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处于一
条连线上,其活动范围可从频临死亡至最佳健 康状态。任何人任何时候的健康状况都会
在这个连续相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占据一个位置,且时刻都在动 态变化之中。
2. 最佳健康模式 由DUNN(邓恩)1961年提出。最佳健康模式更多地强调 促进健康与
预防疾病的保健活动,而非单纯的治疗活动。
环境的分类
温度与湿度
1. 温度 一般病室的温度为18~22°C,中暑病人病室的温度为20~25°C,足月儿、手 术
室产房的温度为22~24°C,早产儿病室的温度为24~26°C,新生儿沐浴时温度为
26~28°C,鼻饲液的温度为38~40°C,通常情况下灌肠液的温度为39~41°C,中暑病人
灌肠溶液的温度为4°C,床上洗头的温度为40~45°C,肛门坐浴的水温为43~46°C,
温 水檫浴的水温为50~52°C,热水袋的温度为60~70°CL.
2. 湿度 病房相对湿度为50~60%,甲醛熏蒸时相对湿度为70~80%。

病室内温度过低,病 人感到(肌肉紧张;烦躁;食欲缺乏;闷热、尿液排出增多;头晕、食
欲减退;口舌干燥、咽痛烦渴): 肌肉紧张。
3. 病房湿度 适宜湿度以50~60%,(相对湿度)。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 可抑制出汗,
病人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器官切开病人尤为不
利。
如:病房湿度过低时,病人可表现为(口干舌燥、咽痛、憋气、闷热,肌肉紧张,食欲
缺乏、耳 鸣,尿量增多):口干舌燥、咽痛。
如:病室内湿度过高,病人感到(肌肉紧张;烦躁,食欲缺乏;闷 热、尿液排出增多;
头晕食欲减退;口干舌燥、咽痛、烦渴):闷热、尿液排出增多。
如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18~22°C,50~60%。)
4. 通风 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5. 空间 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6. 噪音 指凡是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或足以引起人们心理上或生理上不愉快的声音。医院
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声强度在35~45分贝。病室内应保存安静,护士尽可能地为病人创
造安静的环境 。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根据WHO的规定,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声强度应维持在35~45Db.
护理的内涵
1. 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护理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同时护理工作又充满创
造性的艺术。
2. 护理是助人的活动 护士和病人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3. 照顾是护理的核心 照顾是护理的核心和永恒的主题。
4. 护理是一个过程,其方法是护理程序。
5. 护理是一门专业20世纪50年代以后,护理逐渐由一门执业发展成为一门专业。
如:护理 学对“护理”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患病的人,护士和
病人的关系是管理与服从的关 系,护理实践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活动,护理是有目的、有组织
的被动性活动,护理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随 时间推移而变化):护理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随
时间推移而变化。
整体护理
整体护 理的基本含义是护理人员视服务对象为一个功能整体,在进行护理服务时,应提供生
理、心理、社会、精 神、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顾。整体护理是一种护理观,其宗旨是
以护理对象为中心,根据护理对象 的需求和自身特点,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提供系统、
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照顾。
如: 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对人实施从生理、心理
和社会各个方面 的护理,从而使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的护理是(个案护理,功能制护理,小
组护理,责任制护理,整体护 理):整体护理
如:整体护理的宗旨是(帮助健康的人促进健康,帮助患病的人减轻痛苦, 以护理对
象为中心,帮组患病的人恢复健康,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第三章 护理学相关理论
系统的概念
系统作为一种学术语,源于美籍奥地利生物学 家贝塔朗菲。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定义涵盖 了双重意义:一是指系统是由一
些要素(次系统)所组成,这些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是指系统 中得每一个要素都
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但这些要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后,它又具有各孤立要素 所不
具备的整体功能。
系统的基本属性
1. 整体性 主要表现为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的总和。
2. 相关性 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3. 动态性 是指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4. 目的性 任何系统都有自身特定的目的。
5. 层次性 任何系统都有层次的 。对于某一系统而言,它既是一些次要系统(要素)组成,
同时,它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超系统(要素)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
1.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 佛洛依德认为意识可分为意识、前 意识和潜意识。意识是感
知的心理活动部分。潜意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深层次的心理活动部分。前意识 介于意识和
潜意识之间。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⑴本我:是人格最主要的部分,是潜意识欲望的根源。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目的在于争取
最大 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⑵自我:是大脑中作用于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功能是在本我的冲 动和超我的
控制发生对抗时进行平衡。自我靠虑现实,遵循唯实原则。
⑶超我:为维持社会准则的一种特殊结构,属良心和道德的范畴。
温馨提示:本我相当人的本来面目,自我相当于现实中的我,超我相当于理想当中的我。
如:人们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理想的标准,属于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本能、
潜意识):超 我
3.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⑴口欲期:1岁以前,此期原欲集中在口部。婴儿的吸允 和进食欲望若能得到满足,可带来
舒适和安全感;若未能得到满足或过于满足则会造成人格的固结现象, 从而出现日后的允手
指、咬指甲、吸烟、酗酒等。
⑵肛门期:1~3岁,此期原欲集中在肛门 区。健康的发展建立在控制排便所带来的愉快经历
上,从而养成讲卫生、有次序的习惯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固结则会造成缺乏自我意识或自以
为是等。
⑶性蕾期:3~6岁,原欲集中在生殖器。健康 的发展在于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建立起性别
认同感。固结则会造成性别认同困难或难以建立正确的道德 观念。
⑷潜伏期:6岁至青春期,此期孩子把性和攻击的冲动埋在潜意识中,而将精力集中在智力和身体活动上。愉快来自于外在的环境,固结则会造成压迫或强迫性人格。
⑸生殖期: 青春期 开始后原欲又重新回到生殖器。但青年人已经将注意力从双亲转移到自
己所喜爱的性伴侣身上,而建立自 己的生活。若此阶段失败,可导致个体出现身心方面的功
能失常。
4. 弗洛伊德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弗洛伊德理论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身心发展过程,特
别是健康人格形 成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按照不同的性心理发展时期提供护理,以保证服
务对象健全人格的形成。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1艾瑞克森将人格发展分为8期,每一时期各有一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要面对。
艾瑞克森的心理发展过程

阶段 年龄 危机
婴儿期(口感期) 出生~18个月 相信与不相信
幼儿期(肛—肌期) 18个月~3岁 自主—羞愧
学龄前期(生殖运动期) 3~5岁 主动-内疚
学龄期(潜在期) 6~12岁 勤奋-自卑
青春期 12~18岁 认同-角色紊乱
青年期 18~25岁 亲密-孤独
成年期 25~65岁 繁殖-停滞
老年期 65岁以上 完善-










三水荷花世界好玩吗-龌龊什么意思


妇科附件炎-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婴儿烦躁不安-六个月宝宝早教课程


凤姐怀孕了-大年初一头一天


少女哪吒 电影-长智齿疼吃什么药


梦到捉鱼-风保宁


美国快高-胃寒症状


9寸是多少厘米-orz是什么意思



本文更新与2020-10-25 08: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1852.html

基础护理学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