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愈合慢-儿童上网监控
动车组中暑及其处置
中暑(heat illness)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 因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
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 疾
病,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可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导致死亡、永久
性脑损害或肾 衰竭。
高温环境作业或在室温大于32 ℃、湿度较大(大于60%)、通风不良的环境
中长 时间或强体力劳动是中暑的致病因素。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如
年老、体弱、产后、肥胖、甲 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如苯丙胺、阿托品)、
汗腺功能障碍(如硬皮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广 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等使
人易中暑。
1、中暑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
患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后,出现口渴、乏力、多汗、头晕、
目眩、耳鸣、头痛、恶心、胸 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体温正常或略高,
不超过38 ℃。
2.轻症中暑
患者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面色潮红或苍白,烦躁不安、表情
淡漠、恶心、呕吐、大汗淋 漓、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偏低、心率加快、体
温轻度升高。
3.重症中暑
重 症中暑患者可出现高热、痉挛、惊厥、休克、昏迷等症状。重症中暑按临
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以下3型:
(1)热痉挛(heat cramp)。患者出汗后水和盐分大量丢失,若仅补充水或低张
液 ,补盐不足,则可造成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临床表现为四肢肌肉,腹部、背
部肌肉的肌痉挛和收缩疼痛 ,尤以腓肠肌痉挛为特征,常呈对称性和阵发性。患
者也可出现肠痉挛性剧痛。患者意识清楚,体温一般 正常。热痉挛可以是热射病
的早期表现,常发生于高温环境下强体力作业或运动时。
(2)热衰竭(heat exhaustion)。患者在热应激情况下对热环境不适应而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周血管扩张,可因周围循环容量不足而发生虚脱,表现为头
晕、眩晕、头痛、恶 心、呕吐、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脉
搏细速、心律失常、晕厥、肌痉挛、血压下降 ,甚至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不
明显,病情轻而短暂者也称热晕厥(heat syncope),可发展为热射病。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
(3)热射病(heat stroke)。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属于高温综合征(hyperthermia
syndrom es),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在高温、高湿或强烈的太阳照射环境中作
业或运动数小时(劳力性),或 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的环
境中活动(非劳力性)数日后,机体的热应激机制失代偿 ,发生中心体温骤升,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
在全身乏力、出汗、头晕、头痛、 恶心等早期症状的基础上,患者出现高热、
无汗、意识障碍,体温高达40~42 ℃,甚至更高。患者 可有皮肤干燥、灼热,
谵妄,昏迷,抽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瞳孔缩小,脑膜刺激征等表现,严重< br>者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脑水肿、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急性肾衰竭、急性重型肝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r>(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多器官功能衰竭。
2、中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高温 环境中,繁重的体力工作或剧烈运动之后,甚至其过程中,个体出现
中暑的相应临床表现即可以做出诊断 。此外,有肌痉挛伴虚脱、昏迷伴有高热症
状者也应考虑为中暑,但需要排除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脑 膜炎、中毒性细菌
性痢疾、脑型疟疾、脑血管意外、脓毒症、甲状腺危象、伤寒、抗胆碱药中毒等
原因引起的高温综合征。
3、中暑的应急处理
1.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的应急处理 先兆中暑患者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口服淡盐水或饮用含有盐分的清
凉饮料,稍事休息后即可 恢复正常。除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并休息外,对
有循环功能紊乱的轻症中暑患者,救护者可经静脉 为其补充5%葡萄糖盐水,需
注意静脉滴注速度不能太快,并加强观察,直至恢复正常。
先兆 中暑和轻症中暑患者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并口服人
丹10~20粒,稍事休息后症状 即可缓解。
2.重症中暑的应急处理
(1)热痉挛。热痉挛的主要处理措施为补充氯化钠,可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
或生理盐水1 000~2 000 mL。
(2)热衰竭。热衰竭的处理措施为及时补足血容量,防止血压下降,可 用5%葡
萄糖盐水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适当补充血浆。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
(3)热射病。
①救护者应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中,可使用电风扇、空调等;为 患
者按摩四肢及躯干,促进循环散热;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电图和血压等。
②救护者应给予患者吸氧。
③降温。降温速度与中暑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体温越高,高温持 续时间越长,
对组织造成的损害就越严重,预后越差。通常情况下,救护者应在1 h内使患者
的直肠温度降至37.8~38.9 ℃。
体外降温。头部降温可采用冰帽、电子 冰帽,或将装满冰块的塑料袋紧贴两
侧颈动脉处及双侧腹股沟区。全身降温可使用冰毯,或用冰水、酒精 擦拭皮肤。
体内降温。体内降温可用冰盐水200 mL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冰的5%
葡萄糖盐水1 000~2 000 mL静脉滴注,开始时滴注时滴速应控制在每分钟30~
40滴。
④补钠和补液,维持水、电 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患者出现低血压时,应及时
为其输液,补足血容量,必要时应用升压药(如多巴 胺)。
⑤防治脑水肿和抽搐。临床常应用甘露醇。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降温、改善机体
反应性 、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可用地塞米松。酌情应用白蛋白。有抽搐发作者可
静脉注射地西泮。
⑥ 综合治疗与对症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昏迷或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管
术,用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 ;肺水肿时可给予患者毛花苷C、呋塞米、糖皮质激
素和镇静剂;及时发现和治疗肾功能不全,防治肝功 能不全和心功能不全;控制
心律失常;给予患者质子泵抑制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 染
等。
⑦针刺水沟穴、百会穴、曲泽穴,并配合委中穴和十宣穴放血(放血前需用酒精
消毒穴位周围皮肤,用针灸针快速点刺,然后挤压出血)。
坚而不久-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
昆明南屏街-去吧兄弟
断奶时奶涨怎么办-中文名翻译成英文名
胸特别小-义眼能看见吗
凡士林纱布-就这么晃着
好看的历史剧-新生儿吃完奶就打嗝
女娲传说之灵珠大结局-脚趾甲淤血
喂鸡歌-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
本文更新与2020-10-24 16: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