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怀孕初期注意事项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3)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0-23 23:37

怀孕的症状有哪些-四维彩超多少钱

2020年10月23日发(作者:车继铃)
第十三单元 感染性疾病

麻疹
流行病学特点
中医病因病机
麻疹 临床表现
并发症
中医辨证论治
流行病学特点
麻疹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流涕、流泪、咳嗽、口腔麻疹黏膜斑
(Ko plik’s 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见,传染性较强,多见
于6个月以上5岁以下小儿,传播方式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染。
中医病因病机
麻疹的发病原因是感受麻毒时邪。麻毒时邪由口鼻而入,主要病变是肺脾两脏。麻毒犯肺,肺卫失宣,
故 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此为疹前期;麻毒由肺及脾,正邪抗争,驱邪外泄,皮疹透发全身,达
于 四末,此为出疹期;疹透之后,毒随疹泄,麻疹逐渐收没,热去津伤,便进入恢复期。这是麻疹顺证的
病 机演变规律。
麻疹以外透为顺,内传为逆,若正虚不能托邪外泄,或因邪盛化火内陷,均可导致麻 疹透发不顺,形
成逆证、险证。若麻毒内归于肺,或复感外邪侵袭于肺,以致肺气郁闭,则形成邪毒闭肺 证;麻毒循经上
攻咽喉,而成麻毒攻喉证;麻毒内陷厥阴,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形成邪陷心肝证。
临床表现

疹黏膜斑”
并发症

发热 后2~3天,于口腔两颊黏膜近臼齿处出现直径约0.5~1mm的灰白色斑点,周围有红晕,称为“麻
喉炎 多见于2~3岁以下小儿,常由继发细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及吸气性
呼 吸困难,轻者随体温下降皮疹消退,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肺炎 为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 岁以下小儿。可发生在麻疹的各个时期,是麻疹死亡的主要原
因之一。主要为继发细菌或其他病毒感染。
心肌炎 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轻者仅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一过性心电图改变,重者可出现心力 衰
竭、心源性休克。
脑炎 发病率约为0.1%~0.2%,常发生于出疹后2~5天。 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检查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类
似。病死率约15%,多数可恢复,约20%~50%患儿留 有运动、智力、精神障碍及癫痫等后遗症。
中医辨证论治
顺证
邪犯肺卫(初热期)
证候:发热咳嗽流涕,喷嚏,双目红赤,泪水汪汪,畏光羞明,体倦食少,小 便短黄,或大便稀溏,
发热2~3天在口腔颊部近臼齿处出现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依据。舌苔 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方药:宣毒发表汤加减。
邪入肺胃(见形期)
证候:发热持续,起伏如潮,每潮一次,疹随外出,依序而现, 疹点细小,由疏转密,稍觉凸起,触
之碍手,疹色先红后暗红,伴烦渴嗜睡,目赤眵多,咳嗽加剧,舌红 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发。
方药:清解透表汤加减。
阴津耗伤(收没期)
证候:疹点出齐后,发热渐退,咳嗽渐减,胃纳增加,精神好转,疹点依次渐 回,皮肤呈糠麸状脱屑,
留有色素沉着,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逆证
邪毒闭肺
证候:高热不退,疹点不多,或疹点早回,或疹点密集,疹色紫暗,咳嗽气促,鼻翼扇动 ,唇周发绀,
喉间痰鸣,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毒攻喉
证候:身热不退,咽喉肿痛,声音 嘶哑,咳声重浊,状如犬吠,喉间痰鸣,甚则吸气困难,胸高胁陷,
面唇紫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下痰汤加减。
邪陷心肝
证候:疹点密集成片,色泽紫暗,高热不退,烦躁谵妄,甚则神昏,抽搐,舌红绛,苔黄糙,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A
1
型题】
麻疹发病年龄多见于( )
A.1~5岁
B.5~10岁
C.6个月~1岁
D.3~5岁
E.10~18岁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A

【A
1
型题】
麻疹恢复期皮肤可见( )
A.无色素斑痕及脱屑
B.无色素斑痕,可见脱屑
C.有色素斑痕,可见脱屑
D.有色素斑痕,无脱屑
E.有色素斑痕,并有麦麸状细微脱屑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C

【A
2
型题】
患 儿,男3岁。麻疹见疹已6日:高热不退,咳嗽气急,鼻翼扇动,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数。其
证型是 ( )
A.顺证,见形期
B.顺证,初热期
C.逆证,热毒攻喉
D.逆证,麻毒闭肺
E.逆证,邪陷心肝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D

风疹
中医病因病机
风疹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中医辨证论治
孕妇预防风疹的重要性
中医病因病机
风疹是感受 风疹时邪,其病机为邪毒与气血相搏,外泄肌肤所致,其主要病变在肺卫。风疹时邪毒轻
病浅,一般只犯 于肺卫,蕴于肌腠,邪毒外泄后能较快康复。若邪毒阻滞少阳经络,则耳后、枕部核肿胀,
或胁下可见痞 块。只有少数患儿邪势较盛,可内犯气营,形成燔灼肺胃之证。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后天性风疹

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有轻度压痛。
可有皮肤脱屑,但无色素沉着。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宫内感染风疹病毒者,生后可发生:

①一过性新生儿期表现,如肝脾肿大、紫癜、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脑膜脑炎等;
②永久性器 官畸形和组织损伤,如生长发育迟缓、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白内障、小眼睛、
视网膜病、耳聋 等。
③慢性或自身免疫引起的晚发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进行性全脑炎、甲状腺炎、间质性肺炎等 ,这些
迟发症状可在生后2个月至20年内发生。
诊断要点
诊断 根据流 行病学史,全身症状轻,出疹迅速,消退亦快,临床以耳后、枕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有
触痛为特点。对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可做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以确定诊断。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诊断标准是:①典 型先天性缺陷,如白内障、青光眼、心脏病、听力丧失、色素性
视网膜炎等;②实验室分离到病毒或检出 风疹IgM抗体或血凝抑制抗体滴度持续增高等。
中医辨证论治
邪郁肺卫
证候:发热恶风,喷嚏流涕,轻微咳嗽,胃纳欠佳,精神倦怠,疹色淡红,稀疏细小,分布均匀,微
有痒感,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表透疹。
方药:银翘散加减。
邪入气营
证候: 壮热口渴,烦躁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糙,
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透疹。
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
孕妇预防风疹的重要性
孕妇在妊娠3个月内应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若有接触史者可于接触5天内 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减轻
症状或防止发病。对已确诊为风疹的早期孕妇,应考虑终止妊娠,避免发生先天 性风疹综合征。
【A
1
型题】
孕妇发生风疹会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最可能发生( )
A.食欲下降
B.胎儿体重减轻
C.致畸
D.脐带绕颈
E.难产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C

幼儿急疹
中医病因病机
幼儿急疹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病因病机
幼儿急疹外因为感 受幼儿急疹时邪,内因责之于正气不足。幼儿急疹是感受风热时邪,从口鼻而入,
侵犯肺卫,邪正交争, 故发高热。由肺及脾,郁于肌表,与气血相搏,则见皮疹,疹透于肌肤,邪毒外泄,
疾病渐愈。病变在肺 脾两脏。
临床表现
发热持续3~5天,体温多达39℃或更高,但全身症状较轻; 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迅速遍
布躯干及面部,2~3天皮疹消失,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
起病急骤,常突然高热,持续3~4天后热退,但全身症状轻微。
身热始退,或热退稍后即出现玫瑰红色皮疹。
皮疹以躯干、腰部、臀部为主,面部及肘、膝关节等 处较少。皮疹出现1~2天后即消退,疹退后无脱
屑及色素沉着斑。
可见枕部、颈部及耳后淋巴结轻度肿大。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偏低,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
中医辨证论治
邪郁肺卫
证候:突然高热,纳差,尿黄,或见呕吐,腹 痛,泄泻,咽红目赤,但精神如常,舌红,苔薄黄,指
纹浮紫。
治法:辛凉解表,清宣肺卫。
方药:银翘散加减。
邪蕴肌腠
证候: 热退身凉,周身出现红色丘疹,针尖大小,从颈部延及全身,压之退色,一二日即消退,不留
疤痕,舌红 苔薄黄,指纹紫滞。
治法:疏风透疹,清热解毒。
方药:化斑解毒汤加减。
【A
1
型题】
幼儿急疹发热与出疹的关系是( )
A.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
B.发热1~2天出疹
C.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
D.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
E.发热与出疹无明显关系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D

水痘
中医病因病机
水痘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病因病机
水痘 是感受水痘时邪,经口鼻侵入人体,蕴郁于肺脾而发病。邪郁肺卫则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肺
卫表证;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邪正交争,水痘时邪夹湿透于肌表,则水痘布露;因病尚在表,故水痘稀
疏,疹色 红润,疱浆清亮;毒炽气营则见壮热、烦躁、口渴等症;毒传营分,透发肌肤,则痘疹稠密,色
紫暗,疱 浆混浊。
若患儿体质虚弱,水痘时邪炽盛,易化热化火,内窜心肝而引起壮热不退、神昏、抽搐等 邪陷心肝之
变证。若痘疹破溃,污染邪秽,尚可引起痘疹溃烂、成疮等变证。
临床表现
典型水痘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疹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 有轻微
症状,可见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 天。
出疹期皮疹特点:①初为红斑疹,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 滴,椭
圆形,3~5mm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②皮疹呈向心分布,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近端, 继为头面部、
四肢远端,手掌、足底较少。③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同一时期常可见斑、丘、疱疹和结痂同 时存在(四代
同堂)。
重症水痘 表现为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重,皮疹呈离心分布,多而 密集,易融合成大疱型或呈出血性,
继发感染者呈坏疽型。
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起病较急,在同一时期出现以躯干部为主 ,红斑、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的皮疹。疱疹呈椭圆形,大
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常伴有瘙痒, 结痂后不留疤痕。
病情严重者,可见壮热烦躁、神志模糊、咳嗽气喘、鼻扇痰鸣、口唇紫绀,甚至昏迷、抽搐等症。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②病原学检查:取新鲜水疱基底物,用免疫荧光法
检测 病毒抗原,敏感性高,有助于病毒学诊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患儿呼吸道上皮细胞和外周血
白细胞中的特异性病毒DNA,是敏感、快速的早期诊断方法。
鉴别诊断
脓疱疮 好发于炎热夏季,多见于头面部及肢体暴露部位,病初为疱疹,很快成为脓疱,疱液浑浊。疱
液可培养出 细菌。
丘疹样荨麻疹 好发于婴儿,多有过敏史,多见于四肢,呈风团样丘疹,长大后其顶部略似 疱疹,较硬,
不易破损,数日后渐干或轻度结痂,瘙痒重,易反复出现。
中医辩证论治
邪郁肺卫
证候: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 ,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
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多见于躯干、颜面及头皮,舌质淡,苔薄白, 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湿。
方药:银翘散加减。
毒炽气营
证候:壮热烦躁,口渴引饮,面赤唇红,口舌生疮,痘疹密布,疹色紫暗,疱浆混浊,甚 至出现出血
性皮疹,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而干,脉洪数。
治法:清气凉营,化湿解毒。
方药:清营汤加减。
【A
1
型题】
水痘是由于感染以下哪种病原微生物( )
A.麻疹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病毒
D.柯萨奇病毒
E.带状疱疹病毒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E

【A
2
型题】患儿,女,3岁。低热恶寒,鼻塞流涕,全身皮肤成批出 疹,为红色斑疹和斑丘疹,继有疱
疹,疱浆清亮,头面、躯干多见,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其诊断是
A.风疹,邪郁肺卫证
B.麻疹,见形期
C.幼儿急疹,肺卫蕴热证
D.猩红热,邪侵肺胃证
E.水痘,风热轻证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E

猩红热
中医病因病机
病原菌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猩红热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病因病机
猩红热的发病原是感受痧毒疫疠之邪,邪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郁而化热、化火。火热之
毒发散,犯卫、入营、伤阴,从而形成邪侵肺卫,毒在气营,疹后伤阴三个病理阶段。
病原菌及发病机制
病原菌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发病机制 病原菌及其毒素等 产物在侵入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并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毒血症及
皮肤微血管弥漫性充血,形成片 状或点状红色斑疹,并导致发热。其细菌表面的纤丝含的M蛋白具有抗吞
噬作用,并与其相应抗体形成免 疫复合物,使少数患儿对细菌毒素发生过敏反应,在病程1~5周时发生心、
肾和关节滑膜等处的胶原纤 维变性和坏死、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临床呈现风湿心脏
病、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 性关节炎等病变。
临床表现
普通型
①前驱期 起病急骤,发热,头 痛,咽痛,全身不适,体温一般在38℃~39℃,重者可高达40℃。咽
及扁桃体显著充血,扁桃体上 出现点状或片状白色脓性分泌物,软腭处有细小红疹或出血点。病初舌苔白,
舌尖和边缘红肿,突出的舌 乳头也呈白色,称为“白草莓舌”。
②出疹期 皮疹于发热第2天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 与腹股沟,与一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在
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上出现均匀、密集、针尖大小的猩红 色小丘疹,呈鸡皮样,触之似粗砂纸样。
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苍白,去压后红疹又出现。面颊部 潮红无皮疹,而口鼻周围皮肤苍白,形成
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 ,色深红,其间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形成
深红色横纹线,称“帕氏线”。起病4~5天时,白苔脱落,舌 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红草莓舌。
颈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③恢复期 皮疹按出 疹顺序消退,体温正常,情况好转。皮疹多在1周内消退,1周末至第2周开始脱
皮,先从脸部糠屑样脱 皮,渐及躯干,最后四肢,可见大片状脱皮,轻症者脱皮较轻。脱皮后无色素沉着。
轻型
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有低热1~2天或不发热,皮疹极不典型,可仅限于腋下、腹股沟,疹 稀
少且色淡,1~2天即退,无草莓舌。发病1周后,在面额部、耳壳、手足指趾端发现轻微脱屑或脱皮 ,此
时才考虑猩红热的诊断。由于容易漏诊,未能进行充分治疗,继发肾炎的可能性较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有与猩红热病人接触史。潜伏期通常为2~3天,短者1天,长者5~6天。
临床表现:参考三期典型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鼻 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内标本细菌培养可分离
出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并发症

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可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并症。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目的是控制感染,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 首选药物,每日5万U/kg,
分2次肌肉注射。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并予静脉注射,疗程至少10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等药
物。
中医辨证施治
邪侵肺卫
证候:发热骤起,头痛,恶寒,灼热无汗,或伴呕吐,咽部红肿疼痛,上腭有粟粒样红疹,皮肤潮红,
丹 疹隐隐,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有力。
治法: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方药:解肌透痧汤加减。
毒在气营
证候:壮热不解,面赤,口渴,咽喉肿痛,伴糜 烂白腐,皮疹密布,色红如丹,甚则色紫如斑。疹由
颈、胸开始,继则弥漫全身,压之退色,见疹后的1 ~2天舌红起刺,苔黄燥,3~4天后舌光红起刺,苔剥
脱,状如草莓,脉数有力。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
疹后伤阴
证 候:丹痧布齐后1~2天,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减轻,见低热,唇口干燥,或伴有干咳,食欲不
振, 舌红少津,苔剥脱,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味。
【A
1
型题】
下列四种发疹性疾病中,白细胞增高者为( )
A.麻疹
B.风疹
C.猩红热
D.幼儿急疹
E.以上都是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C

【A
2
型题】
患儿,男,8岁。发热,咽痛1天后出疹。查体:体 温39.5℃,颜面潮红,环口苍白圈,咽喉红肿,
可见脓液,颈部、躯干、四肢见弥漫性红色皮疹,以 皮肤皱褶处为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其病证
诊断为( )
A.麻疹,邪犯肺卫
B.风疹,邪入气营
C.猩红热,邪侵肺卫
D.猩红热,毒炽气营
E.猩红热,疹后阴伤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C

【A
2
型题】
患 儿,男,7岁。诊断为猩红热。现身热渐退,咽喉糜烂,疼痛减轻,皮疹渐消,唇干口燥,食欲不振,
舌 红少津,脉细。治疗首选方为( )
A.养阴清肺汤
B.益胃汤
C.沙参麦冬汤
D.竹叶石膏汤
E.增液承气汤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C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并发症
中医辨证论治
预防与调护
中医病因病机
流行性腮腺炎为感受风 温时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足少阳胆经,邪毒壅阻于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
凝结于耳下腮部所致。
温毒在表
热毒蕴结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邪 陷厥阴,蒙蔽心包,引动肝风,则致高热、神昏、
抽搐等症,此为邪陷心肝之变证;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 阴器,热毒炽盛,则邪毒由少阳经脉传于厥阴经脉,
引睾窜腹,引发睾丸肿痛,或少腹疼痛,此为毒窜睾 腹之变证。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3周。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 等前驱症状。腮腺肿大通常先于一侧,2~
4天又累及对侧。双侧腮腺肿大者约占75%。腮腺肿胀是以 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触
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张口、咀嚼困难。腮 肿约3~5天达高峰,1周左右逐渐消退。腮腺管
口可有红肿。
主要并发症

中医辨证论治
常证
温毒在表

证候:轻微发 热,一侧或双侧耳下腮部或颌下漫肿疼痛,边缘不清,触之痛甚,咀嚼不便,或有咽红。
舌质红,舌苔薄 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柴胡葛根汤加减。
热毒蕴结
证候:高热不退,多见两侧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困难,口 渴引饮,烦躁不安,或伴
头痛,咽红肿痛,食欲不振,呕吐,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变证
邪陷心肝
证候:在腮部尚未肿大或腮肿后5~7天,壮热不退,头痛项强,嗜睡,严 重者昏迷,惊厥,抽搐,舌
质绛,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息风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毒窜睾腹
证候:腮部肿胀渐消,男性多有一 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女性多有一侧或两侧少腹疼痛,伴有发热、
呕吐,舌质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预防与调护
预防
本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避免感染。
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 苗进行主动免疫。目前采用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接种后96%以上可产生
抗体。
调护
患儿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禁食肥腻之品,尤其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并以流食、半流食为 宜,注
意口腔卫生,多饮开水。
居室应空气流通,避免复感外邪。
进入青春期的男性患儿,若已经并发睾丸炎可应用软纸及丁字带托住阴囊。
患儿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5天左右为止,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检疫观察3周。
【A1型题】
流行性腮腺炎肿大部位是( )
A.两侧颈部
B.两侧耳后
C.两侧颌下
D.两侧面部
E.耳垂为中心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E

【A2型题】
患儿,男,7岁,因左腮部肿痛2天、抽搐1次就诊。现症 见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神昏、嗜睡,项强,
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时应用下列哪首方加减( )
A.仙方活命饮
B.普济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三仁汤
E.清瘟败毒饮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E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诊断与鉴别诊断
西医治疗原则及治疗措施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病因病机
中毒型细 菌性痢疾是由于染有疫毒的不洁之物,从口入腹,蕴伏肠胃所致。夏秋之季,湿热内盛,脾
胃受困,秽邪 疫毒最易入侵,毒聚肠中,正邪相争,则湿从热化,热盛化火,内窜营血,蒙闭心包,扰动
神明则见高热 神昏;热极生风,风火相煽,引动肝风则见抽搐;此为邪实内闭之证。若正不敌邪,可使阳
气暴脱,则汗 出肢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此为内闭外脱之证。邪毒蕴积肠胃,阻滞气机,气机不利则
腹痛。热毒凝 滞津液,伤及肠络则见赤白下痢。总之,本病的病变主要在肠腑,为邪毒滞于肠腑,凝滞津
液、蒸腐气血 所致。
临床表现
潜伏期较短,为数小时至1~2天。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高热可>40℃或更高,未腹泻前即
出现严重的感染中毒表现,少数患儿体温不升,反复惊厥,迅速发 生呼吸衰竭、休克或昏迷;也有在发热,
脓血便2~3天后开始发展为中毒型。临床上按其主要表现分为 四型:
①休克型(皮肤内脏微循环障碍型) 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轻者早期可见精神萎靡 ,面色苍白,
肢端发凉,脉压变小,脉搏细数,呼吸加快,心率增快,心音低钝。重者可见神志模糊或昏 迷,面色苍灰,
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或测不到,脉搏微弱或摸不到,皮肤花纹,口唇紫绀,可伴心、肺、 血液、肾脏等多
系统功能障碍。
②脑型(脑循环障碍型) 以神志改变、反复惊厥为主要 表现。早期表现为萎靡、嗜睡、烦躁交替出现,
继而频繁抽搐,神志昏迷,呼吸节律不整、叹息样呼吸、 下颌呼吸等。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
失,视乳头水肿,眼底动脉痉挛。此型较重,病死率高。
③肺型(肺微循环障碍) 又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肺微循环障碍为主,常在中毒性痢疾脑型或休克 型
基础上发展而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④混合型 以上三型症状先后出现或同时存在 ,由于全身严重的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锐减,
是最为凶险的类型,病死率高。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3~5岁的健康儿童,夏秋季节突然高热,伴反复惊厥、 脑病和休克表现者,均应考虑本病。可用肛拭
子或灌肠取便,若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或红细胞可确定诊断 。
鉴别诊断
高热惊厥 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常在上呼吸 道感染体温突然升高时出现惊厥,
抽搐时间短,多不反复发作,止惊后神志恢复快,一般情况良好,无其 他感染中毒症状,便常规正常。
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7~9月份发生),其 高热、惊厥、意识障碍与中毒型细菌性
痢疾相似,但脑膜刺激征明显阳性,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 征阳性,脑脊液多有改变,大便常规检
查正常。
急性坏死性肠炎 发病于任何年龄,多见 于4~14岁儿童,其起病急、腹痛、腹泻和感染性休克与中毒
性细菌性痢疾相似,但大便更多呈血水样 ,有特殊腐败腥臭味。很少有黏液脓性便,镜检以红细胞为主。
一般不出现惊厥和昏迷表现。
西医治疗原则及治疗措施

中医辨证论治
毒邪内闭

证候:突然高热,烦躁萎靡,或恶心呕吐,反复惊厥,神志昏迷或见呼吸困难,节律不整,可有下痢
脓血,或虽未见下痢脓血,但用棉签在肛门内检到黏液粪便,舌质红,苔黄厚或灰糙,脉数。
治法:清肠解毒,泄热开窍。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味。
内闭外脱
证 候:突然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汗出不温,皮肤花纹,口唇紫绀,呼吸浅促,节律不匀,神
志不清 ,脉细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A1型题】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毒邪内闭证的方药是( )
A.黄连解毒汤加味
B.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C.白头翁汤
D.大黄牡丹汤
E.真人养脏汤

[答疑编号7]




【正确答案】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中医病因病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病因病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因为感受温热时邪。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 温疫邪毒由口鼻
而入,侵于肺卫,结于咽喉,并内传脏腑,瘀滞经络,伤及营血,发生本病。
本病以卫、气、营、血的规律进行传变,热、毒是主要病因;痰、瘀是主要病理产物。
临床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或急或缓,半数有不适、头痛、恶心、疲乏、腹痛等前驱症状,继之出现
典型症状。
发热 体温常在38℃~39℃之间,重者可达40℃以上。虽高热,但中毒征象不明显。
淋巴结肿大 两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
咽峡炎 咽痛是主要症状之一。咽峡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严重 可覆有灰白色膜状分泌物。少数
悬雍垂或较、硬腭交界处见到小出血点和溃疡。
肝脾肿大 半数患者出现脾肿大,多数在肋下1~3cm,质地软;约1/3病例有肝大肝功能异常。
皮疹 幼小儿童较为多见,以风疹样红色斑丘疹最常见,以躯干和前臂伸侧为主,为暂时性,约1周隐
退,不留 痕迹,亦不脱屑。
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当地有本病流行,并有与本病患者接触史。
临床特点: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可伴其他各处 淋巴结)肿大,但压痛轻微,部分病例可出现
肝、脾肿大,少数病例可出现黄疸、皮疹、肺炎、脑膜炎等 。
实验室检查
血象 白细胞总数在病初正常或偏低,继而轻度增多。淋巴细胞自第 3~4病日开始增多,10天后可达
50%以上,其中异常淋巴细胞占10%(或绝对值1000)以上 。
抗EB病毒IgM抗体出现,并在病程中效价增高者,可确诊。
鉴别诊断
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病 其症状酷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予以鉴别。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 阴
性,特异性抗体及病毒分离可资鉴别。
细菌性咽峡炎、扁桃体炎 其血象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咽拭子细菌培养可得阳性结果,且青霉素治疗有
效。
某些药物反应引起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中也可出现较高比例的异常淋巴细胞,但血清嗜异性
凝 集反应阴性或抗体效价很低,停用这些药物后病情迅速好转,异淋百分比很快下降。
中医辨证论治
邪郁肺卫
证侯:发热,微恶风寒,微有汗,咳嗽鼻塞,流涕,头身痛,咽红疼痛,舌 边或舌尖稍红,苔薄黄或
薄白而干,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清肺利咽。
方药:银翘散加减。
热毒炽盛
证侯: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乳蛾肿大,甚则溃 烂,口疮口臭,面红唇赤,皮疹显露,颈、腋、
腹股沟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胁下痞块,便秘尿赤,舌质红 ,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热瘀肝胆
证候:发热,皮肤发黄,小便短黄,肝脾肿大明显,胸胁胀痛,恶心呕吐, 食欲不振,大便或溏或干
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化瘀。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正虚邪恋
证候:病程日久,发热渐退,或低热 不退,精神软弱,疲乏气弱,口干唇红,大便或干或稀,小便短
黄,咽部稍红,淋巴结、肝脾肿大逐渐缩 小,舌红绛或淡红,苔少或剥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兼清余热,佐以通络化痰。
方药:气虚为主,宜竹叶石膏汤加减;阴虚为主,宜青蒿鳖甲汤加减。

手足口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中医病因病机
手足口病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并发症
中医辨证论治

刚出生的宝宝要注意什么-孕妇拉肚子


彩虹的约定歌曲-娱乐新闻张柏芝


生石膏治口臭-查位置的软件


歪鼻整形要多少钱-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


腰疼吃什么药-儿童歌曲钢琴简谱


催乳师证-飞韵


雌激素的作用-小时候没睡够会胖


努卡奶粉怎么样-地骨皮的副作用



本文更新与2020-10-23 23: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30629.html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3)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