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首页 > 育儿 >

麻疹防治知识讲座

作者:陕西保健网
来源:http://www.xapfxb.com/yuer
更新日期:2020-10-13 03:46

鱼肝油的作用-孕妇吃什么对胎儿大脑发育好

2020年10月13日发(作者:黄凯芹)

传染源
麻疹防治知识讲座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 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d内,眼结
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恢复 期
不带病毒。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成人多因儿童时换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 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
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 br>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流行特征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 但全年均可由病例发生。我国以6个月至5
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 度减弱,平
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
局部麻疹暴 发流行。
发病原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人上呼吸道和眼结合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
淋 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
该处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 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
和出疹。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①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 细胞病变;
②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
作用。目前 认为麻疹皮疹、巨细胞肺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和
异性麻疹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二) 血清学抗体检查:急性期及 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
以上升为阳性。目前有用ELISA法测血中特异性IgM和IgG抗 体,疹后3d IgM
多呈阳性,2周时IgM达高峰。但成人麻疹麻疹约7.9%IgM抗体始终阴性。
(三)病原学检查:取前驱期或出疹期病人眼、鼻、咽分泌物,血、
尿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或羊膜 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
疫荧光法检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也可以采用标记的麻疹病 毒
cDNA探针,用核酸杂交方法测定病人细胞内麻疹病毒RNA。
(四)查多核巨细 胞:取病人鼻咽部分泌物、痰和尿沉渣涂片,用瑞
氏染色查多核巨细胞,也可以通过电镜找多核巨细胞内 外包涵体中麻疹病
毒颗粒。多核巨细胞以出疹前2d至出疹后1d阳性率高。
根据疫情 ,接触史、既往史及疫苗接种史,临床上的发热、卡他症、
结合膜炎症、粘膜斑及典型皮疹诊断不难。非 典型病例需借助免疫学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与风疹、幼儿急疹、药物疹等鉴别。
风疹:前驱期短,全身症状及呼吸道症状轻,无口腔粘膜斑。发热1~2d
出疹。皮疹主要 见于面部和躯干,1~2d即退,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幼儿急疹 :幼儿急起发热或高热3 ~4d,症状轻,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散
在皮疹,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甚少,经1~2d皮疹退尽。
药物疹 近期有服用药物或接触药物史,皮疹呈多样性,痒感,伴低热
或无热,无粘膜斑及 呼吸道卡他症状,停药后皮疹可渐消退。
临床表现
麻疹的传染性极强,人类为唯一的 自然宿主。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
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以往约90%发生 在6个月
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
多。成人多因 儿童时换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
母体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 麻疹的自然感染力下降,育龄
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故近几年来成年人麻疹及8
个月前婴儿发病率有增加增加趋势。成年人病例增多同样源于体内有效麻
疹抗体缺乏,一部分患 者过去未接受麻疹疫苗接种,另一部分接种过疫苗
仍然发病。流动人口患病数增加可能与流动人口疫苗覆 盖率低有关。
潜伏期约10天(6~18天),曾接受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者可延长至
3~4周。
(一)典型麻疹分三期:
1、前驱期:
从发病至出疹前一般3~5天。发热、 咳嗽等上呼吸炎、粘膜炎、病毒
血症、口腔粘膜斑的出现早期诊断有价值。麻疹粘膜斑(KopLik斑 )——
在口腔粘膜告第一齿处,可见0.5~1mm大小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
该粘膜
斑亦可见于唇内,出现2—3日即可消失。
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病程2~3d, 口腔双侧第一臼齿的颊粘膜上麻疹
粘膜斑(科普利克斑),初起时仅数个,1~2d内迅速增多、融合, 扩散至整
个颊粘膜,2~3d内很快消失。
2、 出疹期发病3—4日耳后、发际渐及 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
肢,最后达手足心,2~5日布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 5mm,
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全身淋巴结
肿大,肝脾肿 大、肺部可有罗音。嗜睡或烦躁不安。咳嗽加重,结膜红肿、
畏光。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 肺部常闻干、湿性罗音。
3、 恢复期:
3~5d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 状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
留褐色色素斑,1~2周消失、留有碎屑样脱皮。
(二)非典型麻疹
1、轻型:
潜伏期3—4周,发病缓、体温低、皮疹少、咳嗽轻、疹色淡、并发症
少。
2、重型麻疹:
多见于全身情况差,免疫力低下,或继发严重感染者。
可分为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不同类型。
3、成人麻疹症状:
成人麻疹症状严重、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同时病情不典型呈多样性,易
误诊,并具有以下特点:
① 多数报告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24例成人麻疹中有21例以水样便腹
泻为主要表现;② 呼吸道卡他症状和眼部症状重;③ Koplik斑明显且持续
时间长;④ 多伴有肝脏和心脏损伤
[1]

疾病治疗
单纯麻疹治疗重点在护理,对症及预防并发症。
(一)[建议补充一些饮食和护理的相关内容]一般治疗:隔离、休息、
加强护理。
在 出疹期间既要保证患儿一定的营养(易消化而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的饮食),又要保持眼睛和口腔等的卫 生,并应注意室内空气交换,但又不
能让患儿直接吹风。
(二)对症治疗 高热可酌情 用小剂量退热药,应避免急骤退热致虚
脱;咳嗽选用止咳剂;烦躁选用镇静剂。体弱病患儿可早期应用丙 种球蛋
白。
(三) 中医中药治疗:透疹解表,葛根升麻汤加减,芫荽汤口服。出
疹期用银翘散加减。
(四)并发症的治疗
1.支气管肺炎 主要为抗菌治疗常选用青霉素,再参考痰菌药敏选用< br>抗菌药物。高热中毒症状重者可短期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点
滴,2~3d好转 后停用。
2.心肌炎 有心衰者宜及早强心治疗。有循环衰竭者按休克处理。注
意输液总量及电解质平衡。
3.脑炎 参考流行性乙脑治疗
4.急性喉炎 尽量使患儿安静,蒸汽吸入以稀释痰液,选用抗 菌药物,
重症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喉部水肿。出现喉梗阻者应及早行气管切
开术或气管插 管
[2]

疾病护理
隔离观察:应密切观察①体温、脉搏、呼吸及 神志状态;②皮疹的变
化,入出疹过程不顺利,提示有可能发生并发症,需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③观察有无脱水;④并发症表现:入出现体温过高或下降后又升高、呼吸
困难、咳嗽、发绀、躁动不安等 ,均提示可能出并发症。
休息:绝对卧床休息病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室温不可过高,< br>以18~20oC为宜,相对湿度50~60%。室内光线不宜光强,可遮以有色窗帘,
以防强光 对病人眼睛的刺激。
饮食:应给以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逝、半流食,并注意
补充水分,可给予果汁、先芦根水等,少量、多次喂食,摄入过少者给予
静脉输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恢复期应逐渐增加食量。
发热的护理:应注意麻疹的特点,在前驱期尤其是出疹期,入体温不
超过39oC可不予处理,因体温太低影响发疹。入体温过高,可用微温湿毛
巾敷于前额或用温 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或可服用小剂量退热剂,是
体温略降为宜
[3]

疾病预后
单纯麻疹预后良好。若患儿免疫力低下有并发症可影响预后,重型麻
疹病死率较高。
疾病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
接触者检疫3周,曾接受被动免疫者检疫4周。(二) 切断传播途径:病
房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三)增强人群免疫力
1、主动免疫:
我国计划免疫定于8月龄初种,7岁时 复种。应急接种时,最好在麻疹
流行季节前1个月。接种12日后产生抗体。
2、被动 免疫:年幼、体弱患病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可采用被动免疫。
接触病人后5日内注射可有保护作用。6 日后注射后可减轻症状。有效期
3~8周。常用的制剂是丙种球蛋白。
专家观点
虽然随着疫苗接种,麻疹发病率较接种前明显下降,但由于疫苗接种,
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 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
降,年人麻疹及8个月龄前婴儿发病率有增加增加趋势。故建议将 计划免
疫初种月龄提前,或对育龄妇女孕前1月复种(强化)接种1次麻疹疫苗。
为降低成人麻 疹的发病率,加大麻疹疫苗覆盖面,尤其是加强较偏远地区
未接种麻疹疫苗人群的覆盖。

入盆是什么意思-多喝汤水


血液检测-胎毛一定要剃掉吗


教师论文-辅食机有必要买吗


月子洗头-木瓜花生大枣汤


孕早期失眠-宝宝通便粥


怀孕腰酸背痛怎么回事-新生儿头型


开发右脑的音乐-奶粉吃到几岁比较好


女孩名子-羊年2012年运程



本文更新与2020-10-13 03:46,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20102.html

麻疹防治知识讲座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