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两个月宝宝发育标准-不孕的症状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急性发热出
疹性 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中血管,
其中冠状动脉(冠脉)血管炎引起的冠脉瘤 和狭窄最为严重,可导致缺
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其病因尚不明了,早期资料显示,川
崎 病患儿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明显升高。目趋向于全身免疫功能
紊乱所导致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或超抗原清 除减少,广泛沉积于血管壁,
从而诱发全身性血管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学者指出,当今川崎病已取
代风湿热,成为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川崎病的诊断
由于早期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IVIG)可防止川崎病的冠脉病变,
与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是有效 治疗的关键,应
重视对患儿的早期诊断。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
目前仍采 用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1984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典型川崎
病的诊断标准为发热≥5天以上,加上下 列5项中的4项:
(1)球结膜充血;(2)杨梅舌、口腔黏膜充血、口唇皲裂;(3)
多形 性红斑、皮疹;(4)手足早期硬肿、后期膜状脱皮;(5)非化
脓性淋巴结肿大。因该标准以临床表现 为依据,以发热5天以上作为
诊断的主要条件,约10%左右的患儿缺乏川崎病的典型症状。绝大多数<6月的川崎病患儿观察不到淋巴结炎,而超声心动图发现冠脉病
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年龄。1 岁以下特别是6个月以下发病对冠脉
损伤更大,有报道1岁以下患儿非典型川崎病的发病率是1岁以上者
的4倍左右。有研究表明,心脏彩超最早可于发病第3天发现冠脉异
常,而7%的冠脉改变在病 程的第9天出现。有学者发现川崎病患儿的
血沉增快、血红蛋白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在病 程的第
3天左右出现,些有助于早期发现川崎病。目前有学者提出非典型川
崎病的诊断标准:除 发热外,具备上述4项以下改变,但伴有冠状动
脉改变。近年来已有学者提出在排除结缔组织病、全身过 敏性疾病、
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感染性疾病(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及腺病毒、
麻疹病毒感染 )后,具有至少4项主症(甚至不一定需要长时间的持
续高热)加上超声心动图发现冠脉病变即可诊断川 崎病。判断冠脉损
伤程度最准确的方法是冠脉造影,但它是有创检查,不容易被患者接
受。经胸 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脉损伤的探查及随访中有更重要的作
用。根据超声心动图判断冠脉病变及冠脉瘤( CAA)标准为:(1)超
声心动图示冠脉内径回声增强;冠脉扩张:~3岁冠脉
岁冠脉
,~9
;(2)CAA:不同形状的冠脉内径扩张,内径>4 mm。
总之,川崎病的诊断需 要根据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
查结果,早日做出判断。
川崎病的治疗
对已诊断的川崎病早期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降低
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是极其 重要的,尤其对于存在发生冠脉瘤危险因
素的患儿更应尽早使用IVIG。多数文献报道单用阿司匹林治 疗川崎
病,冠脉发生损害率为23%,而阿司匹林联合IVIG治疗,则冠脉损
害发生率降为8 %。阿司匹林有抗炎和抗凝的作用。川崎病发热期,欧
美国家主张大剂量应用阿司匹林,80~100 mg(kg·d),分4~6次口
服,已达到有效血浓度1~44 mmolL(120mgdl)。而日本则主张中等剂
量的阿司匹林30~50 mg(kg·d),分3次口服,服药到退热;退热期5~10
mg(kg·d),1次口服,服药到 血小板计数和血沉恢复正常。合并CAA者
服用时间延长,直至CAA消失。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服用阿司 匹林的患
儿而又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改用潘生丁。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自
20世纪80年代 用于临床治疗川崎病以来,许多研究证明,在发病10
天内使用IVIG 2 gkg,静脉滴注12~14 h,一次完成,同时服用阿司匹
林,不但能达到预防冠脉损害的目的,而 且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缩短住
院时间等方面效果更好。但是IVIG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使用剂量也有不同意见,多数研究认为早期大剂量一次使用效果较好。而10%
患者于IVIG加用阿司匹 林治疗48~72 h后仍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美
国心脏病学会也报道,尽管在病程10天内应用大剂 量IVIG,仍有5%
患儿出现冠脉扩张,1%发生巨大冠脉瘤。对于这种情况,有学者定义
为 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目前对于这些难治患者的附加治疗
仍在探索中,可再加用1~2剂丙种球 蛋白或应用皮质激素治疗。关于
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1979年Kato等观察到 ,
单独使用强的松治疗,结果17例川崎病患儿中11例发生冠脉瘤,因
此认为皮质激素是治疗 川崎病的禁忌药物。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
应用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川崎病对缩短急性期发热日程有一定 效果,联
用阿司匹林可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对
IVIG治疗失败的 患者应用皮质激素辅助治疗是可行的。对于严重冠脉
瘤和冠脉狭窄的治疗,国外可采用冠脉搭桥术、介入 治疗等方法,国
内正处于研究阶段。
一岁拉肚子-怎样减少鱼尾纹
宫颈检查-满月宝宝拉稀
婴儿腹泻吃什么药-雅培奶粉原装进口
宝宝睡觉出汗多是怎么回事-帮宝适纸尿裤怎么样
小孩睡眠不好是什么原因-宝宝拉肚子能喝奶粉吗
孕妇每天喝多少水-九个月
学之源右脑开发宝典-孩子拉肚子怎么办
好孩子婴儿车-婴儿说话时间
本文更新与2020-10-09 23:2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apfxb.com/yuer/315845.html
-
上一篇:非典型川崎病病症
下一篇:周忠蜀:儿童川崎病防治的来龙去脉(全文)